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检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丽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6728656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全面阐述临床输血基础理论与输血检验技术的本科检验学教材。

绪论 1

第一节 输血发展史 1

第二节 临床输血的发展趋势 2

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性 2

无偿献血 3

合理输血和成分输血 3

新技术的应用 3

输血的信息化管理 3

第三节 临床输血检验学习方法 3

明确学习目的 3

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4

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

第一章 临床输血管理 7

第一节 医院输血科和输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7

输血科 8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9

第二节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0

输血申请 10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1

交叉配血 11

发血 11

血液入库、核对、贮存 12

第三节 输血前告知与输血不良反应的测报 13

输血前告知 13

输血不良反应的测报 15

第四节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16

输血科(血库)的质量管理 16

质量评估 17

第二章 采供血管理 18

第一节 采供血机构及其职责 18

我国采供血机构的发展 18

我国采供血机构的分类 19

采供血机构的职责 19

采供血机构应担负的法律责任 20

第二节 保证输血安全 21

血源管理 21

血液制备 22

实验室血液检测 23

输血管理 24

第三节 采供血质量管理 25

血站的质量管理 25

ISO国际质量认证 30

第三章 血型遗传学 35

第一节 血型遗传学基础和遗传物质 35

血型遗传学基础 35

基因与性状 36

第二节 血型的遗传方式 38

基因的传递和基因的相互作用 38

血型遗传方式的特点和血型群体遗传学 39

第四章 红细胞血型系统 43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 43

概况 43

红细胞血型抗原 44

红细胞血型抗体 51

红细胞抗原和抗体的鉴定 57

红细胞血型学新技术的发展 58

红细胞血型研究成果的应用 59

第二节 ABO血型系统 59

ABO血型系统的特性 59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 60

ABO亚型 62

ABO基因及其多态性 65

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与Rh血型系统、Lewis血型系统 68

ABO血型的常规鉴定 70

第三节 Rh血型系统 70

Rh血型系统概述 70

Rh血型抗原的血清学鉴定 77

Rh血型系统的抗体和临床意义 79

第四节 其他血型系统 80

MNS血型系统 80

Kidd血型系统 82

Diego血型系统 83

P血型系统 84

Kell和Kx血型系统 85

Duffy血型系统 87

Lutheran血型系统 88

Dombrock血型系统 89

第五章 白细胞血型 90

第一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概述 90

第二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遗传结构与特点 91

HLA基因结构 91

HLA命名 95

HLA抗原结构和分布 99

HLA的遗传特点 100

第三节 HLA在医学中的应用 101

HLA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01

HLA的临床实际应用 103

第四节 粒细胞血型 107

粒细胞抗原 107

粒细胞抗原抗体检测方法 109

粒细胞抗体的临床意义 110

第六章 血小板血型系统 112

第一节 血小板血型抗原 112

ABO系统血型抗原 112

HLA系统血型抗原 113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113

第二节 血小板血型的临床意义 115

血小板输血治疗无效和输血后紫癜 115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6

移植相关的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17

血小板的自身免疫作用 117

第三节 血小板同种抗体与输血 118

血小板同种抗体和血小板输注效果 118

适合性血小板输血 118

第七章 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技术 123

第一节 血型实验室的基础知识 123

实验室的安全规范 123

血型实验室试剂配制的基础知识 123

血液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125

第二节 血型实验室常规技术规程 126

红细胞ABO血型鉴定 126

红细胞Rh血型鉴定 127

抗球蛋白试验 128

酶试验技术的实验 130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 132

微柱凝集试验技术 134

第三节 输血前检查 135

目的和要求 135

受者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处理 135

ABO和Rh定型 135

抗体筛选和鉴定 137

交叉配血试验 139

标签和发血 139

大量输血和紧急输血的发血 140

第四节 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140

不规则抗体的概念 140

不规则抗体的筛选 140

不规则抗体的鉴定 141

第五节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142

用于直抗试验的抗球蛋白试剂种类 142

直抗试验的基本方法 142

直抗阳性的意义 143

各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直抗分型结果 144

阳性直抗试验的评价 144

抗球蛋白试验的影响因素 146

第六节 具有自身抗体的患者血清学检查 146

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的几种情况及其对血清学试验的影响 146

自身抗体的处理和相关血清学检查 147

第七节 抗体效价测定 149

抗体效价测定 149

效价测定的评分 149

不同抗体检测技术的相对灵敏度 150

标准品 151

第八节 吸收放散试验 151

吸收试验 151

放散试验 152

吸收放散试验的应用范围 153

第九节 凝集抑制试验 153

抑制血凝试验的基本原理 153

凝集抑制试验中抑制物的处理 153

凝集抑制试验中抗体的标化 154

唾液中血型物质的检测 154

利用毛发等其他组织做中和抑制试验 155

第十节 新生儿溶血病 155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 155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 155

