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世之学的视角转换 1
第一节 内外交困的中国近代前夜 1
第二节 正眼看世界者 6
第三节 昏睡20年后 14
第四节 出国笔记 27
第二章 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与出版 30
第一节 鸦片战争导致的民变 30
第二节 有理论的农民造反 32
第三节 金田起义后的早期出版物 37
第四节 《天朝田亩制度》 39
第五节 基督教文献 40
第六节 文化读物 41
第七节 官刻及其制度 42
第八节 《资政新篇》 47
第九节 太平天国后期出版物 48
第十节 太平天国文献的保藏 50
第三章 同光间地方官刻 52
第一节 同文馆译书 53
第二节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出版物 59
第三节 地方官书局 64
第四章 佛学和通俗伦理书 83
第一节 佛学书籍的出版 83
第二节 通俗伦理书 91
第五章 近代印刷技术和纸 105
第一节 近代印刷技术的进入 105
第二节 铅活字技术的进入 106
第三节 平版技术的传入和使用 112
第四节 图版 123
第五节 装帧形式变化 125
第六节 纸张 126
第六章 在华教会和外国人的出版活动 129
第一节 禁教时代英国传教士的出版活动 130
第二节 《江宁条约》后传教士的出版活动 136
第三节 外国人的常识书籍出版活动 144
第四节 广学会政治书刊的影响 146
第七章 新出版的开始 155
第一节 出版关注现实 155
第二节 新式出版机构的诞生 173
第三节 新一轮翻译的开始 188
第四节 利润是出版的双刃剑 197
第八章 教科书的进展 203
第一节 对教育的艰苦认识 203
第二节 对教科书的认识 207
第三节 非学制教育读本 209
第四节 壬寅学制后新式基础教育的课本 217
第五节 癸卯学制后新式基础教育的课本 222
第六节 废除科举后的学校课本 224
第七节 结合国情的借鉴 231
第八节 三套有影响的课本 238
第九章 民主革命和宪政出版物 254
第一节 除革命别无出路 254
第二节 民主思想的引入和传播 257
第三节 辛亥革命第一书—《革命军》 263
第四节 《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 268
第五节 清廷的立宪骗局 271
第六节 兴中会和同盟会的出版物 279
第七节 国粹派的出版活动 281
第十章 新形态出版物 289
第一节 名词术语的厘定 289
第二节 农学书 292
第三节 科学刊物 295
第四节 教育学书刊 300
第五节 新型工具书 308
第六节 儿童读物 313
第十一章 小说与文学期刊 318
第一节 依然故我的1880年前 318
第二节 “三琐记”:最早的文学期刊 321
第三节 甲午后小说开始改变 329
第四节 小说的改革 334
第五节 小说理论的兴起 346
第六节 清末小说知多少 351
第十二章 传统出版物的式微 353
第一节 日薄西山的宫廷出版 353
第二节 书院刻书 356
第三节 私家刻书一般 360
第十三章 新出版的发行 374
第一节 依靠水运的图书发行 374
第二节 新旧分界的发行死结 376
第三节 卖书只有小书店 381
第四节 在外地开分店获得发展 383
第五节 学者开书店 385
第十四章 拳拳于民族解放的出版人 387
第一节 不该被遗忘者—卢靖 388
第二节 服务总编辑的总经理 394
第三节 “润滑剂”高梦旦 399
附录一 近代出版大事记 402
附录二 参考书目 407
后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