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第1节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 1
第2节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2
一、临床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2
二、临床药效学研究 2
第3节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3
一、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3
二、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学 5
三、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 5
第4节 临床药理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6
第2章 临床药物动力学 8
第1节 概述 8
第2节 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 8
一、吸收 8
二、分布 9
三、生物转化 10
四、排泄 11
第3节 药物动力学基本原理 11
一、房室模型 11
二、消除动力学过程 12
三、药动学参数及其意义 13
四、药动学参数计算 15
第4节 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临床应用 18
一、群体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18
二、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19
三、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19
第3章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 21
第1节 治疗药物监测 21
一、概述 21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理学基础 21
三、治疗药物监测的范围 23
四、治疗药物监测的实施 25
五、治疗药物监测的局限性 29
第2节 给药方案设计 29
第4章 临床药理学的药效学问题 33
一、非特异性作用 33
二、特异性作用 33
第1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34
第2节 药物与受体 37
一、受体动力学 38
二、受体类型 43
三、第二信使 44
四、受体的调节 46
五、受体学说与临床用药 46
第3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47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47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48
三、环境条件方面的因素 51
第4节 合理用药的原则 53
第5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55
第1节 定义、分类和发生机制 55
一、定义和分类 55
二、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病因学基础 58
第2节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62
一、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诊断 62
二、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63
第3节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监测 63
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 63
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 64
第6章 药物相互作用 68
第1节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68
第2节 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68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 68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 69
三、影响生物转化过程 70
四、影响药物的排泄 71
第3节 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72
一、药物效应协同作用 72
二、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73
第4节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73
第7章 药物流行病学 75
第1节 概述 75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 75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历史背景 75
三、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76
第2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资料来源 77
一、生命统计资料 77
二、医学文献 77
三、ADR病例报告 77
四、药物监测资料 78
五、其它资料 79
第3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79
一、生态学研究 79
二、横断面研究 80
三、临床试验 80
四、病例对照研究 81
五、队列研究 83
六、药物利用研究 84
第4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贡献及发展前景 84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贡献 84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前景 86
第8章 小儿临床合理用药 87
第1节 小儿的药动学特点 87
一、吸收 87
二、分布 88
三、代谢 89
四、排泄 90
第2节 小儿的药效学特点 91
一、水电解质紊乱 91
二、神经毒性反应 91
三、遗传性酶缺乏性症的反应较严重 92
四、内分泌及营养物质供给易受药物干扰 92
五、影响骨骼和牙齿 92
第3节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93
一、对药物有超敏反应 93
二、药物所致新生儿溶血、黄疸和核黄疸 93
三、高铁血红蛋白症 95
四、出血 95
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96
六、灰婴综合征 96
第4节 小儿用药的剂量 96
第5节 小儿用药的规范性和给药途径的选择 98
一、小儿用药的规范性 98
二、给药途径的选择 99
第9章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100
第1节 概述 100
一、老年人各器官不同程度的衰退 101
二、老年人的用药特点 102
第2节 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103
一、吸收 103
二、分布 104
三、代谢 104
四、排泄 105
第3节 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 106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106
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107
三、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107
四、免疫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108
五、其他方面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108
第4节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108
一、明确用药目的,严格掌握适应证 109
二、恰当选择药物及剂型 109
三、给药方案应个体化,必要时应TDM 109
四、恰当联合用药 110
五、疗程不宜过长,长期用药应定期随访 110
六、减少和控制应用补养药 110
第10章 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合理用药 112
第1节 妊娠期母体的药动学特点 112
一、药物的吸收 112
二、药物的分布 112
三、药物的消除 112
第2节 药物的胎盘转运 113
一、影响药物分布的普遍因素 114
二、药物的跨胎盘转运 115
第3节 胚胎-胎儿的药动学特点 116
第4节 药物对胚胎-胎儿的的不良反应 117
一、胚胎-胎儿器官分化期 117
二、胎儿器官发育期 118
三、孕妇用药原则 120
第5节 哺乳期妇女的合理用药 120
第11章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122
第1节 概述 122
第2节 时间药物动力学 123
一、吸收 123
二、分布 124
三、排泄 124
四、代谢 125
第3节 时间药效学 125
第4节 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 126
第5节 时间药理学的应用 127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岛素 127
二、抗哮喘药物 128
三、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129
四、抗肿瘤药物 130
五、免疫抑制药物 130
第12章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131
第1节 遗传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第2节 遗传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132
第3节 药物代谢酶的遗传药理学 133
一、细胞色素P450酶 133
二、N-乙酰化转移酶 138
三、甲基转移酶 139
第4节 药物受体的遗传药理学 140
一、受体遗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 140
二、肾上腺素受体的遗传多态性 141
三、阿片受体的遗传多态性 143
四、多巴胺受体的遗传多态性 144
第5节 药物受体反应性遗传变异 144
一、囊性纤维增生 144
二、胰岛素抵抗 145
三、恶性高热 146
四、血管加压素抵抗 146
第13章 新药的临床研究 147
第1节 概述 147
一、新药临床研究的概念 147
二、临床试验的起源 147
三、新药临床试验发展 147
四、临床试验的特殊性 148
第2节 新药临床研究实施前准备工作 149
第3节 新药临床研究的内容 149
一、临床试验 149
二、新药临床试验病例数 150
三、生物等效性试验 150
第4节 新药临床试验有关规定 151
附件: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156
第14章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学 166
第1节 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 166
一、吸收 166
二、分布 166
三、代谢 167
四、排泄 167
第2节 抗菌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 167
第3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168
一、毒性反应 168
二、变态反应 170
三、二重感染 170
第4节 细菌耐药性 171
一、细菌耐药的机制 171
二、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171
第5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72
一、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172
二、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173
三、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175
第6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75
一、青霉素类 175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177
三、其它β-内酰胺类 178
四、氨基糖苷类 179
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80
六、四环素类 181
七、氯霉素类 181
八、其它抗生素类 182
九、人工合成抗菌药 183
十、抗结核药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