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春兰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08085497
  • 页数:2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与政治学视角相结合,以上海为例,对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态势及微观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剖析隐藏在人口迁居、人口空间变动背后的政治过程,将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架构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博弈之上,在此基础上,对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所引发的若干城市问题进行分析,并揭示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所包含的政策启示。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提出 1

1.1.1 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面临困境 1

1.1.2 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局限性分析 2

1.1.3 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迎来转折点 3

1.1.4 本文研究视角与研究路径 4

1.2 相关概念辨析 5

1.2.1 “冲突”概念辨析 5

1.2.2 “博弈”概念辨析 7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7

1.3.1 研究内容 7

1.3.2 研究方法 8

1.3.3 创新之处 9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11

2.1 城市政治相关研究 11

2.1.1 冲突理论主要观点回顾 11

2.1.2 城市政治与利益博弈相关研究 14

2.2 大城市人口迁居研究 18

2.2.1 国外相关研究 18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0

2.3 大城市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研究 22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2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4

2.4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动力机制研究 25

2.4.1 国外相关研究 25

2.4.2 国内相关研究 29

2.5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所引发问题相关研究 31

2.5.1 国外相关研究 31

2.5.2 国内相关研究 34

2.6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研究的评价 34

第3章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时代背景 36

3.1 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嬗变 36

3.1.1 改革开放之前相对均衡静止的利益格局 36

3.1.2 改革开放以后加剧的利益分化过程 37

3.1.3 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博弈 38

3.2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转变 38

3.2.1 1950——197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及其负面影响 39

3.2.2 1980——1990年代“唯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39

3.2.3 21世纪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与经济建设并举” 40

3.3 全球化浪潮及其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 41

3.3.1 “全球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41

3.3.2 全球城市体系发育与城市竞争 42

3.3.3 全球化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 43

3.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人口空间格局转变 45

3.4.1 中国人口朝东部地区集聚态势 45

3.4.2 东部地区人口朝少数省市集中态势 46

3.4.3 东部少数大城市人口集聚态势 47

第4章 大城市若干主要利益主体行为的分析 50

4.1 “利益”相关概念辨析 50

4.1.1 “利益”的内涵与特征 50

4.1.2 利益主体的界定及其特征 51

4.1.3 利益群体与利益集团 51

4.1.4 利益的层次性 53

4.1.5 利益关系、利益冲突与妥协机制 53

4.2 政府行为的分析 54

4.2.1 “政府行为”的界定 54

4.2.2 政府行为的公共利益指向 55

4.2.3 政府行为的非公共利益指向 56

4.2.4 政府“比较利益人” 58

4.3 商业利益群体行为的分析 58

4.3.1 商业利益群体的界定及其特征 58

4.3.2 有关“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辨析 60

4.3.3 商业利益群体利润最大化目标指向与非道德因素 61

4.4 民众行为的分析 62

4.4.1 大城市社会分层 62

4.4.2 民众“自利人” 64

第5章 上海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博弈 68

5.1 “城市化”相关概念辨析 68

5.1.1 “城市化”概念辨析 68

5.1.2 大城市内部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差异 69

5.2 1990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化发展概况 70

5.2.1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社会背景 70

5.2.2 城市化历史沿革 71

5.2.3 中心城区城市化发展 72

