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侯文君,王飞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5196842
  • 页数:282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依照高等学校工科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教学基本要求》,参照国内外的一些同类教材,特别注意总结参编各学校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编写过程中将遵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教育要面向21世纪,加强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注重设计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电器类专业的特点。本教材在原教材基础上,换将突出以下特点:强调画法几何与投影原理的基础作用。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制图的内容。但是,投影原理、视图表达、工程图的图示方法及制图标准等仍然是学生必备的图学基础。画法几何作为机械制图的基础,在培养空间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突出的作用。既不能取消,也不应默守陈规,其内容和安排应作适当调整。教材强调画法几何的基础作用,突出图示法,淡化难度较大的图解内容。对点、线、面部分的综合问题,强调解题方法的学习,降低解题难度。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将特殊位置与一般位置的情况分别处理,重视特殊位置相交的情况,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突出电子类产品设计的工程技术图样解决方法,在零件图与装配图中系统的采用了典型案例,这是本书的主要特点。加强工程图的构型设计。构型设计有

第1章 制图的基础知识 1

1.1制图国家标准简介 1

1.1.1图纸幅面及格式(GB/T14689-1993) 1

1.1.2比例(GB/T14690-1993) 3

1.1.3字体(GB/T14691-1993) 4

1.1.4图线(GB/T4457.4—2002、GB/T17450-1998) 5

1.1.5尺寸注法(GB/T4458.4-2003) 6

1.2绘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0

1.2.1图板与丁字尺 10

1.2.2三角板 10

1.2.3圆规与分规 11

1.2.4比例尺 11

1.2.5铅笔 12

1.2.6辅助绘图工具 12

1.3斜度和锥度 13

1.3.1斜度 13

1.3.2锥度 13

1.4平面图形的画法 14

第2章 点、线、面的投影 16

2.1投影的基本知识 16

2.1.1投影法概述 16

2.1.2投影的分类 17

2.1.3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 17

2.2点的投影 19

2.2.1点的投影与空间位置的关系 19

2.2.2点的三面投影 20

2.2.3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22

2.3直线的投影 24

2.3.1直线的投影 24

2.3.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24

2.3.3直线与点的相对位置 28

2.4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30

2.4.1两直线平行 30

2.4.2两直线相交 31

2.4.3交叉两直线 31

2.5平面的投影 32

2.5.1平面的表示法 32

2.5.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33

2.5.3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 37

2.6特殊位置状态下的线面交点和面面交线 40

2.6.1直线与平面相交 40

2.6.2平面与平面相交 41

第3章 基本立体的三视图 43

3.1物体的投影及其三视图 43

3.1.1物体的投影 43

3.1.2三面投影图与三视图 44

3.2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44

3.2.1棱柱的三视图及其表面上取点 45

3.2.2棱锥的投影及其表面上取点 46

3.3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47

3.3.1圆柱体的三视图及其表面上取点 48

3.3.2圆锥体的三视图及其表面上取点 50

3.3.3圆球体的三视图及其表面上取点 52

第4章 基本立体表面交线 55

4.1平面立体表面的截交线 55

4.2曲面立体表面的截交线 59

4.2.1概述 59

4.2.2圆柱体的截交线 59

4.2.3圆球体的截交线 64

4.2.4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 66

4.3立体表面的相贯线 67

4.3.1概述 67

4.3.2轴线正交的两圆柱体的相贯线 67

4.3.3曲面立体相贯的特殊情况 69

第5章 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 71

5.1组合体的构成 71

5.1.1组合体的构成形式 71

5.1.2组合体上的表面关系 72

5.2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73

5.3组合体三视图的读图 76

5.3.1读图应注意的问题 77

5.3.2读图的基本方法 77

5.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83

5.4.1基本立体的尺寸标注 83

5.4.2切割体的尺寸标注 84

5.4.3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84

5.4.4常见底板结构的尺寸标注 85

5.4.5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85

第6章 轴测图 89

6.1轴测图的形成与参数 89

6.1.1轴测图的形成 89

6.1.2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 89

6.1.3轴测图的投影特性 90

6.1.4轴测图的分类 90

6.2正等轴测图 90

6.2.1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 90

6.2.2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91

6.2.3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93

6.2.4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96

第7章 机件的各种表达法 97

7.1视图 97

7.1.1基本视图 97

7.1.2向视图 98

7.1.3局部视图 99

7.1.4斜视图 99

7.2剖视图 100

7.2.1剖视图的概念 100

7.2.2剖视图的标注 102

7.2.3剖视图的种类 102

7.2.4机件的剖切方法 104

7.3断面图 107

7.3.1概述 107

7.3.2断面图的种类 107

7.4机件的其他表达方法 109

7.4.1局部放大图 109

7.4.2断裂画法 109

7.4.3肋的剖视画法 110

7.4.4轮盘上肋和孔的画法 110

7.4.5相同结构的省略画法 111

7.4.6按规律分布的孔(或孔组)的省略画法 111

7.4.7交线和投影的简化画法 111

7.4.8平面表示法 112

7.5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 112

