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导言 1
第一章 社会关联 6
一、分家制度 6
二、父子关系 18
三、兄弟关系、姻亲关系和朋友关系 34
四、人情 42
五、从矛盾和纠纷看交往逻辑的变化 64
第二章 弱势群体 75
一、老人 75
二、自杀片段分析 92
三、光棍与买媳妇—弱势的后果 103
第三章 空闲、休闲与经济分化 114
一、主要经济活动状况 114
二、农业空闲何其多 117
三、休闲生活与打麻将 118
四、盖房子与经济分化 123
五、关起门来过日子 128
六、小结 130
第四章 村庄政治 131
一、村治中的宗族 131
二、小组长的角色和脸谱 133
三、派性的历史 141
四、主任之争 149
五、选民语录 153
六、书记之争 155
七、派性后遗症 159
八、村政的明天 176
第五章 古村不古 179
一、宗族的衰弱 179
二、社会关联的再造与家庭的核心化 185
三、村庄的开放与经济的分化 191
四、私利的强大与村政的衰弱 193
五、小结:乡土之变与“人心不古” 195
结语 关于“村庄治理”的拓展性讨论 197
一、乡村关系与村庄治理 197
二、积极分子与村庄治理 199
三、行动单位与村庄治理 202
四、公私关系与村庄治理 204
五、乡土性变迁与村庄治理 205
附录 207
附录一:乡镇干部的困惑与困境 207
附录二:古村生育观念对话录 214
附录三:我是如何被“摊派”到古村的(调研日记一) 221
附录四:好人的标准(调研日记二) 223
附录五:古村生死观念(调研日记三) 225
附录六:丧事中的仪式(调研日记四) 228
附录七:列车上的诸暨Z村调查(调研日记五) 232
附录八:周卸泉大儿子结婚礼单(1998年12月12日) 235
附录九:童志昌大儿子结婚礼单(2008年1月20日) 237
附录十:周生土家赡养诉讼答辩状 238
附录十一:古村一小组父辈子辈通婚圈比较分析表 240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