5.2.4 郊区城市化发展 78

5.3 政府与商业利益群体间的冲突与博弈 83

5.3.1 冲突与博弈的基础——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关系 83

5.3.2 政府与商业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 85

5.3.3 政府主导策略:迎合 86

5.3.4 商业利益群体策略:“理性回应” 89

5.4 政府与民众间的冲突与博弈 90

5.4.1 利益冲突与博弈的基础——政府居支配地位的依赖关系 91

5.4.2 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冲突 92

5.4.3 政府策略:“柔性手段”与“强制手段”并存 97

5.4.4 民众主导策略:“顺从”与“有限抗争” 100

5.5 开发商与民众间的冲突与博弈 105

5.5.1 利益冲突与博弈的基础:开发商主导下互不信任的关系 105

5.5.2 开发商与民众之间的冲突 106

5.5.3 开发商策略:“强势出击、随机应变” 109

5.5.4 民众策略:“被迫适应”与“有限抗争” 111

第6章 上海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微观过程与宏观表征 114

6.1 中心城区人口迁居分析 114

6.1.1 卢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概况 114

6.1.2 卢湾区人口迁居流量、流向及迁居原因 115

6.1.3 卢湾区迁出人口结构特征 118

6.1.4 卢湾区迁入人口结构特征 125

6.2 近郊区人口迁居分析 132

6.2.1 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概况 132

6.2.2 浦东新区人口迁居流量、流向及迁居原因 133

6.2.3 浦东新区迁出人口结构特征 135

6.2.4 浦东新区迁入人口结构特征 139

6.3 远郊区人口迁居分析 143

6.3.1 远郊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43

6.3.2 金山区人口迁居流量、流向与原因 143

6.3.3 远郊区迁出人口结构特征 147

6.3.4 金山区迁入人口结构特征 150

6.4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宏观表征 154

6.4.1 中心城整体人口密度下降态势 154

6.4.2 中心城局部人口空间变动与人口郊区化整体趋势相背 155

6.4.3 近郊区人口急剧增长态势 156

6.4.4 近郊区人口增长的空间不均衡性 157

6.4.5 远郊区人口总量缓慢增长与分散分布状况 158

6.4.6 流动人口郊区化的特殊表现 161

6.4.7 人口郊区化二元结构特征 162

第7章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165

7.1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内在机理 165

7.1.1 生态竞争基本机制的作用 165

7.1.2 政府、商业利益群体的行为对生态竞争与淘汰的强化作用 174

7.1.3 特定地方文化对生态竞争与淘汰的加强作用 175

7.1.4 个人特征与家庭状况对生态竞争的有限影响 175

7.2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动力剖析 176

7.2.1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下降:城市更新中的不均衡博弈 176

7.2.2 中心城区局部人口密度反弹:城市更新合作博弈与政府角色错位 178

7.2.3 近郊人口不均衡增长:政府与资本支配的郊区开发 180

7.2.4 流动人口郊区化特殊性:现代服务业资本附带作用与政府缺位 186

7.2.5 人口郊区化二元结构:民众应对“增长联盟”策略的差异 191

7.3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综合解释模型 196

7.3.1 大城市各利益主体地位与作用 196

7.3.2 大城市各利益主体行为范式 198

7.3.3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综合解释模型 200

第8章 问题思考与政策启示 204

8.1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 204

8.1.1 “大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提出的背景 204

8.1.2 城乡统筹发展思路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206

8.1.3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不相适应 207

8.2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思考 208

8.2.1 转型期构建干群关系的重要性 208

8.2.2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要求不相适应 208

8.3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建设宜居城市的思考 211

8.3.1 “宜居城市”的概念 211

8.3.2 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要求 211

8.3.3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郊区失业 212

8.3.4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城市交通拥堵 213

8.3.5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再思考 114

8.4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郊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215

8.4.1 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差异 215

8.4.2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与郊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之间不相适应 216

8.5 政策启示 217

8.5.1 加快大城市发展理念转型 217

8.5.2 加强对大城市人口分布与移动政策重要性与敏感性的认识 218

8.5.3 新时期应转变大城市人:口优化布局思路 218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221

