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石及其范式转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繁亮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20076091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当代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作为既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应在其理论基石即基本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和谐观、经济观、政治观、文化观、科技观、代价观、现代观、人本观等方面作出全面的正本清源,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特别是当代发展观演变的积极成果,并在其研究范式上作出时代性的转换。

导论 人类发展史的转折与发展观的转换 1

一、人类发展史上最重大的非线性转向 2

(一)人类发展史的线性描述 2

(二)人类发展史的最大拐点:工业化发展 7

确定最大发展拐点的事实原则与价值原则 7

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实质内涵 11

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条件及其逻辑必然 12

(三)工业化发展转向的双重效应 15

工业化转向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的正负效应 15

工业化转向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的正负效应 17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地位与发展观转换 24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发展观的最重要转换 24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主题转换 25

(三)当代发展观的演变及其规律:走向全面发展 27

(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31

(五)科学发展的十大理论基石及其范式转换 35

第一章 科学发展的自然观基础: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 41

一、人与自然的从属关系 42

(一)当代自然观的自然概念 42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念 43

系统的自然观念 45

生态的自然观念 47

(二)人对自然的永恒依附 50

人性发展问题 51

人与自然谁依赖谁、谁服从谁、谁战胜谁的问题 55

二、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 61

(一)人与自然间的价值定向 61

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地位 61

人与自然的价值地位 62

(二)自然世界与价值世界的统一 63

人的需要与自然属性的天然合一 64

自然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分化整合 65

三、人与自然的张力关系 67

(一)人与自然张力关系的基本规定性 67

人与自然关系的张力点、张力源、张力性 68

人与自然张力关系的四种走向 69

(二)人与自然间中心与非中心的张力关系 70

人与自然:谁为中心? 70

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说前提 71

(三)人与自然间有限与无限的张力关系 72

人与自然:谁有限,谁又无限? 72

人与自然间有限与无限的四重张力关系 73

人与自然间有限与无限张力关系的均衡要求 74

(四)人与自然间服从与超越的张力关系 77

人与自然:谁服从谁,谁超越谁? 77

人与自然间服从与超越张力关系的均衡要求 78

第二章 科学发展的社会观基础:人与人关系再认识 81

一、社会分化与社会合作 82

(一)分化与合作是人与人关系发展史的主线 82

(二)社会分化的基本特性 85

(三)社会分化的动力、根源 87

人的需要的分化是社会分化的原始动力、终极根源 87

人的能力的分化是社会分化的直接根据、重要根源 88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分化的强大动力、重要根源 88

