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祖望的“五校《水经》本”——天津图书馆藏的赵一清全祖望《水经注》稿本第二跋 1
记李子魁校补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之伪 22
附 致蒋慰堂、赵士卿两先生书 25
记中央图书馆藏的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钞本四十卷 31
记中央图书馆藏的《直隶河渠书》稿本二十六册 36
附一 中央图书馆所藏直隶河渠书稿本详目 50
附二 摘录“段氏为李松云作《新雨堂记》笔记” 52
王梓材的全氏七校《水经注》目次考异 58
跋奉化孙锵原校的薛福成董沛刻的“全氏七校水经注”(录副稿) 66
研究《水经注》的各种本子(残稿) 70
戴震未见赵一清《水经注》校本的十组证据 81
戴震校《水经注》最早引起的猜疑(录副稿) 125
全谢山《水经题辞》写成的年月 127
整理上海合众图书馆所藏叶揆初藏三种《水经注》钞本的笔记草稿 130
上海合众图书馆有叶揆初先生收藏的全谢山《水经注》校本三种 138
附 记光绪三年新修的《鄞县志》 201
记沈炳巽《水经注》校本的过录本(并论此本与全氏五校《水经注》的关系) 207
附 竹溪沈氏家乘(兼士藏本) 220
试考董沛所见全祖望的《水经注》校本 223
全谢山改定《水经注》卷五的经文有先后各本的异同 229
跋所谓“黄友补录本”全校《水经注》 237
赵一清与全祖望辨别经注的通则 241
熊会贞遗言(附摘记有关资料三则) 253
赵一清的《东潜诗稿》摘录 261
全祖望《水经注》五校本的首卷题辞 275
双韭山房《水经》序目 291
试考全祖望《双韭山房书目》所记《水经注》各本 298
《水经注》考 313
记鲍廷博给吴骞札中的戴东原自刊本《水经注》 324
冯舒(己苍)校柳佥本《水经注》(记陆心源的“冯己苍校宋本《水经注》跋) 326
校赵一清《渭水下篇后记》 330
平定张穆“赵戴《水经注》校案”(张穆《全氏水经注辨诬》) 333
跋段玉裁的《东原先生札册跋》(《经韵楼集》七,页四八~四九) 363
关于宋明刊本《水经注》 369
吴琯刻《水经注》四十卷(与《山海经》合刻,原题《合刻山海经水经》) 376
“二尺六寸”与“三尺六寸” 386
记孙潜过录的柳佥《水经注》钞本与赵琦美三校《水经注》本并记此本上的袁廷梼校记 391
《水经注》里的南朝年号 421
所谓“全氏双韭山房三世校本”《水经注》(初稿) 425
跋全谢山《答陶稚中编修论江省志稿书》 458
赵一清《水经注释》的校刻者曾用戴震校本来校改赵书吗? 470
赵氏《水经注释》 488
所谓“全氏双韭山房三世校本”《水经注》 490
冯舒(己苍)家藏写本《水经注》(各卷题记卡片及“后记”)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