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全国地质工作程度研究 3
引言 3
第一章 区域地质调查 4
第一节 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 4
第二节 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 4
第三节 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 8
第四节 区域地质调查国内外对比分析与建议 15
第五节 城市地质调查 18
第二章 区域地球物理调查 19
第一节 区域重力调查 19
第二节 区域航空物探调查 22
第三节 岩石圈深部地质调查与探测 22
第四节 区域地球物理调查数据质量分析 22
第五节 工作部署建议 27
第三章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28
第一节 传统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28
第二节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28
第三节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质量分析 31
第四节 工作部署建议 31
第四章 区域遥感地质调查 32
第一节 工作程度 32
第二节 工作部署建议 32
第五章 海洋地质调查 33
第一节 海岸带地质调查 33
第二节 海洋综合地质调查 33
第三节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 34
第四节 海洋矿产资源调查 34
第五节 海洋环境地质调查 37
第六节 海洋军事地质调查 37
第七节 海洋地质科技 38
第六章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调查 39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 39
第二节 水文地质勘查程度 40
第三节 工程地质勘查 41
第四节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 42
第五节 区域地质灾害调查 42
第六节 工作建议 46
第七章 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 47
第一节 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程度总体情况 47
第二节 非油气矿产勘查工作程度 47
第三节 21世纪初非油气矿产勘查工作 55
第四节 我国非油气重要矿产资源潜力 56
第八章 油气资源勘查 57
第一节 国家战略性油气资源勘查 57
第二节 商业性油气资源勘查 59
第三节 全国油气勘查工作程度 59
主要参考文献 61
第二篇 矿产勘查规划分区研究 65
引言 65
第一章 矿产勘查规划区的有关问题 66
第一节 重点勘查规划区的内涵 66
第二节 勘查规划区的功能 66
第三节 总体思路与划分原则 67
第四节 矿产勘查规划区划分的依据 67
第五节 矿产勘查重点规划区分级及分类 68
第二章 重要能源矿产勘查规划区建议 70
第一节 油气 70
第二节 煤炭 79
第三节 煤层气资源 92
第四节 铀矿 96
第五节 油页岩 100
第六节 油砂 105
第七节 其他能源矿产 108
第三章 全国非能源重要矿产潜力分析与重点勘查规划区建议 112
第一节 西南三江成矿带 112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成矿带 135
第三节 天山成矿带 140
第四节 南岭成矿区 144
第五节 大兴安岭成矿带 149
第六节 阿尔泰成矿带 154
第七节 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 157
第八节 北山成矿带 163
第九节 秦岭成矿区 166
第十节 川滇黔成矿区 171
第十一节 晋冀铁矿成矿区 174
第十二节 豫西成矿区 178
第十三节 湘西鄂西成矿带 186
第十四节 辽东-吉南成矿区 190
第十五节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194
第十六节 武夷山成矿带 200
第十七节 钾盐和其他成矿区(带)重点勘查部署建议 205
主要参考文献 216
附表 全国非能源矿产重点调查评价区和重点勘查区建议表 218
第三篇 公益性地质工作定位与主要任务研究 229
引言 229
第一章 我国地质工作历史回顾 230
第一节 历史回顾 230
第二节 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综述 232
第二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235
第一节 现状 235
第二节 形势与需求 238
第三节 存在问题 248
第三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思路定位与目标 251
第一节 世界主要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定位 251
第二节 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一般规律 255
第三节 关于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定位的思考 259
第四节 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261
第四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 265
第一节 基础地质调查 265
第二节 能源矿产战略调查与评价 272
第三节 非能源重要矿产调查评价 275
第四节 海洋地质调查 276
第五节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279
第六节 灾害地质调查监测 282
第七节 重大工程地质调查 283
第八节 地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284
第九节 公益地质调查“十一五”经费测算 285
第五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布局 287
第一节 东部地区 287
第二节 中部地区 287
第三节 西部地区 288
第四节 东北地区 288
第五节 我国海域 288
第六章 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对策措施 289
第一节 健全完善公益性地质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289
第二节 切实保障公益性地质工作和战略性矿产前期勘查示范的有效投入 289
第三节 加强装备管理,进一步提高地质技术装备保障能力 290
第四节 加强地质人才培养,加快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步伐 290
第五节 推进地质科技进步,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91
主要参考文献 291
第四篇 商业性矿产勘查及其相关政策研究 295
引言 295
第一章 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内涵和特点 296
第一节 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内涵 296
第二节 商业性矿产勘查的特点 296
第三节 商业性矿产勘查与公益性地质调查的关系 297
第二章 国外矿产勘查现状及相关政策 299
第一节 国外矿产勘查体制与机制现状 299
第二节 2007年全球矿产勘查投入现状 305
第三节 国外矿产勘查相关政策 308
第三章 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现状和形势 311
第一节 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总体形势 311
第二节 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发展现状 314
第四章 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24
第一节 当前商业性矿产勘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324
第二节 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327
第五章 商业性矿产勘查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331
第一节 商业性矿产勘查规划的基本内容 331
第二节 商业性矿产勘查规划的基本思路 333
第六章 国家支持的商业性矿产勘查重点矿种、区域和阶段 334
第一节 鼓励、限制、禁止商业性勘查的矿种和区域划定的基本原则 334
第二节 鼓励、限制、禁止商业性勘查的矿种和地区 334
第三节 国家鼓励的商业性矿产勘查阶段 335
第七章 促进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政策建议 336
第一节 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政策目标 336
第二节 商业性矿产勘查政策调控体系框架 337
第三节 促进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政策措施建议 338
主要参考文献 353
第五篇 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研究 357
引言 357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359
第一节 主要进展与成就 359
第二节 形势与需求 365
第三节 主要问题 369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372
第一节 指导思想 372
第二节 规划目标 372
第三章 主要任务 373
第一节 地质资料数据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373
第二节 建立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375
第三节 地质资料专项清理与研究 377
第四章 重大项目建议 378
第一节 地质资料数字资源建设项目 378
第二节 重要实物地质资料采集项目 379
第三节 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项目 380
第四节 重要原始地质资料抢救项目 382
第五节 地质资料数据服务基础建设项目 384
第五章 加强地质资料利用管理对策措施 386
第一节 加强组织实施管理,建立完善的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程管理体系 386
第二节 完善地质资料管理制度体系 386
第三节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地质资料管理、开发和服务能力 387
第四节 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全面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387
主要参考文献 387
第六篇 地质调查信息化规划研究 391
前言 391
第一章 国内外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现状 392
第一节 国外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现状 392
第二节 我国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现状 393
第三节 我国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96
第二章 地质调查信息化需求分析 400
第一节 地学信息社会化服务需要加强基础地学数据库建设 400
第二节 地质调查工作方式根本转变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 400
第三节 地质调查信息化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401
第四节 地质调查信息化网络与标准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401
第五节 地质工作急需加强信息化管理 401
第三章 地质调查信息化基本思路与规划目标 402
第一节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402
第二节 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框架 402
第三节 地质调查信息化规划目标 403
第四章 地质调查信息化重点部署建议 405
第一节 “十一五”重点工作领域 405
第二节 2011~2020年重点工作领域 408
第七篇 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 413
第一章 体制和机制 413
第二章 资金与技术装备 415
第三章 人才与教育 416
第四章 科技与国际合作 417
主要参考文献 417
附录 规划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421
一、问卷设计 421
二、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422
三、问卷题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