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志芳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766090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把新的林业微观主体划分为基础性林业企业和商品林业企业两个基本类型,并针对国有林区现状及新的林业微观主体的运行需要,从操作层面,对国有林区由现行微观制度向新的制度过渡及每一步骤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1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问题的提出 3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

1.2.1 研究的目的 6

1.2.2 研究的意义 7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0

1.3.1 国有企业理论及实践分析 10

1.3.2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的相关研究 20

1.4 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及结构 28

1.4.1 研究的切入点 29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9

1.4.3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31

2 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现实基础 35

2.1 重构是现代林业思想在国有林区实践的客观要求 36

2.1.1 国有林区经营目标的调整必然要求其微观主体转变经营重点 37

2.1.2 国有林区林业新思路的实践要求对林业企业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定位 38

2.1.3 国有林区林业分类经营的有效实施要求林业微观主体进行经营制度创新 39

2.1.4 国有林区产业经济的高效化要求林业微观主体的市场化 41

2.2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改革的阶段及显现的局限性 42

2.2.1 跟随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实施简政放权和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1979~1994年) 43

2.2.2 林业分类经营框架下的国有林业企业改革阶段(1995~1998年) 45

2.2.3 林业新定位下的国有林业企业改革阶段(1998~现在) 49

2.3 国有林区现行微观基础的内在矛盾 54

2.3.1 木材生产微观体制的核心作用始终未变 54

2.3.2 传统的林业管理体制仍在发挥主导作用 58

2.3.3 森林资源的有偿使用(商品化经营)和监督无法有效实现 60

2.3.4 沉重的社会负担加剧了森工企业的困境 63

2.3.5 市场缺陷及其障碍 66

2.4 本章小结 68

3 新的林业微观主体框架设计 69

3.1 重构的理论基础 69

3.1.1 现代林业理论是重构的行业理论基础 69

3.1.2 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是重构的经济理论基础 70

3.1.3 重构的经济可行性 72

3.2 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内涵 73

3.2.1 重构对象的两重性 74

3.2.2 重构的实质 75

3.2.3 重构内容的复合性 76

3.2.4 重构的目标 77

3.3 新的林业微观基础确立的基本准则 78

3.3.1 微观经济基础的生产经营内容体系要与森林资源系统综合开发整体匹配 78

3.3.2 微观经济基础的目标是生态优先、综合效益协调产出 79

3.3.3 微观经济主体要坚持区域化、开放式 80

3.3.4 微观经济基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 81

3.4 林业微观主体重构思路 82

3.4.1 打破现行国有森工企业的制度安排 82

3.4.2 建立新的林业微观经济基础 87

3.5 新的林业微观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 90

3.5.1 目标特征:各主体目标的专业化与整体目标的综合化 90

3.5.2 产业结构特征:由产业单一、分散向产业间系统复合转化 91

3.5.3 产业组织特征:中小企业与大集团并存 92

3.5.4 产权结构特征: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92

3.5.5 布局特征:由有利于木材生产向有利于森林资源培育方向转化 93

3.5.6 企业制度差异化特征 94

3.6 本章小结 94

4 基础性林业企业的建立与运行 96

4.1 基础性林业企业的定位 96

4.1.1 基础性林业企业分类及目标 96

4.1.2 基础性林业企业的经济特征 100

4.2 企业制度的选择与设计 106

4.2.1 产权结构与制度设计 106

4.2.2 企业组织形态和经营方式的选择与设计 109

4.2.3 企业治理结构的选择与设计 111

4.3 资源配置 115

4.3.1 资源配置的三个层次 115

4.3.2 资源配置的依据 117

4.3.3 资源配置方式 119

4.4 基础性林业企业的运行 121

4.4.1 公益林生产经营企业的运行 122

4.4.2 商品林生产经营企业的运行 125

4.5 本章小结 127

5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构建与运行 129

5.1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定位 129

5.1.1 商品性林业企业分类及经营目标 130

5.1.2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经济特质 131

5.2 商品性林业企业企业制度的构建 137

5.2.1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产权制度 137

5.2.2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139

5.2.3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治理结构 141

5.3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规模经济 145

5.3.1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规模及其结构 146

5.3.2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范围经济 151

5.3.3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聚集经济 152

5.4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运行 155

5.4.1 商品性林业企业运行的基本模式 155

5.4.2 商品性林业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 156

5.4.3 商品性林业企业的运行评估 157

5.5 本章小结 158

6 新林业微观主体运行关系 160

6.1 新的林业微观主体运行关系的两种类型 160

6.1.1 林业企业间的竞争性关系 161

6.1.2 林业企业间的非竞争性关系 163

6.2 林业企业间的横向一体化 166

6.2.1 公益林经营企业之间的横向一体化 167

6.2.2 商品林经营企业之间的横向一体化 168

6.2.3 同类商品性林业企业间的横向一体化 169

6.3 林业企业间的纵向一体化 173

6.3.1 纵向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与形式 173

6.3.2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利弊分析 176

6.3.3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间纵向一体化的运作特征 177

6.4 林业企业间的混合一体化及战略联盟 179

6.4.1 林业企业间混合一体化的基本组织形态 179

6.4.2 混合一体化企业的多元化经营 182

6.4.3 林业企业间的战略联盟 183

6.5 本章小结 186

7 国有林区新林业微观主体运行的制度基础 187

7.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制度 187

7.1.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及其制度的基本内涵 187

7.1.2 现行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特征 189

7.1.3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重新确定 192

7.2 国有林区林业市场制度 195

7.2.1 国有林区林业市场制度的作用 195

7.2.2 健全的森林资源市场 197

7.2.3 完善的林业市场运作机制 201

7.3 政府对林业企业的有效规制 203

7.3.1 政府对林业企业规制的内涵 203

7.3.2 政府对林业企业规制的基本取向 206

7.3.3 政府作用边界及领域 207

7.3.4 政府规制的主要措施 209

7.4 林地使用制度 212

7.4.1 建立林地使用制度的必要性 213

7.4.2 林地使用制度的主要内容 215

7.5 本章小结 217

8 国有林区实现新的林业微观制度的过渡性对策 219

8.1 新的林业微观制度过渡对策选择 219

8.1.1 过渡式、渐进性地推进 220

8.1.2 关键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221

8.1.3 强制性与自发性相结合 221

8.1.4 主要对策系统图 222

8.2 国有资本退出对策 224

8.2.1 国有资本退出的基本界定 224

8.2.2 国有资本退出的主要障碍 226

8.2.3 国有资本退出的步骤与措施 229

8.3 林地资源重新配置的难点与对策 232

8.3.1 现行林地资源的配置分析 232

8.3.2 林地资源重新配置的难点与障碍 233

8.3.3 林地资源重新配置的对策 235

8.4 林产品加工企业的整合对策 239

8.4.1 林产品加工企业整合的目标 239

8.4.2 有效进行林产品加工企业间的资产重组 240

8.4.3 组建并完善林产品加工企业集团 243

8.4.4 企业整合中相关问题的解决 246

8.5 国有林区政企分开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247

8.5.1 国有林区政企关系的现行制度特征 248

8.5.2 国有林区政企分开的主要障碍分析 251

8.5.3 国有林区政企分离的步骤与策略 254

8.6 本章小结 257

参考文献 259

后记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