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国际法的概念 1
二、国际法的特征、作用及效力根据 2
第二节 国际法的渊源 6
一、国际法渊源的概念 6
二、国际条约 7
三、国际习惯 8
四、一般法律原则 9
五、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方法 9
第三节 国际法的编纂 10
一、国际法编纂的意义 10
二、国际法编纂的发展 12
三、联合国的国际法编纂 12
第四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13
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 13
二、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 15
三、正确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16
第五节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17
一、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 17
二、中国与国际法 19
第二章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22
第一节 概述 22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22
二、强行法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23
三、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24
第二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6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 26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28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37
第三章 国际法主体 41
第一节 概述 41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41
二、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42
三、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 42
第二节 国家 43
一、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43
二、国家的要素 43
三、国家的类型 44
四、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8
五、国家司法豁免权问题 50
第三节 其他国际法主体 51
一、国际组织 51
二、争取独立的民族 51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52
一、承认的概念和性质 52
二、国家的承认 53
三、政府的承认 54
四、承认的方式 54
五、承认的效果 56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承认的实践 57
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58
一、继承的概念 58
二、国家继承 58
三、政府的继承 62
四、国际组织的继承 63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继承 63
第六节 国际法律责任 64
一、国际法律责任的概述 64
二、国际不当行为的责任 67
三、损害后果责任 71
四、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72
五、国际刑事责任问题 74
第四章 国家领土 76
第一节 概述 76
一、领土的概念 76
二、领土的组成部分 77
三、领土主权 78
四、领土主权的限制 78
第二节 内水 81
一、河流 81
二、运河 83
三、湖和内海 85
第三节 领土的取得和变更 86
一、领土变更的概念 86
二、传统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 86
三、现代国际法上允许的领土变更方式 90
第四节 国家边界和边境制度 92
一、边界的概念 92
二、边界的形成 92
三、国家边界的划分 93
四、边境制度 94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与边界问题 95
第五节 南极与北极 100
一、南极 100
二、北极 103
第五章 海洋法 105
第一节 概述 105
一、海洋的概况 105
二、海洋法的概念 106
三、海洋法的编纂 107
第二节 内海 109
一、内海的概念 109
二、港口 110
三、海湾 111
四、海峡 112
五、中国的内海 112
第三节 领海 112
一、领海的概念 112
二、领海的划法与宽度 113
三、领海的法律地位与制度 114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制度 117
第四节 毗连区 118
一、毗连区的概念 118
二、毗连区的法律地位 118
第五节 专属经济区 119
一、专属经济区的概念 119
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 119
第六节 大陆架 121
一、大陆架的概念 121
二、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122
三、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的关系 122
四、相邻和相向国家之间的大陆架划界 123
五、中国大陆架情况 123
第七节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124
一、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概念 124
二、过境通行制 125
三、无害通过制 125
四、过境通行制与无害通过制的区别 125
第八节 群岛水域 126
一、概述 126
二、群岛基线的划定 126
三、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 127
四、群岛水域的通过制度 127
第九节 公海 128
一、公海的概念 128
二、公海的法律地位 128
三、公海的法律制度 129
第十节 国际海底区域 132
一、国际海底区域的概念 132
二、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 132
三、国际海底区域的勘探和开发制度 133
四、国际海底管理局 134
第六章 空间法 139
第一节 空气空间与国际航空法 139
一、空气空间的概述 139
二、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140
三、国际航空法 142
四、惩治危害民航安全行为的国际法规则 146
第二节 外层空间法 149
一、外层空间与外层空间法 149
二、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和制度 153
三、有关外层空间法律的几个问题 156
第七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161
第一节 居民和国籍 161
