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阳普遍存在 1
2.阴阳可分 1
3.阴阳对立互根 1
4.阴阳消长转化 2
5.阴阳与人体生理病理 2
6.阴阳与诊断治疗 3
7.五行生克制化 4
8.五行分类及与人体生理病理 5
9.五行与诊断治疗 6
10.阴阳与五行 7
1.气血津液应四时 8
2.四时所伤病各不同 9
3.脏腑各以其时受病 10
4.邪气中人必因其开 10
5.百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11
6.天忌日 11
附:人身形体应天地 11
1.精气神及相互关系 14
2.神 15
3.气的生成和输布 15
4.气的运行 17
5.气的作用 20
6.血的生成及作用 21
7.津液 21
8.气血津液关系 22
9.漏泄 22
10.涕泣 22
1.脏腑奇恒之府的区别 23
2.十二官 23
3.五脏所藏 23
4.脏腑的本变华充、十一脏决于胆 24
5.肝最贵 24
6.心为大主 24
7.肺为脏长 24
8.肾为水脏主藏精 24
9.肺肾关系肾为胃之关 25
10.脾为孤脏 25
11.脾不主时 25
12.脏有要害 25
13.五脏之用 25
14.脏分牝牡 25
15.五精所并 25
16.五脏所恶 26
17.五脏化液 26
18.五脏所主 26
19.色味与五脏 26
20.脏腑相合、三焦为孤腑 26
21.脾胃关系 27
22.胃气的重要性 27
23.三焦 27
24.五脏六府各有畔界 28
25脏腑的大小偏倾 28
26.六府之应 30
27.五合五荣五主 31
28.五属 31
29.五脏与七窍 31
30.四海 32
31.形体之府 32
32.骨度 33
33.脉度 33
1.皮肉厚薄受病不同 34
2.忍痛 34
3.勇怯 34
4.胜毒 35
5.阴阳二十五人 35
6.肥、膏、肉 37
7.妇人无须 37
8.宦者和天宦 37
9.重阳之人 37
10.五态 38
1.人始生 39
2.男尽八八女尽七七 39
3.寿天刚柔 39
4.天年 40
(一)重要性 41
(二)深浅度 41
(三)循行方向 41
1.手太阴肺经 42
2.手阳明大肠经 42
3.足阳明胃经 42
4.足太阴脾经 43
5.手少阴心经 43
6.手太阳小肠经 43
7.足太阳膀胱经 44
8.足少阴肾经 44
9.手厥阴心包经 44
10.手少阳三焦经 44
11.足少阳胆经 45
12.足厥阴肝经 45
(五)头部六阳经位置关系 46
(六)经络的表里关系 46
(七)经络的气血多少 46
(八)经络的病理 46
(九)经络的离合 47
(十)经络的根结 48
(十一)经络的标本气街 48
1.足太阳经别 49
2.足少阴经别 49
3.足少阳经别 49
4.足厥阴经别 50
5.足阳明经别 50
6.足太阴经别 50
7.手太阳经别 50
8.手少阴经别 50
9.手少阳经别 50
10.手厥阴经别 50
11.手阳明经别 50
12.手太阴经别 51
1.足太阳经筋 51
2.足少阳经筋 51
3.足阳明经筋 51
4.足太阴经筋 52
5.足少阴经筋 52
6.足厥阴经筋 52
7.手太阳经筋 52
8.手少阳经筋 53
9.手阳明经筋 53
10.手太阴经筋 53
11.手厥阴经筋 53
12.手少阴经筋 54
1.足太阳经水 54
2.足少阳经水 54
3.足阳明经水 54
4.足太阳经水 54
5.足少阴经水 54
6.足厥阴经水 55
7.手太阳经水 55
8.手少阳经水 55
9.手阳明经水 55
10.手太阴经水 55
11.手少阴经水 55
12.手厥阴经水 55
1.阳明之阳—害蜚 56
2.少阳之阳—枢持 56
3.太阳之阳—关枢 56
4.太阴之阴—关蛰 56
5.少阴之阴—枢儒 56
6.厥阴之阴—害肩 56
1.手太阴之络—列缺 58
2.手少阴之络—通里 58
3.手厥阴之络—内关 58
4.手太阳之络—支正 58
5.手阳明之络—偏历 58
6.手少阳之络—外关 59
7.手太阳之络—飞阳 59
8.足少阳之络—光明 59
9.足阳明之络—丰隆 59
10.足太阴之络—公孙 59
11.足少阴之络—大钟 59
12.足厥阴之络—蠡沟 59
13.任脉之络—尾翳 60
14.督脉之络—长强 60
15.脾之大络—大包 60
(三)孙络 60
1.任脉 60
2.督脉 60
3.冲脉 61
4.蹻脉 61
5.维脉 61
6.带脉 61
1.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65
2.邪有正虚发病不同 65
3.四时之胜触五脏 66
4.体质不同发病不同 66
5.情志异常发病不同 67
6.形志苦乐病生不一 67
7.居处动静勇怯病为之变 67
1.阴阳 68
2.虚实 69
3.寒热 72
4.十九条 73
5.五脏 73
6.五脏传变 75
7.外感病传变 77
