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油画民族化”:文化比较与知识选择 1
一、角度选择的检讨 1
二、从“历史符号学”到辩证的“历史符号学” 6
三、“民族化”:话语源流的考察 16
四、“油画民族化”:比较与选择 26
第一章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产儿 43
第一节 对艺术的热望 43
第二节 转益多师:美术比较视野的形成 46
第三节 敦煌情结:中西融合的结点 51
第四节 执教北平艺专:艺术家的使命 55
第二章 《开国大典》——新中国形象的表达 58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文化大会师” 58
第二节 “知识分子改造”——文艺为人民 64
第三节 《开国大典》——“是大国,是中国!” 67
第三章 “油画中国风”的矢志探索 78
第一节 《哈萨克牧羊女》与《戈壁驼影》——“油画中国风”的逻辑起点 80
第二节 “革命历史画”——民族形式的精神升华 85
第三节 长征路线写生——历史足迹与自然景观的精神交融 97
第四节 西藏采风——“中国气派”的构筑与个人风格的铸就 103
第四章 “油画民族化”践行的中流砥柱 112
第一节 董希文“油画民族化”的理论主张 112
第二节 “油画民族化”:“董希文工作室”(第三画室)的建立 121
第三节 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133
第五章 “油画民族化”的普遍实践 139
第一节 “油画民族化”思潮的兴起 139
第二节 “油画民族化”的学术化 146
第三节 “油画民族化”的实践形态——以吴作人、罗工柳和董希文为例 155
余论 163
参考文献 169
董希文创作年表 175
董希文学术论文(讲话)目录 177
附图 179
后记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