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156

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治疗 157

第八章 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技术 159

第一节 HLA血清学技术 159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160

抗血清的来源和标准 161

血清学分型方法的影响因素 161

第二节 HL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162

HLA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63

HLA高分辨分型中模棱两可结果的原因及其对策 167

第三节 HLA抗体检测 168

补体依赖的淋巴细胞毒方法 168

ELISA方法 169

流式细胞术 169

第九章 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 170

第一节 血清学检测方法 170

国内外血小板血清学检测技术概况 170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170

第二节 基因分型技术 173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原理 173

PCR-SSP方法 174

PCR-RFLP方法 174

基因分型技术的优越性 174

第十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及其保存 175

第一节 血液成分制备及保存概述 175

血液成分制备的原则 176

血液成分保存的原则及原理 180

第二节 红细胞制剂的种类、制备和保存 183

浓缩红细胞 183

悬浮红细胞 183

洗涤红细胞 184

少白细胞红细胞 184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185

第三节 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和保存 187

制备方法 187

保存 188

第四节 血浆制品及冷沉淀的制备和保存 189

新鲜冰冻血浆 189

冷沉淀 190

血浆蛋白制品 192

第五节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液成分 194

血细胞分离机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195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红细胞 197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 198

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其他血液成分 199

第六节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 201

血液制品病毒灭活的必要性 201

血液制品病毒灭活的基本要求 202

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方法的种类 203

第七节 血液储存和运输的基本要求 210

血液储存的基本要求 210

血液运输的基本要求 211

第十一章 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 212

第一节 基本条件的控制 212

标准操作规程 212

记录的管理 214

仪器与设备的质量控制 215

试剂的质量控制 216

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 217

第二节 室内质量控制 218

质控物 219

步骤和方法 219

室内质控的评价 227

第三节 室间质量评价 228

方式 228

评分 228

第四节 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的关系 230

第十二章 输血新技术的应用 231

第一节 血液辐照 231

概述 231

作用机制 231

适应证 232

辐照剂量 232

第二节 白细胞去除 232

概述 232

作用机制 232

适应证 233

第三节 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 234

概述 234

治疗性血浆置换 237

治疗性红细胞置换 247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 248

第十三章 临床输血 259

第一节 概论 259

合理用血 259

成分输血 262

第二节 全血输注 264

全血输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64

剂量及用法 265

全血输注的缺点 265

第三节 红细胞输注 266

红细胞输注的基本原则 266

红细胞制剂及输注适应证 267

剂量及用法 269

第四节 粒细胞输注 269

粒细胞输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70

剂量及用法 270

第五节 血小板输注 270

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71

剂量及用法 273

特制血小板制剂的临床应用 273

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评价 274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预防及处理 275

血小板输注的前景 277

第六节 血浆输注 278

新鲜冰冻血浆 278

普通冰冻血浆 279

第七节 冷沉淀输注 279

冷沉淀输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79

剂量及用法 280

第八节 血浆蛋白制品的临床应用 280

白蛋白制品 280

免疫球蛋白制品 281

各种凝血因子制品 281

其他血浆蛋白制品 283

第九节 自身输血 283

自身输血的优点 284

自身输血的种类 284

第十节 特殊患者的输血治疗 286

器官移植患者的输血 28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输血 289

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 290

慢性贫血患者的输血 291

Rh(D)阴性患者的输血 291

新生儿及儿童输血 292

老年患者输血 293

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输血 294

严重肝病患者的输血 294

尿毒症患者的输血 294

围手术期患者的输血 295

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295

大量输血 296

第十一节 输血不良反应 297

输血不良反应概述 297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298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307

第十四章 可经输血传播的疾病 309

第一节 可经输血传播疾病的种类 309

病毒性疾病 309

细菌感染性疾病 315

梅毒 316

寄生虫病 316

第二节 输血传播疾病的检测 317

乙型肝炎的检测 317

丙型肝炎的检测 318

艾滋病的检测 319

梅毒的检测 320

第三节 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320

加强对献血员的筛选检查 320

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检测 320

加强对血液或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 320

合理用血,提倡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 321

第十五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 322

第一节 概述 322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的机制 322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历史 323

造血干细胞的生物特性 323

造血干细胞的检测 324

造血干细胞的来源 324

造血干细胞移植分类 325

第二节 骨髓移植 326

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和保存 326

骨髓移植指征 330

骨髓移植技术 333

移植后处理 336

第三节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343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 343

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和保存 344

纯化 345

回输 346

第四节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346

采集方法 346

脐带血的成分 347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 347

参考文献 348

英中文词汇对照(按ABC顺序) 349

中英文词汇对照(按ABC顺序)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