9.1 主要结论 221

9.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226

9.3 未来研究展望 227

参考文献 229

后记 244

表2.1.1 城市政体的类型 16

表2.3.1 美国大都市增长县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23

表3.4.1 中国各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45

表3.4.2 中国东部省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47

表3.4.3 1982—2005年上海人口数及其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 48

表5.2.1 1995—2000年期间中心城区拆迁情况 73

表5.2.2 2001—2005年期间中心城区拆迁情况 74

表5.2.3 1990年代以来中心城区高层房屋面积变动 77

表5.5.1 上海沿线12个样本区域住房价格及其梯度差 109

表6.1.1 1995—2005年卢湾区人口迁入原因构成 116

表6.1.2 1995—2005年卢湾区迁入家庭户住房来源构成及变化 117

表6.1.3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出人口与总人口文化构成差异 121

表6.1.4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出人口与总人口婚姻状况差异 122

表6.1.5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出人口与总人口职业构成差异 124

表6.1.6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入人口与总人口婚姻状况差异 130

表6.1.7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入人口与总人口主要生活来源对比 131

表6.1.8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入人口与总人口职业构成对比 132

表6.2.1 1998—2005年浦东新区户籍人口迁移状况 133

表6.2.2 1995—2000年浦东新区各类社区人口的来源构成 134

表6.2.3 1995—2000年期间浦东新区迁出到卢湾区人口的职业构成 138

表6.2.4 1995—2000年浦东新区迁入人口与总人口文化程度构成对比 140

表6.2.5 按城乡和户口状况分的浦东新区常住经济活动人口的失业率 141

表6.2.6 1995—2000年浦东新区迁入人口职业构成 142

表6.3.1 1995—2000年上海市内跨区县迁居人口比例及迁移率 144

表6.3.2 1990—2006年金山区各来源地迁入人口不同类型社区的分布情况 145

表6.3.3 1995—2000年期间远郊区迁出到卢湾区人口的年龄结构 147

表6.3.4 1995—2000年期间远郊区迁出到卢湾区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 148

表6.3.5 1995—2000年期间远郊区迁出到卢湾区人口的婚姻状况 149

表6.3.6 1995—2000年期间远郊区迁出到卢湾区人口的职业结构 150

表6.3.7 金山区的区外迁入人口年龄结构 151

表6.3.8 金山区的区外迁入人口文化程度结构 151

表6.3.9 金山区的区外迁入人口工作状况 152

表6.3.10 金山区的区内迁居人口年龄结构 152

表6.3.11 金山区的区内迁居人口文化程度构成 153

表6.3.12 金山区的区内迁居人口工作状况 153

表6.4.1 1990—2005年期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变化 154

表6.4.2 1990—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街道户籍人口变化 155

表6.4.3 1982—2000年期间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化 157

表6.4.4 2000—2005年期间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化 157

表6.4.5 2000—2004年金山区户籍人口分布变化 160

表6.4.6 城市发展阶段中的人口变化 161

表7.2.1 2000—2005年卢湾区常住人口职业结构变化 188

表7.2.2 浦东新区各类职业从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 193

图1.3.1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技术路线图 8

图2.1.1 利益冲突与博弈的五个阶段 14

图3.3.1 全球城市等级体系 42

图3.4.1 1978—2005年期间中国各省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 45

图3.4.2 1978—2005年中国东部各省市人口占本区域总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 46

图3.4.3 1988—2005年上海市外来人口规模变动 48

图5.2.1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旧城改造重点区域 74

图5.2.2 世博会场址规划区红线范围示意图 75

图5.2.3 1990—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各类非居住房屋面积构成及变化 78

图5.2.4 上海重点发展产业基地与“一城九镇” 80

图5.2.5 1976—2005年上海市郊区征地情况 83

图5.3.1 高楼林立的上海中心城区 91

图5.4.1 上海市武定路(昌化路口)的“钉子户” 104

图6.1.1 1995—2005年卢湾区各年份新增居住房屋面积 117

图6.1.2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出人口的分年龄迁出模式 118

图6.1.3 2000—2005年卢湾区各类文化程度人群的分年龄迁出模式 120

图6.1.4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出人口文化程度构成 120

图6.1.5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出人口婚姻状况构成 121

图6.1.6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出人口就业状况 123

图6.1.7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出人口职业构成 123

图6.1.8 2000—2005年卢湾区市内迁入人口的来源地空间分布 125

图6.1.9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入人口在四个街道的分布情况 126

图6.1.10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入人口性别年龄结构 127

图6.1.11 2000—2005年卢湾市内与市外迁入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对比 128

