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思想史 古代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乐泉,杨向东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11192667
  • 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实践和体育思想史的介绍。

引论 3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体育思想 3

第一章 各家的体育思想 3

第一节 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体育思想 3

一、孔子以礼仁为核心的体育思想 4

二、孟荀礼仁并重的体育思想 9

三、六艺之教中的体育思想 13

四、分等级、明秩序的射礼 18

五、《诗经》中的祈福长寿思想 20

第二节 道家道法自然的体育思想 24

一、老子的体育保健养生观 24

二、宋钘、尹文气功锻炼思想 27

三、庄子的体育保健养生观 29

第三节 墨家尚力的体育思想 32

一、墨子尚力的体育思想 33

二、形与神、生命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34

三、重视身体健康和身体锻炼 35

四、重视尚贤举能和军事体育思想 36

第四节 兵家技击、攻防的体育思想 37

一、中国古代武术与军事武艺的关系 37

二、《孙子兵法》对武术技击产生的影响 48

第五节 医家的养生和体育结合的体育思想 52

一、养生体育思想的发端 52

二、驱鬼逐疫中的运动健康观 55

三、战国玉杖首《行气铭》中蕴涵的体育养生观 57

四、《黄帝内经》中蕴涵的体育思想 57

五、融合诸家的《吕氏春秋》体育养生之道 63

第六节 阴阳家阴阳对立统一的体育思想 66

一、阴阳、五行概说 67

二、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67

三、越女论剑中的阴阳对立统一思想 68

四、《周易》的生命观 69

五、《洪范》中的五行说与人的“五福”、“六极” 73

第二章 社会尚武思潮与娱乐体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75

第一节 佩剑之风 75

一、剑是权力的象征 78

二、剑是侠义精神的体现 79

第二节 齐人的尚武精神 81

一、武力至上 81

二、提高武技水平 82

三、尚武精神的衰落 83

第三节 尚武强兵与胡服骑射 84

一、赵国与胡服骑射 84

二、实施胡服骑射的影响 87

第四节 娱乐的产生和古代娱乐体育的基本特征 88

一、娱乐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88

二、消遣与人的全面发展 90

三、中国古代娱乐体育的起源 91

四、娱乐体育的基本特征 93

第二编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体育思想 97

第三章 儒家、道教的体育思想 97

第一节 儒家体育思想的发展 98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养义、养气 98

二、刘向、刘歆的先文后武、文武并重 100

三、扬雄的顺乎自然、德在武先 101

四、桓谭《新论》的体育思想 103

五、王充《论衡》中的养气、爱精、养德 104

六、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以德养生思想 106

七、韩愈的静以养心、修身治国 108

八、李翱的人性静止、文治武功 110

第二节 道教中的体育思想 112

一、《淮南子》的养生理论 112

二、《老子河上公章句》中的养生思想 115

三、葛洪《抱朴子》中的养生思想 116

四、陶弘景的调神养形养生观 118

五、司马承祯的主静纳气养生观 120

六、施肩吾的神形并重养生观 124

七、《黄庭经》中的养生思想 125

第三节 武当道教武术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128

一、武当道教武术的形成 129

二、武当道教武术中玄武崇拜 130

第四章 兵家、玄学的体育思想 132

第一节 兵家的体育思想 132

一、晁错御边的军事体育思想 133

二、曹操、曹丕父子的强兵足食、武艺精湛思想 135

三、诸葛亮的重视武艺、知人善用思想 137

四、王琚《射经》的习射练兵 139

五、李筌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因势取胜的思想 140

第二节 玄学与体育思想 142

一、嵇康的养生论 143

二、向秀的养生观 147

三、嵇康、向秀的养生观之争 149

四、几位玄学家的养生观 152

第五章 佛教、医家的体育思想 158

第一节 佛教中的体育思想 159

一、禅修就是佛家气功修炼 159

二、“禅武结合”,僧人尚武和少林武功的开创 161

三、智?的调身、调息、调心 165

四、印度瑜伽与中国导引术的结合 167

五、刘勰的体育思想 168

六、佛教思想对尚武之风的影响 170

第二节 医家的体育思想 172

一、《导引图》与《引书》体育疗法的特点 172

二、吐纳行气术与《辟谷食气》 175

三、华佗的养生思想与五禽戏 177

四、张仲景的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养生思想 179

五、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的养生观 180

六、从《千金要方》看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184

第六章 重武、轻武与娱乐体育的发展 187

第一节 秦代的尚武之风和军事武艺 187

一、“罢讲武之礼为角抵” 188

二、从“收天下兵”到“斩木为兵” 189

三、秦始皇陵兵马俑与军事武艺的发展 190

第二节 汉代的尚武精神 191

一、汉初的尚武 191

二、“独尊儒术”之后的尚武表现 194

第三节 两晋、南朝时期的轻武现象 196

第四节 唐代的尚武之风 198

一、唐太宗李世民的尚武好侠之气 199

二、唐代尚武的措施 202

三、唐代武举制的产生 205

四、武举中的武艺及其变化 207

第五节 体育娱乐思想的发展变化 208

一、情于中形于外的自娱自乐 208

