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从明清之际到鸦片战争前夕 3
概述 3
第一章 明清之际文学思潮的转变 9
第一节 陈子龙——从主张复古到提倡“讥刺” 10
第二节 艾南英的时文——古文理论 25
第三节 明代文学理论的总结者——钱谦益的诗文理论 37
第四节 冯班、吴乔、贺裳的诗歌理论 55
第五节 黄宗羲的诗文理论——回顾、总结、求变 66
第六节 顾炎武的以学为文的文学观 84
第七节 王夫之的杂文艺哲学 99
第二章 清代的文论 151
第一节 清代文论的开拓者——侯方域、魏禧、汪琬的古文理论 附廖燕 152
第二节 桐城派的文论 179
第三节 戴震等经学家的文论 206
第四节 章学诚的文章社会学 222
第五节 恽敬等阳湖派的文论 248
第三章 清代的诗论 257
第一节 清代诗歌理论的历史特征 257
第二节 叶燮《原诗》 262
第三节 王士祯“神韵”说 284
第四节 沈德潜“格调”说 附李重华、黄子云、郑燮 312
第五节 翁方纲“肌理”说 附赵执信 337
第六节 袁枚“性灵”说 附吴雷发、赵翼 360
第四章 清代的词学 402
第一节 《词苑丛谈》和清初词论 402
第二节 陈维崧、蒋景祁与阳羡派词学 411
第三节 朱彝尊、厉鹗、郭麐和浙西派词学 419
第四节 张惠言、周济与常州派词学 428
第五章 清代的小说戏曲理论 440
第一节 清代小说戏曲理论的发展 440
第二节 金圣叹 449
第三节 毛宗岗 附毛声山 472
第四节 李渔 484
第五节 孔尚任 505
第六节 张竹坡 514
第七节 脂砚斋 522
第八节 焦循 529
第九节 梁廷枏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