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证据法概论 1
第一节 证据法中的事实 1
一、事实的内涵 1
二、事实的形态 5
第二节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6
一、证据裁判主义原则 7
二、自由心证主义原则 12
第二章 证据概述 21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21
一、关于证据概念的学说 21
二、证据的内涵 23
第二节 证据的属性 26
一、证据能力 27
二、证据力 36
三、证据能力和证据力的关系 42
第三章 证据的学理分类 45
第一节 供述证据与非供述证据 45
一、供述证据与非供述证据的概念 45
二、供述证据与非供述证据的特点 46
三、供述证据与非供述证据的获取方式 48
第二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55
一、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概念 55
二、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特点 56
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区别和联系 57
第三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60
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60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运用 65
第四节 本证与反证 69
一、本证与反证的概念和特点 69
二、本证与反证的运用规则 71
三、间接反证 72
第五节 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 73
一、严格证明 73
二、自由证明 74
第六节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77
一、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的概念和特点 77
二、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的运用规则 79
第四章 证据的法定种类 81
第一节 证据的种类概述 81
一、证据的种类的概念 81
二、域外证据种类的立法例 81
三、我国的证据种类 83
第二节 书证 86
一、书证的概念和特点 86
二、书证的分类 91
第三节 勘验 96
一、勘验的概念和特点 96
二、我国勘验的历史发展 96
三、勘验物的分类 98
第四节 证人 99
一、证人的的概念和特点 99
二、证人的义务 104
三、证人的权利 109
第五节 当事人陈述 118
一、当事人陈述概述 118
二、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 120
三、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125
四、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陈述 134
第六节 鉴定 135
一、鉴定的概念和特点 135
二、鉴定人 139
第五章 证明对象 145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 145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和特点 145
二、证明对象的范围 146
第二节 证明对象的范围 148
一、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148
二、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151
三、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152
第六章 免证事实 153
第一节 免证事实概述 153
一、免证事实的概念 153
二、免证事实的范围 153
三、我国现有规定及评述 155
第二节 诉讼上的自认 161
一、诉讼上的自认概述 161
二、诉讼上的自认的种类 163
三、诉讼上的自认的效力 165
四、诉讼上的自认之撤销和追复 166
第三节 公知事实 167
一、公知事实的概念和特点 167
二、公知事实的条件 168
三、公知事实的效力 168
第四节 司法认知 169
一、司法认知的概念和特点 169
二、司法认知的效力 169
三、司法认知的程序 169
第五节 推定 170
一、推定概述 170
二、推定的分类 176
第七章 证明责任 181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基本理论 181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 181
二、证明责任的本质 183
三、证明责任的属性 185
四、证明责任的特点 186
五、证明责任和相关概念的关系 186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分配 190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理论 190
二、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 195
三、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 221
四、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 223
第八章 证据规则 227
第一节 证据禁止规则 228
一、证据禁止规则 228
二、证据禁止规则的域外立法例 231
三、我国有关证据禁止规则的规定及评析 240
第二节 品格证据排除规则 247
一、品格证据 247
二、品格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 249
三、我国品格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 254
第三节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255
一、传闻证据 255
二、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258
三、传闻证据规则与直接言词原则的比较 264
四、我国的相关规定及评述 266
第九章 证明过程 267
第一节 证明过程概述 267
一、证明过程的内涵及阶段 267
二、证明的具体过程 268
第二节 举证 270
一、举证概述 270
二、举证期限 273
三、证据交换 283
四、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的关系 291
五、证据保全 295
第三节 质证 305
一、质证概述 305
二、交叉询问 309
第四节 认证 317
一、认证概述 317
二、证明标准 319
参考文献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