“反差”与“中介”(代序) 1
1 虚与实之间/教学模式概观 3
1.1 我们怎样把握“模式” 4
1.2 怎样把握“教学模式” 6
1.3 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8
1.4 教学模式的构成逻辑 16
1.5 教学模式的特性 19
1.6 教学模式的类别 21
2 为先驱者树碑/教学模式寻踪 24
2.1 观察活动的引入 25
2.2 观念对思想的建造 26
2.3 儿童天性的呼唤 30
2.4 经验的不断改组 32
2.5 “接受”与“发现”何去何从 36
3 信息流在建构智慧/教学的认知模式 38
3.1 “传递——接受”式及其嬗变 38
3.2 “信息加工”论拓展新视野 44
3.3 “结构+发现”的缘起 47
3.4 发现式的要义 50
3.5 发现法在东方的“变种” 53
3.6 为“接受式”正名 57
3.7 叠瓦片式的“累积学习” 62
4 创造力·潜意识·个性/教学的非理性模式 68
4.1 把目光转向健康人 70
4.2 “罗杰斯挑战”与“非指导性”教学 72
4.3 自我实现的创造性 77
4.4 暗示的魅力 81
4.5 “合作”与“个性化” 88
5 动力来自团体/教学的社会学模式 94
5.1 社会学信仰的先导 95
5.2 民主与科学的投射 97
5.3 由情绪反应到理性评判 100
5.4 变“秧田型”为“马蹄型” 102
5.5 “美德袋”观的终结 104
6 明箱·暗箱·若明若暗/教学的程控模式 106
6.1 强化期待中的反应 107
6.2 让暗箱“曝光” 112
6.3 不管“黑箱”、“白箱” 115
6.4 程控模式的变通 121
7 明智的夹心方案/教学的导学模式 126
7.1 导与学孰重孰轻 127
7.2 “学情”与最优教学方式 129
7.3 茶馆式的课堂革命 131
7.4 联结主导主体的主线 133
7.5 自主定向与多渠道反馈 137
8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教学的整体优化模式 141
8.1 以“范例”导引“有序” 142
8.2 最优化的两种思路 147
8.3 从基础入手的“综合构建” 153
9 与众不同的“我”/教学模式研究的余韵 161
9.1 从“人”出发 162
9.2 走出“误区” 166
9.3 寻求“自由” 169
〔附录4——1〕 172
〔附录4——2〕 177
〔附录6——1〕 183
〔附录7——1〕 192
〔附录7——2〕 196
〔附录7——3〕 200
〔附录8——1〕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