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核心与边陲的文化变异 1
二 多源复合的人文性格 4
三 冒险打拼的进取精神 7
四 异军突起的文化学术 9
五 历久不息的乡族观念 12
六 杂乱无序的民间信仰 14
第一章 闽南文化的孕育环境 19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交通 19
一 地质变迁 19
二 地形地貌 23
三 气候土壤 27
四 海陆交通 31
第二节 移民与开发 40
一 开发进程 40
二 移入迁出 53
第三节 经济特征 71
一 海陆并进 71
二 商品经济 81
第二章 闽南方言 90
第一节 闽南语成因 90
一 闽南方言的本土来源 90
二 闽南方言的吴楚色彩 92
三 中原汉语与闽南方言的定型 94
四 闽南语的发展与分化 96
五 印尼、马来语对闽南方言的影响 98
第二节 闽南语的流布与传播 100
一 闽南语在省内的方言岛、双方言区 100
二 闽南语在大陆各省的流播 103
三 闽南语在台湾的通行 105
四 东南亚的闽南语 107
第三节 闽南语与闽南社会 108
一 闽南语反映闽南生活形态 108
二 闽南语体现闽南价值观念与民系心理 112
第四节 闽南方言与区域文化特征 117
一 向心与离心并存 118
二 勇于开风气之先 126
第三章 民风习俗 133
第一节 闽南民风习俗的多维展现 133
一 人生礼仪 133
二 岁时风俗 142
三 行业习俗 146
四 几种比较突出的习俗 151
第二节 闽南民风习俗的地域特征 157
一 闽南民风习俗的形成原因 158
二 闽南民风习俗的社会功能 165
第四章 宗族组织 170
第一节 闽南开发与宗族组织的形成 170
第二节 闽南宗族组织的社会文化功能 184
一 祠堂的社会文化功能 184
二 族谱的社会文化功能 186
三 族产的社会文化功能 189
四 祭祖、迎神赛会、戏剧的社会文化功能 194
第三节 闽南宗族组织的地域特色 203
一 民间家族的扩大化与个体家庭细分化的相互依存 203
二 家族血缘的纯洁化与家族利益扩大化之间的取舍 207
三 家族割据与官府统治之间的微妙关系 211
第五章 宗教信仰 216
第一节 佛教的传入及其地域特征 216
一 佛教的传入及其传播 216
二 闽南佛教的地域特征 225
第二节 道教的传入及其地域特征 231
一 道教的传入及其传播 231
二 闽南道教的地域特征 239
第三节 基督教、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在闽南的传播及其地域特征 243
一 基督教在闽南的传播 244
二 伊斯兰教在闽南的传播 256
第六章 民间崇拜 263
第一节 闽南民间信仰形成的环境基础 263
一 闽南“信鬼尚巫”的传统 263
二 闽南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 266
三 汉人移民与闽南民间信仰的形成 268
四 位处边陲的地理环境与闽南民间信仰的杂乱无序 271
第二节 闽南民间信仰中的全国性神灵 272
第三节 闽南民间信仰中的地方性神灵 286
第四节 闽南民间信仰的区域特征 301
一 闽南民间信仰的巫道性 301
二 闽南民间信仰的宗族性 303
三 闽南民间信仰的发散性 307
四 闽南民间信仰的杂乱性 310
第七章 学术教育 312
第一节 官私教育 312
一 官学 312
二 书院 320
第二节 闽学流派 329
一 理学传承 330
二 名教异端 344
第三节 科举功名 349
一 科举初萌 349
二 崭露头角 351
三 科名鼎盛 356
第八章 文学艺术 365
第一节 闽南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历史成就 365
一 唐五代时期 366
二 两宋时期 371
三 元明时期 377
四 清代、民国时期 385
第二节 闽南艺术的表现形态及其影响 391
一 戏剧 391
二 音乐 401
三 曲艺 405
四 舞蹈 408
第九章 民居建筑与民间工艺 411
第一节 民居建筑 411
一 红砖建筑 411
二 土楼建筑 418
三 土堡建筑 421
第二节 民间工艺 423
一 雕刻 423
二 工艺画 429
三 陶瓷 433
四 其他工艺 436
余论 438
附录 福建省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44
参考文献 450
后记 466
图4—1 平和坂仔赖氏宗祠 186
图4—2 记录族产的《心田宫碑》 191
图4—3 闽南民间的游神活动 202
图5—1 泉州承天寺 221
图5—2 泉州元妙观 233
图5—3 漳州天主教堂 247
图5—4 泉州清净寺 258
图5—5 晋江摩尼教草庵 262
图6—1 漳州新桥威惠庙奉祀的开漳圣王神像 270
图6—2 泉州通淮关岳庙 273
图6—3 泉州东岳庙 278
图6—4 雄伟壮观的青礁慈济宫 287
图6—5 吴夲生前用过的丹井 291
图6—6 安溪清水岩 297
图6—7 神衹信仰的宗族性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