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应用篇 1
第1章 Linux的发展历史和概述 1
1.1 Linux的发展历史 1
1.2 Linux系统的基本概述 3
1.3 Fedora Core 8的新特性 4
1.4 本章小结 4
第2章 Fedora Core 8的安装 5
2.1 Fedora Core 8的安装概述 5
2.2 Fedora Core 8的安装过程 5
2.3 Fedora Core 8的启动向导的设置 11
2.4 Fedora Core 8的启动 16
2.5 本章小结 17
第3章 Fedora Core 8的启动与服务 18
3.1 Fedora Core 8的启动概述 18
3.2 GRUB的使用 19
3.3 INIT进程的配置 22
3.3.1 查看进程 22
3.3.2 init进程的配置文件 26
3.3.3 运行级别 30
3.4 独立服务程序的使用 30
3.4.1 服务程序启动的脚本 30
3.4.2 运行级别的脚本目录 32
3.4.3 服务程序的操作 33
3.4.4 关机和重启的脚本 36
3.5 服务启动与配置的命令 39
3.5.1 【ntsysv】命令 40
3.5.2 【chkconfig】命令 41
3.5.3 【service】命令 43
3.6 本章小结 46
第4章 Fedora Core 8的用户与组的管理 47
4.1 用户的介绍 47
4.1.1 单用户多任务 47
4.1.2 多用户多任务 47
4.1.3 用户的角色区别 48
4.1.4 用户概述 48
4.2 组的介绍 48
4.2.1 组的概述 48
4.2.2 用户与组的对应关系 49
4.3 用户与组的文件管理 49
4.3.1 用户账号文件 49
4.3.2 用户口令文件 51
4.3.3 组账号文件 53
4.3.4 组口令文件 55
4.4 用户账号的维护 56
4.4.1 编辑用户账号 56
4.4.2 添加用户账号 56
4.4.3 更改用户账号 59
4.4.4 删除用户账号 62
4.4.5 图形方式用户账号的操作 63
4.5 组账号的维护 67
4.5.1 编辑组账号 67
4.5.2 添加组账号 68
4.5.3 更改组账号 69
4.5.4 删除组账号 70
4.5.5 图形方式组账号操作 71
4.6 口令账号的维护 73
4.6.1 用户口令的设置 74
4.6.2 组口令的设置 77
4.6.3 设置用户账号的信息 80
4.6.4 设置用户账号登录shell 82
4.7 用户与组状态命令 84
4.7.1 显示ID信息 84
4.7.2 查看当前登录 86
4.7.3 用户切换 88
4.7.4 显示用户所属组 91
4.8 本章小结 92
第5章 Fedora Core 8进程的管理 93
5.1 进程的概述 93
5.1.1 进程的分类 93
5.1.2 进程的属性 93
5.1.3 父进程和子进程 93
5.2 命令程序的介绍 94
5.2.1 命令程序的属性 94
5.2.2 系统命令程序目录 94
5.2.3 命令程序的路径 95
5.3 程序的执行 96
5.3.1 程序的权限 96
5.3.2 程序的运行 101
5.4 进程状态的查看 104
5.4.1 【ps】命令 104
5.4.2 【top】命令 108
5.4.3 【free】命令 110
5.5 进程的终止 113
5.5.1 【Kill】命令 113
5.5.2 【Killall】命令 115
5.5.3 【Pkill】命令 116
5.6 进程的优先级 119
5.6.1 【nice】命令 119
5.6.2 【renice】命令 121
5.7 本章小结 124
第6章 Fedora Core 8软件包的管理 125
6.1 RPM软件包的管理 125
6.1.1 RPM概述 125
6.1.2 RPM软件包的格式 126
6.1.3 【rpm】命令使用 127
6.1.4 RPM软件包查询 129
6.1.5 RPM软件包的安装 138
6.1.6 RPM软件包的删除 139
6.1.7 RPM软件包的升级 141
6.1.8 RPM软件包的更新 141
6.1.9 RPM软件包的公钥管理 142
6.1.10 RPM软件包的校验 144
6.2 TAR软件包的管理 145
6.2.1 TAR概述 145
