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
1.1.1 问题的提出 1
1.1.2 研究的意义 3
1.2 文献综述 6
1.2.1 理论研究成果 6
1.2.2 实证研究成果 12
1.3 研究框架 15
1.4 研究方法 17
1.5 本书的创新点 18
2 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理论基础 20
2.1 金融中介功能理论 20
2.2.1 支付中介 20
2.2.2 时空中介 22
2.2.3 规模中介 23
2.2.4 风险中介 24
2.2.5 信息中介 26
2.2.6 监督与激励 28
2.2 公司治理理论 32
2.2.1 公司治理的内涵 32
2.2.2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37
2.2.3 公司治理机制 40
2.3 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 47
3 银行债权的治理机制 50
3.1 银行债权监督的动力机制 51
3.1.1 银行作为监督者相对市场监督的比较优势 52
3.1.2 银行相对股东特别是大股东监督的比较优势 52
3.1.3 银行相对其他债权人监督的比较优势 53
3.1.4 银行监督的收益性及灵活性 53
3.2 银行债权监督的利益协调机制 54
3.2.1 银行作为债权人与股东的利益冲突 54
3.2.2 银行债权监督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 58
3.3 银行债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机制 59
3.3.1 债务期限结构治理 59
3.3.2 债权集中度的治理 60
3.3.3 不同性质债权人的治理 62
3.4 银行债权的财务监督机制 62
3.4.1 银行对财务决策机制的影响 63
3.4.2 银行对财务激励机制的影响 64
3.4.3 银行对财务约束机制的影响 65
3.5 我国银行债权的监督效应研究 66
3.5.1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管理制度 67
3.5.2 我国商业银行对企业财务的监督 69
3.5.3 我国银行债权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 73
3.6 本章小结 85
4 银行持股的治理机制 87
4.1 银行持股的动力机制 88
4.1.1 银行持股的内部成本收益模型 89
4.1.2 银行持股的外部性模型 90
4.2 银行持股的利益协调机制 92
4.2.1 银行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冲突 92
4.2.2 银行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 94
4.2.3 银行股东与其他债权人之间的冲突 94
4.3 银行持股的股权结构治理机制 95
4.3.1 银行的机构股东性质 96
4.3.2 银行是机构股东和债权人的统一 97
4.3.3 银行持股对股权集中度的影响 99
4.4 银行持股与我国银行全能化经营 100
4.4.1 银行全能化的几种模式 100
4.4.2 我国银行业的演化历程 103
4.4.3 我国银行全能化过程中银行与企业的关系 105
4.5 本章小结 108
5 银行进入董事会的治理机制……110 108
5.1 董事会制度概述 110
5.1.1 董事会制度的性质 111
5.1.2 董事会的构成 112
5.1.3 董事会的功能 113
5.2 银行进入董事会的机制研究 114
5.2.1 银行进入董事会的动力机制 114
5.2.2 银行进入董事会的权力机制 115
5.2.3 银行进入董事会的保障机制 116
5.3 银行进入董事会的国际经验比较研究 118
5.3.1 美国距离型银企模式中银行董事的治理作用 118
5.3.2 德国全能银行制下银行董事的治理作用 123
5.3.3 日本主银行制下银行董事的治理作用 127
5.3.4 经验比较 132
5.4 我国董事会制度的实证研究 135
5.4.1 我国的董事会制度 135
5.4.2 我国商业银行进入董事会的实证考察 138
5.4.3 我国商业银行进入董事会的构想 139
5.5 本章小结 141
6 银行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治理机制 143
6.1 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 144
6.1.1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概念 145
6.1.2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市场行为 146
6.1.3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主流理论 150
6.2 银行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治理机制 154
6.2.1 银行的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 155
6.2.2 银行融资与LBO治理机制 156
6.2.3 银行的信息传递治理机制 156
6.3 我国银行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机制实证研究 159
6.3.1 文献综述 159
6.3.2 研究假设 161
6.3.3 数据和方法 162
6.3.4 实证研究结论 171
6.4 本章小结 172
7 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 173
7.1 研究结论 173
7.2 政策建议 174
7.3 后续研究展望 176
参考文献 177
后记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