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软件的网络化 1
1.2 软件工程的重点向需求工程转移 2
1.3 本书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
1.3.1 统一需求元描述问题 5
1.3.2 网络式软件需求获取及建模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 5
1.3.3 共性与个性化需求的协同整合问题 5
1.4 本书的组织结构 6
参考文献 7
第二章 软件新范型 8
2.1 软件范型的发展历史 8
2.1.1 面向过程范型 8
2.1.2 面向对象范型 9
2.1.3 基于构件的范型 11
2.1.4 互联网和面向服务的范型 12
2.2 面向语义服务的新范型 13
2.2.1 互联网上的软件工程 13
2.2.2 一种面向语义SOA的新范型 15
2.3 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三章 网络式软件研究进展 19
3.1 网络式软件 19
3.1.1 网络式软件的新特点 20
3.1.2 网络式软件的开发模式 20
3.2 网络式软件需求工程 22
3.2.1 什么是网络式软件需求工程 22
3.2.2 网络式软件需求工程的难点 25
3.3 理论和实践基础 25
3.3.1 本体 25
3.3.2 本体元建模 26
3.3.3 语义SOA 27
3.4 小结 28
参考文献 28
第四章 网络式软件的需求元建模框架 30
4.1 需求建模研究进展 30
4.1.1 面向目标的建模 31
4.1.2 基于本体的建模 32
4.1.3 面向特征的建模 33
4.1.4 现有建模技术分析 34
4.2 需求元建模框架RGPS概述 35
4.2.1 需求元建模框架RGPS的提出 35
4.2.2 需求元建模框架RGPS的定义及其设计思路 36
4.2.3 需求元建模框架RGPS的作用 37
4.3 在RGPS中融入情境需求 38
4.3.1 情境建模相关研究 38
4.3.2 情境元模型 39
4.3.3 情境元模型的融入 42
4.3.4 情境信息的描述 43
4.4 在RGPS中融入可信性需求 46
4.4.1 可信性建模相关研究 46
4.4.2 可信性元模型及其与RGPS的融合 47
4.4.3 可信性信息的描述 49
4.5 RGPS需求元建模框架中的元模型 50
4.5.1 角色层元模型 50
4.5.2 目标层元模型 52
4.5.3 过程层元模型 54
4.5.4 服务层元模型 55
4.5.5 层次间关系的元模型 57
4.6 小结 57
参考文献 58
第五章 基于RGPS的领域建模 61
5.1 领域建模基础 61
5.1.1 什么是领域 61
5.1.2 领域建模 62
5.1.3 本体与领域建模 63
5.2 一种基于RGPS的领域建模方法 64
5.3 城市交通领域建模分析 66
5.3.1 领域本体的构造 66
5.3.2 需求用例分析 69
5.4 建模工具介绍 75
5.5 领域模型演化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77
5.5.1 领域吸收率 77
5.5.2 基于RGPS元模型的领域吸收率及其计算 79
5.5.3 QoE与网络式软件生命周期 83
5.5.4 一种领域模型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84
5.6 小结 88
参考文献 88
第六章 网络式软件需求获取 91
6.1 需求获取研究进展 91
6.1.1 需求获取的对象 91
6.1.2 需求获取技术 92
6.1.3 需求描述语言 93
6.2 网络式软件需求获取框架 94
6.3 一种面向服务的需求描述语言 95
6.3.1 需求描述模型 96
6.3.2 自然语言模式 97
6.3.3 需求描述自然语言模式 98
6.3.4 SORL的基本构成 100
6.4 需求预处理 102
6.4.1 构建SORL树 102
6.4.2 结构化 107
6.5 需求获取工具和实例 109
6.5.1 需求获取平台 109
6.5.2 需求获取实例 110
6.6 小结 113
参考文献 113
第七章 网络式软件需求分析 115
7.1 需求分析研究进展 115
7.1.1 需求分析的任务 115
7.1.2 需求分析方法 116
7.1.3 非功能需求分类和建模 120
7.2 非功能需求冲突管理 121
7.2.1 非功能需求的形式化表示 122
7.2.2 非功能需求冲突检测 124
