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第1章 导论 1
1.1研究命题的界定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1
1.1.1研究命题的界定 1
1.1.2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 2
1.1.3本项研究的现实意义 4
1.1.4国内外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的现状 6
1.2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9
1.2.1要素分配理论 10
1.2.2代理成本理论 16
1.2.3资产专用性理论 19
1.2.4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23
1.3基本假设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31
1.3.1基本假设 31
1.3.2相关概念界定 36
1.4研究方法 41
1.4.1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41
1.4.2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 43
1.4.3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44
1.5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45
1.5.1主要内容 45
1.5.2创新点 48
第2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外部性 50
2.1人力资本出现的历史逻辑 50
2.1.1人力资本的出现及内涵 50
2.1.2人力资本的层次 58
2.2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及特征 60
2.2.1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 60
2.2.2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征 64
2.3外部性的客体:由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扩展 72
2.3.1外部性的内涵及产生 72
2.3.2外部性与“搭便车”行为 75
2.3.3人力资本的外部性 77
2.4企业家人力资本外部性 79
2.5企业家人力资本外部性内在化的必要性 86
2.6本章小结 87
第3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外部性内在化路径与制度保障 89
3.1企业家人力资本外部性内在化路径1:年薪制 89
3.2企业家人力资本外部性内在化路径2:控制权 93
3.2.1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的控制权 94
3.2.2企业家控制权的货币收益:在职消费 96
3.2.3企业家控制权的非货币收益:声誉效应 98
3.2.4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控制权收益及反思 101
3.3企业家人力资本外部性内在化路径3:股权 106
3.3.1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 107
3.3.2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 111
3.3.3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的本质 115
3.4企业产权安排与外部性 117
3.5本章小结 121
第4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基础 123
4.1经济理论中企业家角色的演进 123
4.1.1古典企业理论中企业家角色的缺失 124
4.1.2现代企业理论中企业家的职能性角色 127
4.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中企业家的“出资者”角色 133
4.2.1企业家人力资本“出资者”角色的提出 133
4.2.2企业家人力资本出资的风险性分析 135
4.2.3企业家人力资本出资的收益性分析 138
4.3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的内在基础 140
4.3.1资本的内涵 140
4.3.2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资本品的本质规定性:增值 146
4.4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的外在基础 148
4.5本章小结 156
第5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形成制度分析 157
5.1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及产权归属 158
5.1.1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158
5.1.2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具体途径 160
5.1.3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归属 165
5.2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 167
5.3创业型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股权化初始配置 170
5.3.1企业家创业成功的关键资本形态是人力资本 171
5.3.2创业型企业家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投资者的股权博弈 175
5.4管理型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股权化初始配置 182
5.4.1企业家管理周期与企业家更替 184
5.4.2管理型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 186
5.4.3管理型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博弈过程 190
5.5本章小结 194
第6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的运行制度分析 195
6.1企业家人力资本运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196
6.1.1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核心能力的耦合性分析 197
6.1.2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利润的源泉 199
6.2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的运行模式 200
6.2.1产权安排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202
6.2.2企业家人力资本与效率传导机制 205
6.2.3股权化制度与效率传导机制功能的发挥 207
6.3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实证分析:对劲牌酒业公司改制的考察 210
6.4本章小结 217
第7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设计 219
7.1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基本形式 220
7.2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设计:股票期权制度 224
7.2.1股票期权制度的内涵与本质 224
7.2.2股票期权制度的设计及操作 229
7.2.3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0
7.3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设计的创新 237
7.3.1动态股权制 237
7.3.2增量奖股制 240
7.4本章小结 242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243
8.1研究结论 243
8.2研究展望 248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