6.2.2 创建TAR软件包 148
6.2.3 创建压缩TAR软件包 149
6.2.4 查询TAR软件包中的内容 151
6.2.5 查询压缩TAR软件包中的内容 152
6.2.6 释放TAR软件包 154
6.2.7 释放压缩TAR软件包 155
6.3 gzip软件包的管理 157
6.4 bzip2软件包的管理 160
6.5 zip压缩包的管理 162
6.6 本章小结 167
第7章 Fedora Core 8的网络配置 169
7.1 网络的基本概述 169
7.2 网络配置文件 170
7.2.1 模块配置文件 170
7.2.2 网卡IP地址配置文件 171
7.2.3 DNS客户端配置文件 172
7.2.4 hosts文件 172
7.3 网络配置命令 172
7.3.1 【hostname】命令 172
7.3.2 【ifconfig】命令 174
7.3.3 【ifup】命令 179
7.3.4 【ifdown】命令 180
7.3.5 【route】命令 181
7.3.6 【ping】命令 185
7.3.7 【nslookup】命令 187
7.4 程序配置网络 188
7.5 双网卡绑定应用 190
7.6 网络设置管理器 192
7.6.1 【设备】选项卡管理器 192
7.6.2 【硬件】选项卡管理器 200
7.6.3 【DNS】选项卡管理器 202
7.6.4 【主机】选项卡管理器 204
7.7 本章小结 205
第8章 Fedora Core 8的存储管理 207
8.1 基本概念 207
8.2 逻辑管理器中的一般操作 208
8.2.1 建立分区 208
8.2.2 创建物理卷 214
8.2.3 创建卷组 215
8.2.4 在卷组中创建逻辑卷 216
8.2.5 在逻辑卷中创建文件系统 216
8.2.6 挂载文件系统 217
8.3 物理卷命令的使用 217
8.3.1 【pvscan】命令 218
8.3.2 【pvdisplay】命令 219
8.3.3 【pvchange】命令 220
8.3.4 【pvresize】命令 221
8.3.5 【pvcreate】命令 222
8.3.6 【pvmove】命令 224
8.3.7 【pvremove】命令 226
8.3.8 【pvck】命令 227
8.4 卷组命令的使用 228
8.4.1 【vgscan】命令 229
8.4.2 【vgck】命令 230
8.4.3 【vgdisplay】命令 231
8.4.4 【vgrename】命令 233
8.4.5 【vgchange】命令 234
8.4.6 【vgmknodes】命令 238
8.4.7 【vgcfgbackup】命令 238
8.4.8 【vgcfgrestore】命令 240
8.4.9 【vgcreate】命令 241
8.4.10 【vgremove】命令 246
8.4.11 【vgextend】命令 247
8.4.12 【vgreduce】命令 249
8.4.13 【vgmerge】命令 251
8.4.14 【vgsplit】命令 252
8.4.15 【vgexport】命令 254
8.4.16 【vgimport】命令 254
8.4.17 【vgs】命令 255
8.4.18 【vgconvert】命令 256
8.5 逻辑卷命令的使用 258
8.5.1 【lvscan】命令 258
8.5.2 【lvdisplay】命令 259
8.5.3 【lvrename】命令 261
8.5.4 【lvchange】命令 263
8.5.5 【lvcreate】命令 266
8.5.6 【lvremove】命令 268
8.5.7 【lvextend】命令 270
8.5.8 【lvreduce】命令 272
8.5.9 【lvresize】命令 273
8.5.10 【lvs】命令 275
8.6 逻辑管理器命令 276
8.6.1 【lvmchange】命令 276
8.6.2 【lvmdiskscan】命令 276
8.6.3 【lvmdump】命令 278
8.7 本章小结 280
第9章 Fedora Core 8文件系统的管理 281
9.1 文件系统类型的概述 281
9.1.1 ext2和ext3文件系统 281
9.1.2 Swap文件系统 282
9.1.3 vfat文件系统 283
