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文学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健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303094967
  • 页数:4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充分吸收了当代文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论述了1949年至新世纪以来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在文体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各类体裁创作的艺术特色和演变规律的阐释,力图在历史语境、文学生产、艺术风格的互动中构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知识框架。本书作为中文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教材,各部板块设置均符合教材要求;各章后均附有思考题及参考阅读书目

上卷 1

绪论 新中国文学思潮的历史演进 1

第一节 政治化文学思潮 2

一、政治化文学思潮的形成 3

二、“工农兵”文艺方向 6

三、文艺批判运动 9

四、文艺政策的调整 14

五、政治化文学思潮的极端化 16

第二节 新启蒙文学思潮 23

一、新启蒙文学思潮的兴起 24

二、新时期初期的文艺争鸣 26

三、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涌动 29

四、新启蒙文学思潮中的文学实践 34

第三节 多元化文学思潮 39

一、多元化文学思潮的兴起 39

二、三种文学形态并存的格局 41

三、新启蒙文学思潮的延续 43

四、市场化进程中的文学生产 45

五、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和冲击 47

思考题 51

阅读书目 51

第一章 小说(上) 53

第一节 概述 53

一、曲折的历程 54

二、走向大一统 5

三、显流和潜流 62

第二节 社会变革的现实表达 64

一、主调在民间世界的变奏 65

二、观念主导下的乡村叙事 70

三、间隙中的民间风情书写 75

四、丰富而贫弱的城市想象 80

第三节 红色历史的多元叙述 83

一、类史诗叙事 84

二、类传奇叙事 89

三、类成长小说 94

四、中短篇小说中的诗意书写 100

第四节 命途多舛的探求之路 106

一、人性空间的留守 107

二、干预生活的尝试 111

三、情感世界的开掘 115

四、历史虚构中的现实影像 118

五、动乱年代的地下小说 121

思考题 125

阅读书目 125

第二章 小说(下) 127

第一节 概述 127

一、宽松的时代语境 127

二、多元的小说景观 129

三、消费时代的小说写作 135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复归 136

一、“文革”创伤的集体言说 136

二、知青经验的历史回顾 139

三、当代历史的纵深反思 142

四、时代主题的感应与张扬 147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审视 150

一、乡土民风的追忆 151

二、市井风情的艺术传达 154

三、“根”的寻找与想象 157

第四节 现代主义与文体实验 161

一、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兴盛 161

二、先锋小说实验的勃兴与收获 168

第五节 生存意识与现实关怀 175

一、文学中的生存意识 176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 180

三、官场人生的体验 183

第六节 军旅小说的新拓展 185

一、新英雄形象的塑造 186

二、题材表现空间的开拓 188

三、和平年代的军人风貌 191

第七节 历史经验的再现与重构 193

一、农民起义的颂歌 194

二、王朝历史的叙述 195

三、历史观念的新变与探求 198

第八节 女性写作的兴起和繁盛 209

一、女性意识的复萌 210

二、性别意识与女性书写的自觉 212

三、女性写作的文体自觉与话语实验 218

第九节 精神消解与理想坚守的两端 222

一、价值解构的写作 223

二、理想主义的精神苦旅 226

三、大地田园的诗性守望 229

四、生命苦难的哲学冥思 232

第十节 世纪末新崛起的作家群 234

一、都市体验与都市想象 235

二、日常生活与感官欲望 237

三、文化寓言与生存探究 240

思考题 242

阅读书目 242

第三章 诗歌 244

第一节 概述 244

一、集体化的写作 244

二、群体化的写作 250

三、个体化的写作 255

第二节 从“放声歌唱”到“潜流写作” 260

一、新生活的颂歌 260

二、时代的最强音 266

三、史诗性的叙述 271

四、地火仍在运行 280

第三节 归来者的歌 288

一、光的礼赞 289

二、白色的花 291

三、九叶之歌 293

四、其他“复出”诗人的创作 296

第四节 “朦胧诗”的崛起 301

一、英雄的悲歌 302

二、美丽与忧伤 304

三、自然与童真 306

四、探寻民族之根 309

第五节 “后朦胧诗”的话语实验 312

一、“后朦胧诗”的崛起 312

二、拒绝隐喻与消解崇高 315

三、性别经验的书写 319

四、伟大抒情的个例 322

第六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 326

一、新的诗歌生态 326

二、知识分子写作 333

三、解构性的口语写作 339

四、“70后”的崛起 342

思考题 344

阅读书目 345

第四章 散文 346

第一节 概述 346

一、“小我”的隐匿与“大我”的凸显 346

二、回到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 349

三、审智倾向与体类之争 353

第二节 颂歌时代的合唱 357

一、诗意与政论相融 358

二、知识与政论结合 361

三、激情与政论一体 364

第三节 “老生代”记忆中的历史 367

一、自我解剖与咀嚼耻辱 367

二、汰除恩怨与记取温情 371

三、再现史实与冷静反思 374

第四节 革新尝试与审美嬗变 378

一、性别意识与超性别意识 378

二、情绪原则与解构艺术 384

第五节 理想与信仰的守望 391

一、终极的人间关怀 390

二、不泯的英雄梦想 393

三、荷戟的战士形象 395

四、神圣的故地情结 397

第六节 古典情怀与现代理性 400

一、皈依传统与中国风韵 401

二、文化漫游与文明忧患 406

思考题 411

阅读书目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