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重机设计规范》修订工作过程说明 1
1 必要性 1
2 任务来源 1
3 主要工作过程 1
二、《起重机设计规范》前言和引言的说明 5
1 前言 5
2 引言 6
三、《起重机设计规范》正文和附录的释义与应用说明 9
1 范围 9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0
3 分级 10
3.1 工作级别的划分 10
3.2 起重机整机的分级 16
3.3 机构的分级 18
3.4 结构件或机械零件的分级 19
4 起重机设计的计算载荷与载荷组合 21
4.1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21
4.2 对比与差异 22
4.3 起重机金属结构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载荷情况和载荷组合 41
4.4 起重机机械设计的载荷、载荷情况与载荷组合 42
4.5 与原规范的主要差异 44
4.6 应用举例 45
5 结构 51
5.1 结构的设计方法 51
5.2 钢结构材料的选用 55
5.3 材料和许用应力 59
5.4 结构构件和连接的强度计算 61
5.5 起重机及其结构构件的刚性计算 67
5.6 构件抗失稳的计算 77
5.7 板件和壳体抗屈曲的计算 86
5.8 结构的疲劳强度计算 97
5.9 构造要求 108
6 机械 110
6.1 机构设计计算原则 110
6.2 起重机的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 122
6.3 起重机特殊零部件的选用计算 126
6.4 新旧规范的主要差异 142
6.5 应用举例 144
7 电气 153
7.1 参考国内外标准情况与修订原则 153
7.2 电源与供电 153
7.3 配电系统 153
7.4 电气保护 153
7.5 电气控制 154
7.6 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 155
7.7 电动机选择 155
7.8 电线电缆及其敷设 155
8 整体抗倾覆稳定性和抗风防滑安全性 156
8.1 起重机整体抗倾覆稳定性 157
8.2 起重机抗风防滑安全性 165
8.3 新旧规范的主要差异 165
9 安全 166
9.1 起重机安全系统的构建和必要性 166
9.2 起重机的安全设计计算 180
9.3 起重机的标记、铭牌、安全标志、限界尺寸和净距 180
9.4 结构安全要求 182
9.5 机械安全要求 187
9.6 电气安全要求 192
9.7 控制和操纵的安全与布置 192
9.8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要求 193
9.9 起重机的使用维护文件 197
9.10 起重机的有效使用期 198
9.11 新旧规范的主要差异 198
10 附录 199
10.1 附录A(资料性附录)起重机整机分级举例 199
10.2 附录B(资料性附录)起重机机构分级举例 200
10.3 附录C(资料性附录)某些起重机的起升状态级别举例 201
10.4 附录D(资料性附录)偏斜运行时的水平侧向载荷 201
10.5 附录E(资料性附录)关于风载荷计算的资料 202
10.6 附录F(规范性附录)许用应力设计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应用 202
10.7 附录G(规范性附录)各类典型起重机金属结构计算的载荷与载荷组合 202
10.8 附录H(规范性附录)用于载荷组合中的能力验算系数γfi、γm和γpi的值 205
10.9 附录I(资料性附录)影响脆性破坏因素评价和钢材质量组别的选择 206
10.10 附录J(规范性附录)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和格构式构件的换算长细比 206
10.11 附录K(规范性附录)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206
10.12 附录L(规范性附录)受弯构件的侧向屈曲稳定系数(整体稳定系数)?b 206
10.13 附录M(资料性附录)压弯构件整体稳定性计算 206
10.14 附录N(规范性附录)薄板局部稳定计算中的屈曲系数 207
10.15 附录O(规范性附录)用于结构疲劳强度核算的构件连接的应力集中情况等级和构件接头型式 207
10.16 附录P(规范性附录)起重机各机构电动机的初选 207
10.17 附录Q(资料性附录)起重机机构电动机容量选择计算中JC值、CZ值和G值 210
10.18 附录R(规范性附录)电动机的过载校验 210
10.19 附录S(规范性附录)电动机的发热校验 213
10.20 附录T(规范性附录)形状系数Ks、尺寸系数Kd、表面情况系数Ku、腐蚀系数Kc的确定 216
10.21 附录U(资料性附录)导线载流量的校正 218
10.22 附录V(资料性附录)流动式起重机的倾覆线 218
10.23 附录W(资料性附录)符号和代号 218
参考文献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