二、以竞技为乐 210

三、以益智为乐 213

四、从祭祀到民俗 214

第三编 宋元明清时期的体育思想 219

第七章 儒学、道教与体育思想 219

第一节 儒学与体育有关的思想 220

一、司马光的致中和以养生、为封建礼教服务 220

二、张载重视武勇,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的体育思想 222

三、程颢、程颐理学对养生观的影响 224

四、朱熹的身心健康观 227

五、陆九渊的“本心”说与气功修炼 230

六、王阳明重视体育教育、养生养德为一事的思想 232

七、顾炎武对体育的考证和认识 234

八、王夫之的“气”本论、生命在于运动 236

九、颜李学派的养生、重武思想与实践 238

第二节 理学思想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241

一、理学之理与武术之理 241

二、内圣外王是理学和武术的目标 241

三、习武之人德为先 242

四、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对体育的贡献 242

第三节 道教与体育思想 244

一、陈抟的睡眠有术、宜时导引 245

二、张伯端的内丹学说 247

三、马钰的清净无为、养气练功 248

四、丘处机的先性后命、内丹养生思想 250

五、高濂《遵生八笺》的养生之道 252

第八章 阴阳家和兵家的体育思想 254

第一节 《周易》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255

一、刚健有为 255

二、阴阳之变、攻防之理 258

三、适时而动 259

第二节 太极观念与太极拳 260

一、太极的范畴 261

二、太极拳中的太极元气论 263

三、太极拳中的心为太极 264

第三节 周易八卦与八卦掌 265

一、八卦掌与太极八卦图之契合 265

二、八卦掌与八卦数 266

三、八卦掌与周易卦理之合 267

四、阴阳之道贯穿八卦掌之中 271

五、变是八卦掌之妙 272

第四节 形意五行拳与五行学说 272

一、形意五行拳之理 273

二、形意五行拳的技击、健身之用 274

第五节 《武经总要》的军事体育思想 275

一、坚持标准、选择将帅 276

二、讲武教战、提高武艺 277

三、料敌而战、出奇制胜 278

第六节 几位军事家的军事体育思想 278

一、俞大猷《剑经》的武术技击法则 279

二、戚继光练兵思想的启示 280

三、何良臣选材教武的军事体育思想 283

第七节 《孙子兵法》对明代武术论著的影响 285

一、《武编·拳》篇以兵法立拳论 285

二、《剑经》论棍源于兵法 286

三、《纪效新书》中“长兵篇”和“拳经篇”引兵学论技理 288

四、《少林棍法阐宗》引兵法作《总论》 289

第八节 《苌氏武技书》的中气论与内外兼修 290

一、中气论 290

二、中气的运炼 291

三、气力的运炼之法 291

四、苌家拳的技理精要 292

第九章 佛教、医家的体育思想 293

第一节 禅宗与少林武术的结合 293

一、禅与武结合 294

二、少林武术中的佛理 295

三、少林武德中的禅宗思想 297

四、禅拳归一的少林拳 297

五、武为禅体,医为武翼 298

第二节 少林武圣—紧那罗王信仰与少林棍技击论 301

一、习武参战 301

二、紧那罗王信仰 302

三、少林棍技击的特点 304

第三节 《少林拳术秘诀》中的养生与炼气 305

一、武术气功及其锻炼目的 305

二、武术气功的养生与炼气 306

三、少林武术站桩 307

四、关于少林拳术的运用 308

第四节 藏密气功及其思想溯源 308

一、藏密气功的由来 309

二、藏密义理和功理 309

三、藏密气功的修炼方法 311

第五节 婆罗门导引法 311

一、婆罗门教的“解脱”观念 312

二、婆罗门教导引法 313

第六节 柳华阳《慧命经》的佛道融合,性命双修 314

第七节 金元四大医学家对养生体育的贡献 315

一、刘完素专气抱一、正则和平 316

二、张从正导引按跷、移心转意 317

三、李杲脾胃论 319

四、朱震亨的制火护阴 320

第八节 其他几位医家的养生体育思想 320

一、万全《养生四要》的养生思想 321

二、龚廷贤《寿世保元》的养生思想 321

三、张介宾《类经》的养生思想 323

四、汪昂《勿药元诠》的养生思想 325

第十章 轻武、重武与娱乐体育的发展 326

第一节 宋代的“重文轻武”现象分析 326

一、宋代施行“重文轻武”之策的原因 326

二、宋代“重文轻武”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329

第二节 尚武精神的提倡 330

一、宋代武学的设立 330

二、明代的武学 332

三、清代的武举 334

四、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 335

第三节 体育娱乐的理想政治化倾向 337

一、艺与礼的结合 337

二、欢乐饱蕴乐观 339

三、对称蕴涵中和 340

四、为统治阶级服务 341

附 中外主要体育思想的比较 345

第一节 儒家体育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比较 345

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与和平、友谊、团结、进步 346

二、君子之争与公平竞争 348

三、“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与“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349

四、自强不息与更快、更高、更强 350

第二节 印度瑜伽与中国气功的比较 352

一、传统哲理比较 352

二、对人体生理认识的比较 353

三、功法比较 354

四、对性力的认识 355

第三节 侠士、武士、骑士的文化精神比较 357

一、文化精神的不同 358

二、价值观念的差异 360

三、道德内涵的区别 362

第四节 陈元赟对日本体育文化的贡献 364

一、陈元赟在日本创传柔术 366

二、柔术到柔道,最后成为国际比赛项目 369

三、陈元赟在日本的广泛影响 371

第五节 中日朝十八般武艺的文化内涵 372

一、十八般武艺 372

二、日本、朝鲜的十八般武艺 374

三、《水浒传》中的十八般武艺 375

四、十八般武艺的发展 377

参考文献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