7.5.1结构形状分析 113

7.5.2表达方案的选择 113

7.5.3比较 113

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114

8.1螺纹 114

8.1.1螺纹各部分名称 114

8.1.2螺纹的规定画法 116

8.1.3常用螺纹的标注 117

8.2常用螺纹紧固件 119

8.2.1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 119

8.2.2螺纹紧固件连接的画法 120

8.3键和销 123

8.3.1键连接 123

8.3.2销的连接 124

8.4滚动轴承和弹簧 124

8.4.1滚动轴承的结构及其规定画法 124

8.4.2弹簧的结构及其规定画法 125

第9章 零件图 128

9.1零件图的内容 129

9.2表面粗糙度 129

9.2.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129

9.2.2表面结构图形符号 130

9.2.3表面结构图形符号的注法(CB/T131—2006) 131

9.3极限与配合 132

9.3.1极限与配合的概念 132

9.3.2极限与配合的术语 132

9.3.3极限与配合的代号及标注方法 136

9.4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注法 137

9.4.1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 137

9.4.2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注法 138

9.5零件图的阅读举例 139

9.5.1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39

9.5.2一般切削加工零件图的阅读 140

9.5.3.冲压件零件图的阅读 143

9.5.4注塑件零件图的阅读 147

9.5.5塑合件零件图的阅读 148

第10章 装配图 150

10.1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150

10.1.1装配图的作用 150

10.1.2装配图的内容 150

10.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52

10.2.1装配图的基本表达方法 152

10.2.2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52

10.2.3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153

10.3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54

10.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54

10.3.2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155

10.4装配图中的序号和明细栏 155

10.4.1序号 155

10.4.2明细栏 156

10.5装配图阅读 156

10.5.1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 156

10.5.2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157

10.6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61

第11章 AutoCAD的基础知识 163

11.1概述 163

11.2 AutoCAD的用户界面 163

11.3图形文件管理 167

11.3.1创建新图形文件 167

11.3.2打开图形文件 167

11.3.3保存图形文件 168

11.3.4关闭图形文件 168

11.4 AutoCAD 2008绘图环境设置 169

11.4.1绘图单位设置 169

11.4.2图形界限设置 169

11.4.3绘图环境设置 170

11.4.4坐标系设置 170

11.4.5层、颜色、线型的设置 171

11.4.6显示控制 175

11.4.7精确绘图 177

11.5绘制第一幅新图 178

第12章 二维图形绘制 182

12.1绘图命令输入 182

12.1.1绘制直线(LINE) 183

12.1.2射线(RAY)命令 184

12.1.3画构造线(XLINE)命令 184

12.1.4画圆(CIRCLE)命令 185

12.1.5圆弧(ARC)命令 186

12.1.6多边形(POLYGON)命令 187

12.1.7矩形(RECTANG)命令 188

12.1.8样条曲线(SPLINE)命令 189

12.1.9点(POINT)命令 190

12.1.10圆环(Donut)命令 192

12.1.11椭圆(ELLIPSE)命令 193

12.1.12画多线段 194

12.2图案填充 195

12.3文字处理(MTEXT) 197

12.3.1文字样式的设置 197

12.3.2创建单行文字 199

12.3.3创建多行文字 200

第13章 图形实体的编辑 203

13.1编辑命令的调用 203

13.2构造选择集 204

13.3图形编辑命令 205

13.3.1使用夹点编辑图形 205

13.3.2删除对象(ERASE) 208

13.3.3恢复命令(OOPS) 208

13.3.4移动对象(MOVE) 208

13.3.5旋转对象(ROTATE) 209

13.3.6复制对象(COPY) 210

13.3.7阵列对象(ARRAY) 211

13.3.8偏移对象(OFFSET) 214

13.3.9镜像对象(MIRROR) 215

13.3.10修剪对象(TRIM) 217

13.3.11延伸对象(EXTEND) 218

13.3.12缩放对象(SCALE) 219

13.3.13拉伸对象(STRETCH) 220

13.3.14拉长对象(LENGTHEN) 222

13.3.15 倒角对象(CHAMFER) 222

13.3.16圆角对象(FILLET) 224

13.3.17打断对象(BREAK) 225

13.3.18打断于点 226

13.3.19合并对象(JOIN) 227

13.3.20分解对象(EXPLODE) 227

13.3.21多段线编辑(PEDIT) 228

13.4修改对象特性(PROPERISE) 230

13.4.1对象特性编辑器的功能 230

13.4.2调用对象特性编辑器 231

13.4.3“特性”选项板 231

13.4.4“特性”选项板的功能 232

13.4.5特性匹配(MATCHPROP) 233

第14章 尺寸标注 235

14.1尺寸的组成与标注方法 235

14.1.1尺寸的组成 235

14.1.2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235

14.2尺寸标注样式及其设置 236

14.2.1标注样式管理器 236

14.2.2标注样式的创建 236

14.2.3创建其他样式 244

14.2.4创建标注样式的子样式 244

14.2.5标注样式的其他操作 245

14.3尺寸标注 247

14.3.1“线性”尺寸标注 247

14.3.2“对齐”尺寸标注 249

14.3.3“半径”尺寸标注 250

14.3.4“直径”尺寸标注 251

14.3.5“角度”标注 252

14.3.6“基线”标注 253

14.3.7“继续”标注 254

14.3.8“多重引线”标注 255

14.3.9技术要求的标注 257

14.4尺寸标注编辑 259

14.4.1编辑标注 259

14.4.2编辑标注文字 260

14.5尺寸标注举例 261

第15章 AutoCAD绘制零件图 264

15.1创建零件图样板 264

15.1.1图纸幅面 264

15.1.2创建图层 264

15.1.3设置字体 265

15.1.4创建尺寸标注样式 265

15.1.5画出图框和标题栏 265

15.1.6创建零件图样板 266

15.2画出零件图 267

15.2.1画图 267

15.2.2标注尺寸 268

15.2.3标注技术要求 270

15.2.4书写技术要求和填写标题栏 270

附录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