7.2.3 非功能需求冲突消解 126
7.3 非功能需求冲突管理实例 129
7.3.1 非功能需求建模实例 129
7.3.2 冲突检测和消解实例 131
7.4 小结 132
参考文献 133
第八章 网络式软件需求演化建模 135
8.1 软件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135
8.1.1 基于方面的软件演化方法 135
8.1.2 基于反射体系结构的软件演化方法 136
8.2 网络式软件的演化建模 140
8.2.1 基本过程 140
8.2.2 面向方面的目标需求规格的形成 141
8.2.3 网络式软件运行时反射的演化框架 143
8.3 案例分析 144
8.4 小结 147
参考文献 147
第九章 网络式软件需求模型的验证 149
9.1 需求验证研究进展 150
9.1.1 形式化方法的概述 150
9.1.2 相关工作 151
9.2 网络式软件的过程模型 152
9.2.1 OWL-S概述 153
9.2.2 服务的静态信息 153
9.2.3 服务的过程模型 154
9.2.4 过程模型的抽象定义 155
9.3 过程模型的动态语义 157
9.3.1 进程代数 157
9.3.2 变量申明及数据流结构 159
9.3.3 过程结果 161
9.3.4 控制结构 162
9.3.5 过程模型 165
9.4 过程模型验证及实例 166
9.4.1 验证性质 166
9.4.2 案例分析 167
9.5 小结 171
参考文献 171
第十章 网络式软件的需求管理 174
10.1 网络式软件的需求管理框架 174
10.2 需求数据管理 176
10.2.1 基于XML的需求数据格式 177
10.2.2 需求数据和需求文档的存储 178
10.3 需求变更控制 179
10.3.1 需求变更的原因 179
10.3.2 需求变更的实现基础 180
10.3.3 需求变更的处理流程 181
10.4 需求跟踪 182
10.4.1 网络式软件需求跟踪的作用 182
10.4.2 网络式软件需求项之间的关系 183
10.4.3 网络式软件需求跟踪的实现 184
10.5 需求状态跟踪 185
10.5.1 网络式软件需求状态 185
10.5.2 网络式软件需求状态跟踪的作用 185
10.5.3 网络式软件需求状态跟踪图 186
10.6 需求管理工具 188
10.7 小结 190
参考文献 191
第十一章 面向网络服务的软件规模化定制 193
11.1 软件新观念 193
11.1.1 软件的网络观——软件是网络 193
11.1.2 软件的服务观——软件即服务 195
11.1.3 软件的价值观——软件服务无边界 197
11.2 面向网络服务的软件规模化定制关键技术 200
11.2.1 概念模型 200
11.2.2 面向服务族的设计技术 202
11.2.3 网络服务实现技术 204
11.2.4 用户信息记录和行为分析技术 207
11.2.5 用户界面设计技术 207
11.3 面向网络服务的软件规模化定制的基础设施 208
11.3.1 基于MFI的Web服务注册联邦 209
11.3.2 Web服务注册联邦的运行机制 210
11.4 软件规模化定制中的按需模型选择 211
11.4.1 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 211
11.4.2 按需模型选择 213
11.5 小结 216
参考文献 217
第十二章 网络式软件复杂系统群体行为涌现的调控机理 219
12.1 网络式软件复杂系统 220
12.2 网络式软件系统与非线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关系 221
12.3 从系统整体论到生成整体论 222
12.4 网络式软件复杂系统的涌现行为 223
12.5 松散耦合和语义互操作性能力 226
12.6 网络式软件“整体”构架的元属性及其机理 229
12.7 网络式软件复杂系统的互操作性聚类机理 230
12.8 网络式软件复杂系统互操作性调控的基本规则 232
12.9 语义互操作性能力计算和群体行为涌现的调控技术 233
12.9.1 语义互操作性能力的计算方法 233
12.9.2 多IME互操作系统的结构及其动态演变 237
12.9.3 面向期望行为目标的群体行为涌现调控技术 238
12.10 小结 238
参考文献 239
第十三章 总结和展望 241
附录A 缩写词对照表 243
附录B 英汉名词对照表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