9.1.4 NFS文件系统 284
9.1.5 ISO9660文件系统 285
9.2 文件系统创建的一般方法 285
9.3 文件系统维护命令的操作 289
9.3.1 【mkfs】命令 289
9.3.2 【mkfs.ext2】与【mke2fs】命令 290
9.3.3 【mkfs.ext3】命令 292
9.3.4 【mkfs.nfs】命令 292
9.3.5 【mkSwap】命令 293
9.3.6 【Swapon】命令 293
9.3.7 【Swapoff】命令 295
9.3.8 【e2label】命令 296
9.3.9 【findfs】命令 296
9.3.10 【fsck】命令 297
9.3.11 【fsck.ext2】与【e2fsck】命令 298
9.3.12 【fsck.ext3】命令 300
9.4 Fedora Core 8的目录结构 301
9.5 文件系统的挂载与卸载 303
9.5.1 文件系统的挂载 304
9.5.2 显示挂载文件的状态 306
9.5.3 卸载挂载点的文件系统 307
9.5.4 设置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308
9.6 NFS文件系统的应用 308
9.6.1 NFS概述 308
9.6.2 NFS的安装 308
9.6.3 NFS服务器的配置 310
9.6.4 NFS共享目录的查询 312
9.6.5 NFS服务器维护 314
9.6.6 NFS客户端的配置 315
9.7 NFS服务器图形配置程序 317
9.7.1 NFS服务器图形配置程序的安装 317
9.7.2 启动NFS图形配置程序 317
9.7.3 【添加】操作 317
9.7.4 【属性】操作 320
9.7.5 【删除】操作 320
9.7.6 【服务器设置】操作 320
9.8 本章小结 321
服务器架设篇 323
第10章 Samba服务 323
10.1 Samba服务的概述 323
10.2 Samba的主要功能 324
10.3 Samba的安装 324
10.4 Samba服务的配置 327
10.4.1 图形界面下的配置 327
10.4.2 修改配置文件进行配置 329
10.4.3 Samba用户的管理 331
10.5 Samba服务的启动和停止 332
10.6 客户端的访问 333
10.6.1 Linux客户端的访问 333
10.6.2 Windows客户端的访问 335
10.7 Samba服务器配置举例 336
10.7.1 将Samba配置成主域控制器 336
10.7.2 Web界面管理Samba服务器 338
10.8 本章小结 341
第11章 DHCP服务 342
11.1 DHCP服务的概述 342
11.1.1 简介 342
11.1.2 DHCP的工作原理 342
11.1.3 DHCP租约 343
11.2 DHCP服务的安装 344
11.3 DHCP服务的配置 345
11.3.1 修改配置文件 345
11.3.2 通过Gdhcpd配置DHCP服务器 351
11.4 DHCP服务的管理 354
11.4.1 DHCP服务的启动 354
11.4.2 DHCP服务的关闭 354
11.4.3 DHCP服务的重新启动 355
11.5 DHCP服务客户端的访问 355
11.5.1 Windows客户端的访问 355
11.5.2 Linux客户端的访问 356
11.6 本章小结 357
第12章 DNS服务 358
12.1 DNS服务的概述 358
12.1.1 什么是DNS服务 358
12.1.2 DNS服务的工作原理 359
12.2 BIND的概述 361
12.3 DNS服务的安装 361
12.3.1 BIND的图形化安装 361
12.3.2 命令安装BIND 362
12.4 DNS服务的配置 363
12.4.1 图形化配置 363
12.4.2 命令配置 369
12.5 DNS服务的管理 384
12.5.1 DNS安全管理 384
12.5.2 启动和停止DNS 384
12.6 DNS服务客户端的配置 386
12.6.1 Linux客户端的配置 386
12.6.2 Windows客户端的配置 386
12.7 本章小结 387
第13章 WWW服务 388
13.1 WWW服务的概述 388
13.1.1 什么是WWW服务 388
