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前言 1
第一篇 货币银行基础 3
第一章 货币 3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 3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9
第三节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 16
第二章 货币制度 23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内涵 23
第二节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26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32
第四节 区域性货币制度 35
第三章 信用 44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44
第二节 信用形式 48
第三节 信用工具 56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64
第一节 利息 64
第二节 利率的种类 67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理论与影响因素 69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 74
第五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81
第二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89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89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89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92
第三节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 96
第六章 银行类金融机构 105
第一节 商业银行 105
第二节 政策性银行 115
第三节 股份制商业银行 118
第四节 投资银行 123
第五节 其他银行 127
第七章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133
第一节 证券期货投资机构 133
第二节 保险公司 139
第三节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147
第八章 中央银行 154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54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结构 160
第三节 我国的中央银行 167
第九章 金融市场 173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173
第二节 货币市场 180
第三节 资本市场 190
第四节 金融衍生市场 195
第三篇 货币供求与均衡 209
第十章 货币需求 209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209
第二节 货币需求的决定理论 213
第三节 我国的货币需求分析 227
第十一章货币供给 234
第一节 货币供给的含义 234
第二节 货币供给理论 236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过程 242
第四节 货币乘数 251
第五节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 256
第十二章 货币均衡 264
第一节 货币均衡原理 264
第二节 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与实现机制 267
第三节 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 268
第四篇 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 275
第十三章 货币与国民收入:IS-LM模型 275
第一节 IS-LM模型的基本结构 275
第二节 如何对待经济失衡 282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 286
第四节 利率还是货币供给 294
第五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297
第十四章 货币与社会总供求:AD-AS模型 301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301
第二节 总供给模型 311
第三节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 320
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27
第一节 通货膨胀 327
第二节 通货紧缩 348
第十六章 货币政策 356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356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360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操作目标 367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72
第五节 货币政策操作理论 380
第六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388
第五篇 金融发展、创新与开放 395
第十七章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 395
第一节 金融抑制 395
第二节 金融深化 401
第三节 金融发展 405
第十八章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414
第一节 金融创新 414
第二节 金融风险 421
第三节 金融监管 428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442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442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 445
第三节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457
参考文献 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