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1
传统与个性 1
侃批评 5
寻找中国当代文学之道乎? 8
文学:操作的时代 15
轻而易举的批评 17
创造欣赏文学的良好人文环境 20
阅读思考片断 23
第二辑 29
对刀光剑影的文学沉思 29
青春和泥土酿造出现实的理想主义——知青小说的意义 33
一个旧旋律的变奏 51
愉快轻松地读了四篇小说 53
这片神圣的陆地永远不会沉没 60
绿色诗意下的特区活力 63
一篇张扬雷锋精神的诗报告 67
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权衡中 70
依山傍水的工人业余创作群体 75
诗神与时代并驾齐驱 78
地方收容文学和《太原日报》的真诚 81
重读《雪城》 84
附:悲剧意识的嬗变和自我中心状态的局限——读梁晓声的长篇小说《雪城》&贺绍俊 潘凯雄 90
一位现代青年不时地回过头去 95
沉郁·激迫·冷凝·滞重 97
一九九五年有好小说 104
走进超现实的世界 108
还在文化荆棘地 113
在理论和评论之间 115
文人情怀和理性散文 117
艰苦采访还要加上积极思考 121
热中有冷,以及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123
早早感知文艺春天的报告文学“大雁” 125
在地域性屏障的背后 127
一个普通的名字和他的体系意识 136
不是结束,而是尚未真正开始 139
认真地追寻新世界 140
写作的东西在空气中密布 143
太白山里有真金 147
《死水》:中间地带的艺术范本 151
第三辑 166
电视剧《四世同堂》改编中的人物形象结构分析 166
汉画像石垒起的“长安画派”后人 174
“九歌”之巫 177
民间的厚度 179
“以瓦抠者巧” 182
生命的流畅与动律 184
属于东方国土的音乐魂 186
小松的世界 188
谭盾:给中国交响乐带回来什么 190
最优美是心底无声的旋律 195
什么都不是时,就是啦! 198
第四辑 202
“蜕变”中的文学期刊 202
94年:严肃文艺复苏的一年 205
作家们:请使用好你手中的武器——语言 210
第五辑 214
阿拉伯文学的现代集市 214
把全部心血奉献给京剧艺术的裘少戎 217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