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以西方史学史为中心 3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研究 4
二、史学史之史与史学史研究的开拓 9
三、西方史学史之史的古今论述 12
四、关于中外(西)史学交流史的研究 19
古代西方的历史理论:由希罗多德 22
《历史》之“引言”说开去 22
一、历史进程中的神人关系 24
二、历史发展变化的相互关系 28
三、历史兴衰成败的经济因素 32
四、余论 34
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38
一、优良传统的形成及其内容 38
二、古典史学传统的现代价值 43
近代西方文化史研究的演进 46
一、文化史之滥觞 46
二、近代文化史的开山之祖 48
三、欧洲文明的探索者 51
四、文明发展“规律”的探究者 54
五、“最卓越的文化史家” 56
世界史在20世纪的重构 61
一、从文化形态学派到“全球史观” 61
二、重构世界史的中国回应 67
三、世界史重构的动因 72
当代西方史学新趋势 74
一、向新文化史的转向 75
二、“全球史”热 76
三、后现代主义史学 77
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勃兴 79
一、路标转换 79
二、英法称雄 81
三、西马亦马 86
马克思主义史学与西方史学之关联 92
一、马克思与西方史学 93
二、从对抗到对话 96
三、“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 102
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家与唯物史观的传承:由弗兰茨·梅林说开去 109
一、梅林的史学成就 110
二、梅林的理论贡献 114
三、“拉萨尔情结” 118
四、发现,再发现 124
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遗产的传承 128
一、作为历史学家的马克思 129
二、传承中的若干思考 134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征 141
希罗多德:西方史学的创立者 151
一、“绝知此事要躬行” 151
二、开历史叙述体之先河 152
三、对历史的远见卓识 154
四、走在时代的前列 155
修昔底德与他的历史观 159
一、从神走向人 161
二、透过历史的表象 163
三、先驱者的贡献 164
《高卢战记》与恺撒的史才 67
一、史学名著《高卢战记》 167
二、恺撒的叙事才能 169
三、史学的迷人魅力 174
塔西佗的史学思想 176
一、“江山变幻昔人非” 176
二、一褒一贬见其情 178
三、模仿继承向前行 1181
四、“惩罚暴君的鞭子” 183
伊本·卡尔敦及其《通史》 186
一、“一个空前绝后的人物” 186
二、全新的历史哲学 188
维柯的史学思想 190
一、诗性智慧 191
二、历史发展的“三阶段论” 193
三、“天才的闪光” 199
四、让时间来诉说 203
伏尔泰的历史学家地位 207
一、“伏尔泰的世纪” 208
二、伏尔泰的史学业绩 212
三、理性主义史学的奠基者 219
吉本史学三题 225
一、朱庇特神庙的黄昏 225
二、风波 227
三、月光下的思索 228
托马斯·卡莱尔的史学思想再评价 231
一、“很难走的一步” 232
二、英雄崇拜论 235
三、独树一帜 自成一家 238
兰克的史学贡献 247
一、史料的考证与辨伪 248
二、“习明那尔”的教学方法 251
三、从“如实直书”到“消灭自我” 252
四、“每走一步都要碰到他” 255
汤因比史学散议 60
一、“文化形态学”及其思想渊源 260
二、“四阶段论”及其历史局限 265
三、对西方传统史学的一种挑战 268
巴勒克拉夫的世界史理论与实践 27
一、“跳出欧洲,跳出西方” 273
二、一次成功的史学实践 277
三、“放眼世界,展示全球” 281
鲁滨逊和现代美国“新史学派” 284
一、现代美国史学的新陈代谢 284
二、历史理念与“实用史学” 286
三、“新史学派”启示录 292
释“年鉴现象” 296
一、新史学的弄潮儿 296
二、一种史学现象 298
三、一种文化现象 300
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生代 303
一、克丽奥的“转世灵童” 303
二、克丽奥的新名字 306
三、新克丽奥的个性 310
四、新克丽奥的“边界”及其问题 312
“多面的历史”:西方史家掠影 316
一、一尊双面雕像 317
二、翻越阿尔卑斯山 318
三、外国“太史公” 319
四、半是 320
五、日出 321
六、相遇 322
七、两栖型 324
八、午夜时分 325
九、在东方列车上 326
十、“后现代话语” 327
20世纪中西史学交流史概览 333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334
二、历史分期及其主要特征 339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 349
再论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史的若干问题 357
一、中外史学交流与20世纪中国史学 358
二、中外史学交流与史学史研究 364
三、中外史学交流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 367
西方文化形态史观的中国回应 371
一、现代西方史学的一种新说 371
二、西方新说在华的早期传播 374
三、艰难岁月中的回应 379
四、谐音的时间流程 388
民国时期中西史学的交流 390
一、由欧美直接输入 390
二、留学欧美成为时尚 394
三、理论与方法著作的东来 396
四、出版机构的重大作用 401
五、地域特色的彰扬 407
心理史学在东西方的双向互动与回响 410
一、西书中译:西方心理史学之东传 410
二、东方回应:国人对心理史学的评价 414
三、东说西渐: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420
傅斯年、陈寅恪与兰克史学 424
一、西方史坛之“泰斗” 424
二、“中国的兰克” 425
三、谁更像兰克 432
2O世纪后期输入西方史学的中国学人群 439
一、周谷城与欧洲中心论的批判 439
二、“南耿北齐,,与“史学史热” 442
三、吴于廑与整体的世界史观 445
四、张芝联与现代法国新史学 448
五、在《史学理论研究》的旗帜下 452
耿淡如与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456
一、耿师的人生轨迹 457
二、垦荒者的功绩 459
三、启人心智,点石成金 462
超越时空的对话:我国新时期 468
引进西方学术文化的若干思考 468
一、更新的动力 468
二、土壤与种子的联想 471
三、关键在哪里 473
中国史学如何走向世界:由法 476
国年鉴学派走向世界说开去 476
一、继承传统,超越传统 478
二、正确对待西方史学 479
三、译书仍是当今之要务 481
[附录]多“做些垦荒者的 483
工作”:张广智教授访谈录 483
后记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