13.1.2 WWW服务的工作原理 388
13.2 Apache服务器的概述 389
13.3 Apache程序的基本结构 389
13.4 Apache服务器的安装 391
13.4.1 图形化安装 391
13.4.2 命令安装 391
13.5 测试Apache 391
13.6 Apache服务器的配置 392
13.6.1 图形化配置 392
13.6.2 修改配置文件 395
13.6.3 使用Apache中的URL重写功能实现基于名字的大规模虚拟主机的设置 399
13.7 WWW服务的管理 400
13.7.1 WWW服务的启动 400
13.7.2 WWW服务的关闭 401
13.7.3 WWW服务的重新启动 401
13.8 Apache的一些实际运用的配置 401
13.8.1 防止盗链 401
13.8.2 限制下载 402
13.8.3 禁止读取和写入文件 402
13.8.4 用户认证 403
13.9 PHP运行环境的配置 405
13.9.1 安装PHP 405
13.9.2 测试PHP 406
13.9.3 配置PHP 406
13.10 本章小结 412
第14章 FTP服务 413
14.1 FTP服务器的概述 413
14.1.1 FTP的概念 413
14.1.2 FTP的原理 413
14.2 vsFTP的简介 416
14.3 FTP服务的安装 416
14.3.1 vsFTP的图形化安装 416
14.3.2 命令行安装 417
14.4 FTP服务的配置 417
14.4.1 配置基本选项 417
14.4.2 开启匿名FTP服务器上传和下载的权限 418
14.4.3 设置本地账号 419
14.4.4 限制本地用户访问FTP 419
14.4.5 安全选项 419
14.5 FTP服务的管理 420
14.5.1 VSFTPD服务的启动 420
14.5.2 VSFTPD服务的关闭 421
14.5.3 VSFTPD服务的重新启动 421
14.5.4 FTP登录错误 421
14.6 FTP服务客户端的访问 423
14.6.1 Windows客户端的访问 423
14.6.2 Linux客户端的访问 424
14.6.3 常用的ftp内部命令详解 424
14.7 本章小结 428
第15章 MySQL服务器的架设 429
15.1 数据库系统 429
15.1.1 简介 429
15.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429
15.1.3 关系型数据库 431
15.2 MySQL简介 432
15.2.1 MySQL名字的来历 432
15.2.2 MySQL标志的来历 432
15.2.3 MySQL的特性 433
15.3 MySQL的安装 433
15.3.1 图形化安装 433
15.3.2 rpm包的安装 433
15.4 MySQL的管理 434
15.4.1 使用图形化管理工具管理 434
15.4.2 mysql-gui-tools的安装 434
15.4.3 MySQL Administrator的登录连接 435
15.4.4 MySQL Administrator的功能介绍 435
15.4.5 命令行管理 442
15.5 MySQL服务的管理 447
15.5.1 MySQLD服务的启动 447
15.5.2 MySQLD服务的关闭 448
15.5.3 MySQLD服务的重新启动 448
15.6 本章小结 448
第16章 SSH和VNC服务器的架设 449
16.1 SSH服务器的架设 449
16.1.1 SSH服务的概述 449
16.1.2 SSH的安装 451
16.1.3 SSH的服务器配置 452
16.1.4 SSH服务器的服务操作 453
16.1.5 Linux客户端的SSH的使用 454
16.1.6 Windows客户端的SSH的使用 457
16.2 VNC服务器的架设 461
16.2.1 VNC的概述 461
16.2.2 VNC的安装与卸载 462
16.2.3 VNC服务的启用 463
16.2.4 Linux客户端VNC使用 463
16.2.5 Windows客户端的VNC使用 464
16.3 本章小结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