(四)社会分化的历史形式 89

社会分工 89

社会分层 90

产业分化 91

权益分化 91

(五)社会分化要求社会合作 93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 94

(一)社会整合的对象 95

社会差别问题 95

社会分工问题 96

社会冲突问题 96

(二)社会整合的原则 96

差别合理化原则 96

分化合作化原则 97

冲突妥协化原则 98

(三)社会整合的机制 101

社会化的整合机制 101

组织化的整合机制 102

规范化的整合机制 105

市场化的整合机制 108

保障化的整合机制 108

第三章 科学发展的和谐观基础:效率公平再认识 110

一、和谐地位: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 111

(一)终极存在:和谐观是一种世界观 112

(二)终极价值:和谐观是一种价值观 113

(三)终极建构:和谐观是一种社会观 114

二、和谐标准:效率与公平 117

(一)效率实质:人与自然的利用关系问题 117

(二)公平实质:人与人的利益关系问题 120

三、和谐取向:效率与公平并举并重 122

(一)效率与公平界限分明、互不取代 123

效率非公平,公平非效率 123

划分效率与公平界限中的误区 126

(二)效率与公平同向变动、互不对冲 128

效率与公平紧密相关 129

效率与公平互不对冲 129

效率与公平同向变动 133

(三)效率与公平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134

效率与公平关系中的四种价值取向 134

唯一正确的价值取向:效率公平并举并重 135

第四章 科学发展的经济观基础:供需关系再认识 139

一、供需关系的价值论基础 140

需要者:人 141

需要的满足:生产及其产品供给 141

满足需要的代价:稀缺资源的消耗 144

满足需要的效率:最小化与最大化 145

二、供需关系的全面性界定 146

(一)全面需要观 146

需要的全面性与片面性 146

需要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150

需要的递升性与节制性 151

(二)全面生产观 152

生产的全面性与片面性 153

生产力的创造性与破坏性 157

生产与需要的互动性 158

(三)全面资源观 159

资源管理论 160

资源稀缺论 161

资源结构论 163

(四)全面效率观 166

效率的根源:资源有限性与需要无限性 166

效率的取向: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 168

效率的地位 169

效率的误区 171

第五章 科学发展的政治观基础:公私关系再认识 173

一、政治轴心:公私关系 174

(一)不同政治观的共同走向 174

理想生活政治观 174

超越政治观 175

权力政治观 175

决策政治观 176

国家政治观 177

管理政治观 177

团体政治观 177

阶级斗争政治观 178

权力有限政治观 178

(二)公与私的本体论地位 180

私人需要与公共需要 182

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183

私人事务与公共事务、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 184

私人权力与公共权力 185

(三)对传统政治轴心观的反思 187

二、政治文明:公权论、代表论、法制论 190

(一)公共权力论 194

公共权力的本质规定 194

中国公共权力建设的特殊任务 197

(二)公权代表论 199

权力代表的一般特征 199

中国公权代表制建设的特殊任务 202

(三)民主法治论 205

民主的法治化方向 206

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三大原则 208

第六章 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基础:人化方式再认识 210

一、文化回归论 211

(一)天然与人化 212

文化即人化 212

天然与人化的关系 214

(二)文化结构 217

物质文化 218

行为文化 219

制度文化 220

精神文化 221

(三)文化与文明 223

多元文化与一元文明问题 223

先进文化问题 228

文明冲突问题 230

二、文化战略论 234

(一)文化地位的新发现 234

文化发现的两条路径 235

文化开始主导全球重大事件 236

世界经济凸现文化地图 237

(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战略 239

文化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文化战略是首要的发展战略 239

文化战略是一项成为世界一流或第一的竞争战略,文化战略之间的竞争也是最后一轮竞争 239

文化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 240

文化战略思潮将席卷全球 242

(三)“三个代表”顺应了文化战略的世界潮流 243

“三个代表”首次在中国发展战略的大格局中凸现文化战略 243

“三个代表”洞察到知识经济时代必然是文化唱主角的时代 245

“三个代表”构筑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文化战略高地 247

第七章 科学发展的代价观基础:价值关系再认识 249

一、发展关系与价值关系双向同构 250

(一)价值与发展同构 250

价值观凸现的历史与逻辑 250

价值的实质 251

发展的实质 252

(二)价值的双向性及其意义 253

价值的双向性规定 254

价值双向性理论的重大意义 255

(三)代价的性质与类型 256

代价的性质及其要求 256

必然性代价与可能性代价的划分及其意义 258

二、当代风险观的基础建构 262

(一)当代广义风险界说 264

(二)风险要素理论探索 267

风险源 267

风险客体 267

风险主体 268

风险标准 268

风险评价 268

风险走向 269

(三)风险特性理论探索 269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269

风险具有属人性 271

风险具有价值性 271

风险具有客观性 272

(四)风险层级划分 272

风险与非风险 272

人为风险与自然风险 273

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274

经济风险与非经济风险 274

基本风险与特定风险 275

第八章 科学发展的人本观基础:发展目的再认识 276

一、发展目的论 277

(一)人本发展观中的四大关系 277

人与自然:谁为中心? 278

人与社会:谁为中心? 280

人与物:谁为中心? 283

人与神:谁为中心? 285

(二)“人为发展目的”之终极思考 286

人为发展目的,应该是人为发展的终极目的 286

作为发展终极目的的人,应该是“个人” 288

作为发展终极目的的个人,应该是“每一个人” 290

每一个人作为发展的终极目的,表现为“每一个人的发展” 291

作为发展终极目的的每一个人的发展,表现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91

二、发展标准论 293

(一)发展标准的属人性 293

发展以人为标准 293

发展以人的客观需要为标准 294

发展以人的合理需要为标准 298

(二)发展标准的指标化 300

反映性或客观性、同一性 301

价值性或适用性 301

规范性或指导性 302

具体性 303

可操作性 303

局限性 303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 305

(一)人的权利规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地位与权利保障 305

人权的前提:人的地位与人的价值 306

人权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构 309

(二)人的需要本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动力之源与丰富内涵 314

人的需要是人的发展的动力之源 314

根据人的需要建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体系 317

(三)人的素质结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互动 323

人的素质状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标志及综合性指标 323

人的素质提高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历史统一过程 328

主要参考书目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