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导论 2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17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7
第二节 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20
第三节 价值形式和货币 28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 37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 42
第三章 资本的生产过程 42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 42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45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资 54
第四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58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64
第一节 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64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72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78
第五章 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 84
第一节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 84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89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92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 98
第六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05
第一节 自由竞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05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09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 114
第七章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 124
第一节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24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131
第三节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138
第三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48
第八章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4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48
第二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和经济发展战略 160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所有制结构 167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 167
第二节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 170
第三节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73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176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 1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 180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87
第三节 正确处理个人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94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6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 206
第二节 实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209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11
第四节 努力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214
第五节 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216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224
第一节 企业与社会主义企业 224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31
第三节 企业的经营机制 238
第四节 企业的经济效益 242
第五节 居民的经济行为 250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 25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257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内容 260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经济政策及运用 264
第四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 27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消费 278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278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2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 286
第四节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289
第五节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94
第十五章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01
第一节 对国内外工业化道路经验的科学总结 301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304
第三节 形成新的产业格局,正确处理工业化中的几个关系 306
第十六章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310
第一节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310
第二节 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4
第三节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318
第四节 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23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财政、金融与信用 3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财政与社会主义财政体制改革 331
第二节 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与市场 339
第三节 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建设 344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53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53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358
第三节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362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367
第十九章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73
第一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 373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82
第三节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87
第二十章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93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93
第二节 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400
第三节 加强资本、技术和劳务的国际流动 404
第四节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07
参考文献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