图6.1.12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入人口文化程度构成 128

图6.1.13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入人口的婚姻状况 129

图6.1.14 2000—2005年卢湾区迁入人口就业状况 130

图6.2.1 1995—2000年浦东新区人口迁出到卢湾区的原因构成 135

图6.2.2 1995—2000年期间浦东新区迁出到卢湾区人口的年龄结构 136

图6.2.3 1995—2000年期间浦东新区迁出到卢湾区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 137

图6.2.4 1995—2000年期间浦东新区迁出到卢湾区人口的婚姻状况 138

图6.2.5 1995—2005年浦东新区年内新建住房面积 142

图6.3.1 1995—2000年金山区人口迁出到卢湾区的原因构成 146

图6.3.2 1995—2000年远郊区人口迁出到卢湾区的原因构成 146

图6.3.3 金山区人口迁入原因构成 146

图6.4.1 2000—2005年卢湾区分街道人口分布变动 156

图6.4.2 1990年上海市分街道(镇)人口分布 158

图6.4.3 2000年上海市分街道(镇)人口分布 158

图6.4.4 2001—2006年金山各街道(镇)外来常住人口增长 160

图6.4.5 2000—2003年上海市户籍人口密度变化 162

图6.4.6 2000—2005年户籍常住人口变化率 163

图6.4.7 2000—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变化率 163

图6.4.8 2000—2005年上海各区域常住户籍和外来人口增量 163

图7.1.1 生态系统的“态势”变化规律 166

图7.1.2 1996年常规公交站点分布 168

图7.1.3 2005年常规公交站点分布 168

图7.1.4 1996—2005年常规公交站点密度增加与区位半径关系 169

图7.1.5 2002年上海市各区县零售业、餐饮业单位密度 170

图7.1.6 1998—2002年上海市各区县零售业、餐饮业网点密度变化 171

图7.1.7 上海中心城区绿地空间格局 171

图7.1.8 上海市1996—2001年三类产业基本单位密度变化的区位差异 172

图7.2.1 城市更新的不均衡博弈及其对人口空间演变的影响 177

图7.2.2 上海市苏州河边的高密度小区——“中远两湾城” 178

图7.2.3 城市更新合作博弈中政府的角色错位及其对人口空间演变的影响 179

图7.2.4 上海中心城区动迁与再开发实景 180

图7.2.5 增长联盟支配的城市规划建设及其对人口空间演变的影响 181

图7.2.6 上海近期规划的大型居住区 182

图7.2.7 100万平方米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分布 183

图7.2.8 300万平方米中低价房基地分布图 183

图7.2.9 上海现代工业园区 184

图7.2.10 浦东新区1990年人口分布栅格图 185

图7.2.11 浦东新区2000年人口分布栅格图 185

图7.2.12 2000年卢湾区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户口登记地情况 188

图7.2.13 2005年卢湾区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户口登记地情况 188

图7.2.14 2000—2005年期间卢湾区迁入人口住房建成时期构成 189

图7.2.15 现代服务业资本附带作用、政府缺位与流动人口郊区化的特殊表现 191

图7.2.16 浦东新区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通勤交通方式构成对比 193

图7.2.17 上海市流动人口职业构成 193

图7.2.18 民众对抗策略的差异与人口郊区化二元结构 195

图7.3.1 城市政府行为范式 198

图7.3.2 商业利益群体的行为范式 199

图7.3.3 各社会阶层的行为范式 200

图7.3.4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综合解释模型 201

图8.2.1 中心城区公共绿地旁的高价公寓A 209

图8.2.2 中心城区公共绿地旁的高价公寓B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