8.症状 79
1.结阴结阳 81
2.痹厥 81
3.乳子病热 81
4.肠澼 82
5.消瘅 82
6.热病 82
7.劳风 84
8.肾风 84
9.疟 84
10.咳 86
11.痛 87
12.鼓胀 88
13.血枯 88
14.伏梁 88
15.热中消中 89
16.风 89
17.痹 90
18.痿 91
19.厥 92
20.胃脘痛 94
21.酒风 94
22.瘖 94
23.息积 95
24.疹筋 95
25.脾瘅 95
26.胆瘅 95
27.风水 95
28.三阳独至 96
29.脏虚 66
30.厥病 97
31.癫狂 98
32.胀 99
33.水胀 100
34.肠覃 100
35.石瘕 100
36.积 100
37.上膈 101
38.鼠瘘 101
39.龋齿 101
40.痈疽 101
1.诊断守则 104
2.四诊合参 106
3.揆度奇恒 107
1.部位 107
2.五色 108
3.望精明 110
4.望络脉 111
1.问病所便 111
2.淫邪发梦 112
(一)脉诊 113
1.诊脉方法 113
2.诊脉部位 113
3.脉分阴阳 116
4.脉从四时 116
5.色脉相参 117
6.真脏脉 118
7.五脉应象 118
8.脏腑病脉 120
9.六经病脉 123
10.经气终绝 124
11.关格 125
12.辨孕脉 126
(二)尺肤诊 126
(三)虚里诊 127
(四)八虚诊 127
1.五逆 127
2.脉逆四时 128
3.阴阳搏 128
4.容色夭 128
5.五虚五实 128
6.婴儿病 128
1.治未病 129
2.早期治疗 131
1.标本 132
2.协调阴阳 133
3.扶正祛邪 135
4.因时因地因人治宜 136
5.制约适宜 139
6.同病异治 139
7.组方 139
8.四气五味 140
9.饮食疗养 142
附十三方 144
(一)穴位及作用 147
1.气穴、孙络及溪谷 147
2.穴位的功能 147
3.气府三百六十五穴 148
4.气穴三百六十五穴 148
5.热病五十九穴 149
6.水病五十七穴 149
7.五脏俞 149
8.颈部取穴法 150
(一)五行俞的命名及功能 150
(二)行五俞穴 151
1.手太阴肺经 151
2.手厥阴心包经 151
3.足厥阴肝经 151
4.足太阴脾经 151
5.足少阴肾经 151
6.足太阳膀胱经 152
7.足少阳胆经 152
8.足阳明胃经 152
9.手少阳三焦经 152
10.手太阳小肠经 152
11.手阳明大肠经 153
一、总则(法天则地) 154
二、先诊后刺 155
三、协调阴阳 157
四、候气而刺 157
五、刺分四时 159
六、因人而刺 161
七、刺本于神 163
八、刺明补泻 165
九、刺有深浅 166
十、刺分疗程 167
十一、刺有禁忌 167
(一)九针 171
(二)官针 172
(一)手法与经络的关系 173
(二)补泻法 174
1.开合补泻法 174
2.寒热补泻法 174
3.呼吸补泻法 174
4.迎随补泻法 175
5.徐疾补泻法 175
(三)刺络放血法 175
(四)指针推散法 176
(五)缪刺法 176
(六)三刺法 176
(七)三变刺法 176
(八)五刺法 177
(九)九刺法 177
(十)十二节刺法 177
(十一)温熨法 178
(一)灸法的来源 178
(二)寒热病灸法 179
一、五脏病 180
二、六腑病 181
三、五乱病 181
四、五节病 182
五、五邪病 183
六、经络病 183
七、风病 185
八、寒热病 185
九疟疾 188
十、痹证 189
十一、痈疽 189
十二、头项五官病 190
十三、胸胁病 191
十四、腰病 191
十五、腹病 193
十六、四肢病 193
十七、诸痛 194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195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196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197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199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202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206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216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222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