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检测技术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检测技术概论 1
一、检测技术概念 1
二、检测技术的基本内容 4
三、检测技术及其方法分类 5
四、检测系统组成 6
五、检测系统的一般特性 8
第二节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7
一、测量误差分析 17
二、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20
三、测量误差的合成 26
四、测量不确定度 29
第三节 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31
一、信号的概述 31
二、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2
三、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5
四、信号采样定理与频谱混叠 37
习题与思考题 39
第二章 温度测量 40
第一节 温度检测概述 40
一、温度的基本概念 40
二、温标的建立 40
三、温标的发展 41
第二节 温度的检测 44
一、测温方法与测温仪器分类 44
二、接触式测温方法 44
三、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55
四、新型测温传感器简介 57
第三节 温度测量的常用仪表 57
一、热电阻测温仪表 57
二、热电偶测温仪表 62
三、辐射测温仪表 65
四、温度计的检定 67
第四节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举例 67
一、温度检测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 67
二、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举例—电冰箱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68
习题与思考题 71
第三章 力和压力检测 72
第一节 力和压力检测概述 72
第二节 力的检测 72
一、力的基本概念 72
二、测力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73
三、力的测量装置 74
第三节 压力的检测 83
一、压力的基本概念 83
二、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单位 83
三、压力检测方法及装置 84
四、压力检测仪表的选择与校验 95
习题与思考题 96
第四章 流量检测 98
第一节 流量检测概述 98
一、流量的基本概念 98
二、流量测量的理论基础 99
三、流量的检测方法、分类及测量系统组成 104
第二节 体积流量检测方法 105
一、容积式流量检测 105
二、差压式流量检测 108
三、速度式流量检测 116
第三节质量流量检测方法 122
第四节 流量测量装置的检定与校准 124
一、液体流量标准装置 124
二、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125
习题与思考题 126
第五章 物位和厚度检测 127
第一节 物位检测的基本方法和类型 127
一、物位的概念 127
二、物位测量的特点和方法 127
第二节 物位的检测 128
一、浮力式液位计 128
二、电容式物位计 130
三、光纤式液位计 132
四、超声波物位计 134
五、微波式物位计 137
六、射线式物位计 138
七、物位测量仪表的选用 139
第三节 厚度的测量 140
一、电容测厚仪 140
二、高频涡流测厚仪 141
三、微波测厚仪 141
习题与思考题 142
第六章 机械量检测 144
第一节 位移检测 144
一、光栅式位移传感器 144
二、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149
第二节 速度和加速度的检测 156
一、速度的检测 156
二、加速度的检测原理 159
第三节 转速的检测 165
一、感应脉冲式转速表 165
二、光电式转速表 166
三、频闪转速表 166
第四节 机械振动的检测 167
一、测振系统的组成 167
二、振动系统的合理选用 169
三、传感器的安装 170
习题与思考题 171
第七章 光电检测 173
第一节 光电检测概述 173
一、光电检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173
二、光电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范围 175
三、光电检测技术的现代发展 177
第二节 光电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177
一、光电管与光电倍增管 178
二、光敏电阻 181
三、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 185
四、光电池 188
五、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191
六、CCD及应用 192
第三节 红外检测技术 196
一、红外传感器 196
二、红外测温 198
三、红外无损检测 199
习题与思考题 200
第八章 数字化测量技术 202
第一节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技术 202
一、模拟信号的离散化和量子化 202
二、动态的测量方法 203
三、数字模拟转换器D/A 203
四、模拟数字转换器A/D 207
第二节 数据采集技术 216
一、数据采集技术概述 216
二、模拟多路开关 218
三、前置放大器 220
四、采样/保持器(SHA) 224
第三节 数字式测量仪表 225
一、数字式测量仪表的发展概述 225
二、数字式测量仪表的主要技术特点 226
三、电子计数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227
四、直流数字电压表及其功能扩展 229
五、数字电压表的误差及其表示 234
习题与思考题 234
第九章 仪表测控系统 236
第一节 仪表测控系统概述 236
一、仪表测控系统分类 236
二、仪表测控系统的结构 237
三、仪表测控系统的分析方法 237
第二节 变送器 240
一、变送器工作原理 240
二、电量变送器 241
三、非电量变送器 242
第三节 调节控制器 244
第四节 仪表控制系统 248
一、电动控制仪表 248
二、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249
三、计算机仪表控制系统 250
习题与思考题 252
第十章 抗干扰技术 254
第一节 干扰源及干扰耦合的方式 254
一、干扰的类型及产生 254
二、信噪比和干扰叠加 256
三、干扰的耦合方式 257
第二节 差模干扰与共模干扰 259
一、差模干扰 259
二、共模干扰 259
三、共模干扰抑制比 260
第三节 干扰抑制技术 261
一、接地技术 261
二、屏蔽技术与双绞线传输 264
三、隔离技术 266
四、滤波技术 268
五、灭弧技术 268
六、电源干扰的抑制 269
第四节 软件抗干扰技术 270
一、数字滤波技术 271
二、设置自检程序 272
习题与思考题 272
参考文献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