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荣岐,张春庆主编(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9130913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包括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种子的化学成分、种子的形成与发育、种子的无性繁殖、种子休眠、种子寿命等内容。

绪论 1

一、种子及其重要性 1

二、种子生物学的内容和任务 3

三、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 4

四、我国种子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5

第一章 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机能 8

第一节 种子的外部形态 8

一、种子外形及其差异 8

二、种被上的构造与种子鉴别 9

第二节 种子的内部构造与机能 11

一、种被 11

二、种胚 11

三、胚乳 13

第三节 主要作物种子的形态构造特点 15

一、禾本科作物种子 16

二、豆科作物种子 18

三、锦葵科作物种子 19

四、十字花科作物种子 19

五、藜科作物种子 20

六、大戟科作物种子 21

七、蓼科作物种子 21

八、茄科作物种子 22

九、葫芦科作物种子 22

十、菊科作物种子 23

十一、胡椒科作物种子 23

十二、百合科作物种子 24

十三、伞形科作物种子 24

十四、壳斗科植物种子 24

十五、蔷薇科植物种子 25

十六、棕榈科植物种子 25

十七、茜草科植物种子 26

十八、柿树科植物种子 26

十九、裸子植物种子 26

第四节 种子的植物学分类 27

一、根据胚乳有无分类 27

二、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 28

第二章 种子的化学成分 30

第一节 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 30

一、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差异 30

二、农作物种子化学成分的分布 32

第二节 种子水分 33

一、种子水分的存在状态 33

二、种子临界水分和安全水分 34

三、种子的吸湿性和平衡水分 35

第三节 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37

一、糖类 37

二、脂类 40

三、蛋白质 43

四、种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 46

第四节 种子中的其他化学成分 49

一、矿物质 49

二、种子色素 50

三、种子毒物 51

第五节 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调控 54

一、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内因与基因调控 54

二、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与区域化种植 58

第三章 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60

第一节 种子形成发育的一般过程 60

一、裸子植物种子的形成发育 60

二、被子植物种子的形成发育 61

第二节 主要植物种子的发育模式 68

一、荠菜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68

二、长豇豆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69

三、棉花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71

四、大麦种子(颖果)的形成和发育 72

五、玉米种子(颖果)的形成和发育 73

六、大葱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75

第三节 种子发育中的异常现象 77

一、多胚现象 77

二、无胚现象 78

三、无性种子 78

四、种子败育 79

第四节 种子发育的基因调控 80

一、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 80

二、胚乳发育的基因调控 82

第四章 种子的成熟 83

第一节 种子成熟的指标及阶段 83

一、种子成熟的概念和指标 83

二、种子成熟的阶段及外表特征 83

第二节 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变化 86

一、种子外形及物理性变化 86

二、种子成熟过程中物质的合成、转化与积累 87

三、种子发育过程中发芽力的变化 90

第三节 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育、成熟的影响 93

第四节 未熟种子的利用 94

第五节 与种子成熟有关的基因表达 96

第五章 种子的无性繁殖 98

第一节 种子无性繁殖基础 98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98

二、离体繁殖再生植株的途径 100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 101

第二节 营养繁殖的应用 105

一、扦插 105

二、分株 107

三、嫁接 108

第三节 种子发育中的离体培养 111

一、胚的离体培养 111

二、胚乳的离体培养 112

三、胚珠和子房的离体培养 112

第四节 人工种子 113

一、人工种子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113

二、人工种子的结构和研制意义 114

三、人工种子的制作技术 116

四、人工种子的贮藏技术 122

五、人工种子研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3

第六章 种子休眠 126

第一节 种子休眠的概念 126

第二节 种子休眠的意义 126

第三节 种子休眠的原因 127

一、种被不透性或机械障碍引起的休眠 128

二、种胚未成熟引起的休眠 130

三、抑制物质的存在引起休眠 132

四、不适宜外界条件引起的二次休眠 135

第四节 种子休眠的调控机理 137

一、光与种子休眠调控 137

二、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的调控 139

三、温度对种子休眠的调控 142

第五节 种子休眠特性的遗传与环境调控 146

第六节 种子休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47

第七节 主要作物种子的休眠 148

一、禾谷类种子的休眠 148

二、棉花种子的休眠 149

三、油菜种子的休眠 149

四、向日葵种子的休眠 149

五、甜菜种子的休眠 149

六、蔬菜种子的休眠 150

第八节 打破种子休眠的措施 150

一、温度处理 151

二、机械损伤处理 151

三、化学药剂处理 152

四、预先洗涤 152

五、温汤浸种 152

第七章 种子活力和劣变 153

第一节 种子活力的概念和意义 153

一、种子活力的提出和发展过程 153

二、种子活力的研究意义 157

第二节 种子活力的生物学基础 159

一、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159

二、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基础 162

第三节 种子活力测定原理 168

一、发芽测定法 169

二、逆境试验测定 171

三、生理生化测定 173

四、种子活力测定技术的发展趋向 174

第八章 种子寿命 176

第一节 种子寿命及其差异性 176

一、种子寿命的概念 176

二、种子寿命的差异性 177

第二节 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 180

一、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180

二、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条件 182

第三节 种质资源保存 185

一、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 186

二、我国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体系 186

三、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技术 187

第四节 种子超干贮藏的理论与技术 190

一、超干贮藏的提出与意义 190

二、种子超干贮藏的适应性 190

三、种子超干贮藏的形态、生理机制 192

四、种子超干贮藏的方法 193

五、快速吸胀伤害与缓湿处理 193

第五节 陈种子的利用 194

一、陈种子利用的意义 194

二、陈种子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94

第六节 种子寿命的预测 195

一、对数直线回归方程式及其列线图 195

二、新的种子寿命预测方程及其列线图 197

第九章 种子萌发 203

第一节 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特点 203

一、吸胀 203

二、萌动 204

三、发芽 204

四、幼苗的形成 206

第二节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代谢 209

一、种子萌发早期的代谢与细胞修复 209

二、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分解与转化 211

三、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能量代谢 215

第三节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及其调控 216

一、水分 216

二、温度 219

三、氧气 220

四、光 221

第四节 特殊种子的萌发及调控 221

一、种被障碍类种子的萌发及层积处理 222

二、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 222

三、兰科植物种子的发芽和人工培养 223

四、寄生植物种子的萌发 223

第五节 种子的播前处理 224

一、物理方法处理 224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226

三、化学药剂处理 226

四、种子引发 228

第六节 种子萌发中的基因表达 230

一、拟南芥种子 230

二、番茄种子 233

第十章 种子生态 235

第一节 种子的生命循环 235

一、种子繁殖 235

二、种子散播 236

第二节 土壤种子库 240

一、种子库的预估方法 240

二、土壤种子库的组成与大小 241

三、土壤种子库的类型 243

第三节 种子的休眠循环及自然萌芽 245

一、种子休眠循环的测量 245

二、土壤中种子发芽能力的变迁 246

三、温度与土壤中种子的萌芽 248

四、温度与土壤中种子的休眠循环 250

第四节 种子的生态适应 250

一、种子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251

二、种子对植食动物的适应 253

三、生态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54

第五节 种子生态的应用 256

一、人为干扰地的草相管理 257

二、自然植被的复建与管理 258

三、野生植物的生产 259

附录一 种子生物学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 260

附录二 常见植物汉英拉名称对照 265

主要参考文献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