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育学研究 3
孔子之美育主义 3
论教育之宗旨 7
文学与教育 9
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 11
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 17
教育小言十三则 18
教育小言十则 22
一一 古文字研究 27
释史 27
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一) 33
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二) 35
《史籀篇疏证》序 39
校松江本《急就篇》序 43
《毛公鼎考释》序 45
《周代金石文韵读》序 46
《宋代金文著录表》序 47
《国朝金文著录表》序 48
桐乡徐氏印谱序 49
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 52
《史记》所谓古文说 54
《汉书》所谓古文说 57
汉时古文诸经有转写本说 59
两汉古文学家多小学家说(序引、结论) 61
科斗文字说 62
《殷虚书契考释》序 64
《殷虚书契考释》后序 66
一二 历史学研究 71
古史新证 71
第一章 总论 71
第二章 禹 73
第三章 殷之先公先王 74
第四章 商诸臣 92
第五章 商之诸侯及都邑 94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97
夋 98
相土 99
季 100
王亥 100
王恒 102
上甲 104
报丁 报丙 报乙 105
主壬 主癸 106
大乙 107
唐 107
羊甲 108
祖某 父某 兄某 108
附罗叔言参事二书 111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 113
高祖夋 113
上甲 报乙 报丙 报丁 主壬 主癸 113
多后 114
中宗祖乙 115
大示 二示 三示 四示 116
商先王世数 116
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 119
说商 120
说殷 122
殷周制度论 124
周开国年表 138
古诸侯称王说 145
秦都邑考 146
秦阳陵虎符跋 149
浙江考 151
汉会稽东部都尉治所考 153
后汉会稽郡东部候官考 155
汉魏博士考 157
邸阁考 182
宋代之金石学(节录) 185
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 189
鬼方昆夷?狁考 193
匈奴相邦印跋 205
西胡考(上) 206
西胡考(下) 209
西胡续考 212
《流沙坠简》序 214
《流沙坠简》后序 222
敦煌所出汉简跋 225
敦煌所出汉简跋一 225
敦煌汉简跋五 226
敦煌汉简跋十一 227
敦煌汉简跋十二 228
敦煌汉简跋十三 230
敦煌汉简跋十四 231
罗布淖尔东北古城所出晋简跋 233
尼雅城北古城所出晋简跋 234
鞑靼考 237
附 鞑靼年表 244
萌古考 263
胡服考 276
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302
太史公行年考 313
耶律文正公年谱(附余录) 329
《耶律文正公年谱》余记 354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360
自序 360
五帝 360
夏后氏 361
商 365
周 369
晋 372
魏 379
附无年世可系者 385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388
自序 388
卷上 388
卷下 423
重刻《支那通史》序 469
《东洋史要》序 471
《欧罗巴通史》序 473
附录 477
《观堂集林》序&罗振王 477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陈寅格 479
《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序&罗继祖 481
王国维著作全目 483
编校后记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