一、居民 161
二、国籍的概念 162
三、国籍的取得和丧失 163
四、国籍的抵触 166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168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169
一、外国人的概念 169
二、外国人的入境、居留和出境的管理规则 170
三、外国人法律地位的一般原则 171
四、中国对外国人的管理制度 172
五、外交保护 174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175
一、引渡 175
二、庇护 181
第八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183
第一节 外交关系与外交关系法 183
一、外交和外交机关的历史发展 183
二、外交关系的概念和形式 184
三、外交关系法的概念和内容 184
四、外交关系机关的体系 185
第二节 国内的外交关系机关 185
一、国家元首 185
二、政府和政府首脑 186
三、外交部门 186
第三节 驻外的外交关系机关 187
一、使馆的建立 187
二、使馆的职务 187
三、使馆馆长的等级及使馆人员的组成 188
四、使馆人员的派遣 189
五、外交代表职务的开始和终止 190
六、派驻国际组织的使团 191
七、特别使团 192
八、外交团 193
第四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 194
一、外交特权与豁免概述 194
二、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195
三、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 196
四、其他人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198
五、使馆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 198
第五节 领事制度 198
一、领事制度的概述 198
二、领事的种类和等级 199
三、领事的派遣和接受 199
四、领事的职务 200
五、领事职务的终止 200
六、领事特权与豁免 200
七、领馆及其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 202
第九章 国际人权保护法 204
第一节 概述 204
一、人权的历史发展 204
二、人权的内容 206
三、人权的性质 208
四、国际人权保护法的法律渊源 213
第二节 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 215
一、国际人权保护的概念 215
二、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 217
三、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和机构 221
四、国际人权保护与国际法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 223
第三节 中国与人权 224
一、中国政府的人权白皮书 224
二、中国对国际人权保护的立场 225
第十章 条约 230
第一节 概述 230
一、条约的概念与特征 230
二、条约的历史发展 232
三、条约的分类和名称 232
四、条约法的编纂 234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235
一、缔约能力和缔约权 235
二、缔约程序 236
三、条约的加入 239
四、条约的保留 240
五、条约的保管、登记及公布 242
六、条约的生效 243
第三节 条约的遵守、适用、解释 244
一、条约的遵守 244
二、条约的适用 244
三、条约与第三国 245
四、条约的解释 246
第四节 条约的修订 247
一、概述 247
二、条约修订的原则和程序 247
第五节 条约的无效、终止和暂停施行 248
一、条约的无效 248
二、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 249
第十一章 国际组织 252
第一节 国际组织概述 252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 252
二、国际组织的历史发展 253
三、国际组织的分类 255
四、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255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法律制度 256
一、国际组织的成员 256
二、国际组织的机构 260
三、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 261
四、国际组织的决议 263
五、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 264
第三节 国际联盟 266
一、国际联盟的建立 266
二、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 266
三、国际联盟的历史教训 267
第四节 联合国 268
一、联合国的建立 268
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269
三、联合国的会员国 271
四、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272
第五节 联合国专门机构 276
一、概述 276
二、联合国专门机构简述 277
第六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 280
一、概述 280
二、几个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简述 281
第十二章 国际争端的解决 284
第一节 概述 284
一、国际争端的概念和特征 284
二、国际争端的种类 286
三、国际争端的主要解决方法 287
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意义 289
第二节 国际争端解决的政治方法 290
一、谈判与协商 290
二、斡旋与调停 292
三、调查与和解 293
第三节 国际争端解决的法律方法 295
一、国际仲裁 295
二、国际司法解决 298
第四节 国际组织与国际争端的解决 300
一、概述 300
二、普遍性国际组织与国际争端的解决 302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与国际争端的解决 308
第十三章 战争法 310
第一节 概述 310
一、战争的概念 310
二、战争法概念与编纂 312
三、中国关于防止战争保障和平的立场 315
第二节 战争的开始与结束 315
一、战争的开始及其法律后果 315
二、战争的结束及其法律后果 317
第三节 作战手段与方法 319
一、作战手段和方法的基本原则 319
二、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一般限制 320
三、对海战和空战中作战方法和手段的限制 322
四、交战者的法律地位及对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324
第四节 战时中立 328
一、战时中立与中立法的概述 328
二、中立制度的历史发展 328
三、中立国的权利与义务 329
第五节 战争犯罪及其责任 331
一、战争犯罪的概念 331
二、战争罪犯的审判 332
三、追究战争罪犯法律责任的原则及其意义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