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专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映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7119481
  • 页数:2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的定位,主要适用于中药专业硕士研究生,兼顾博士生,并可作为业内参考书。编写内容上,紧紧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的重点、热点、难点、疑点。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任务 1

一、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1

二、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1

第二节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2

一、中药作用的多效性 2

二、某些中药作用呈现一定的双向性 3

三、某些中药量效关系的不稳定性 3

第三节 中药药理研究的基本程序 3

一、选题和建立工作假说 4

二、文献查阅 4

三、科研设计和预试实验 5

四、实验研究 6

五、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6

六、论文撰写 7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 10

第一节 中药的药性理论及其现代研究 10

一、中药的四气 10

二、中药的五味 13

三、中药的升降浮沉 15

四、中药的归经 16

第二节 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8

一、中药四气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8

二、中药五味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0

三、中药升降浮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四、中药归经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2

第三节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展望 23

一、四气的理论研究 24

二、五味的理论研究 25

三、升降浮沉的理论研究 27

四、归经的理论研究 27

第三章 中药及复方配伍研究 29

第一节 中药及复方配伍理论和现代研究 29

一、中药及复方配伍原则 29

二、中药及复方配伍方法 30

三、中药及复方配伍理论的现代研究 32

第二节 中药及复方配伍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33

一、中药及复方配伍化学研究方法 34

二、中药及复方配伍药理研究方法 36

三、中药组分配伍研究方法学 38

第三节 中药配伍研究与临床用药 42

一、中药传统理论与临床用药 42

二、结合西医学研究进展与中药药理研究成果指导临床用药 42

三、有效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 43

第四节 中药配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4

一、理论指导 44

二、实验研究 45

三、临床研究 45

四、数据挖掘 45

五、展望 46

第四章 中药毒理学研究 47

第一节 中药毒性的中医认识和现代研究 47

一、中药毒性的中医认识 47

二、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48

第二节 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50

一、GLP规范下的中药毒理学研究 50

二、中药中毒机制研究 50

三、中药毒代动力学研究 52

四、芯片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52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毒理学中的应用 52

六、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53

第三节 中药毒理学研究与临床合理用药 53

一、常见的中药临床各系统毒性反应 53

二、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 55

三、毒性中药的合理应用 57

第四节 中药毒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59

一、中药毒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9

二、中药毒理学研究的展望 61

第五章 中药药动学研究 63

第一节 中药药动学研究概况 63

第二节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64

一、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思路 64

二、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64

第三节 中药药动学研究与临床用药 67

一、中药药动学研究对临床用药方案的指导意义 67

二、中药药动学研究对提高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指导意义 67

三、中药药动学研究对剂型选择的指导意义 68

第四节 中药药动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68

一、中药药动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8

二、中药药动学研究发展展望 69

第六章 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 71

第一节 中医药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71

一、造模方法 71

二、建模理论 72

三、模型应用 72

第二节 中医药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72

一、中医药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72

二、中医药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 74

第三节 常用中医药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 76

一、心脏病证动物模型 76

二、肝脏病证动物模型 77

三、脾脏病证动物模型 77

四、肺脏病证动物模型 78

五、肾脏病证动物模型 79

六、六腑病证动物模型 80

七、脏腑兼证动物模型 80

八、伤寒动物模型 80

九、中医温病动物模型 81

十、血瘀证动物模型 82

十一、血虚证动物模型 84

第四节 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84

一、动物与人类 84

二、模型与原型 85

三、中医药与现代医药 85

第七章 解表方药 87

第一节 解表方药的中医认识 87

第二节 解表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88

一、研究思路 88

二、常用研究方法 89

第三节 解表方药的药理研究 91

一、解表药 91

麻黄 91

桂枝 92

荆芥 92

白芷 93

辛夷 94

柴胡 95

葛根 96

二、解表方 98

麻黄汤 98

桂枝汤 98

小青龙汤 100

九味羌活汤 101

银翘散 101

麻杏石甘汤 102

参苏饮 103

麻黄附子细辛汤 103

第四节 解表方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04

第八章 清热方药 107

第一节 清热方药的中医认识 107

第二节 清热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08

一、研究思路 108

二、常用研究方法 110

第三节 清热方药的药理研究 112

一、清热药 112

知母 112

黄芩 114

黄连 117

苦参 120

玄参 123

青蒿 125

二、清热方 129

白虎汤 129

黄连解毒汤 130

清营汤 131

龙胆泻肝汤 132

第四节 清热方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33

第九章 泻下方药 136

第一节 泻下方药的中医认识 136

第二节 泻下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37

一、研究思路 137

二、常用研究方法 138

第三节 泻下方药的药理研究 139

一、泻下药 140

大黄 140

番泻叶 144

芦荟 145

二、泻下方 147

大承气汤 147

第四节 泻下方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50

第十章 祛风湿方药 153

第一节 祛风湿方药的中医认识 153

第二节 祛风湿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53

一、研究思路 154

二、常用研究方法 156

第三节 祛风湿方药的药理研究 158

一、祛风湿药 158

秦艽 158

雷公藤 158

二、祛风湿方 160

独活寄生汤 160

第四节 祛风湿方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61

第十一章 利水渗湿方药 163

第一节 利水渗湿方药的中医认识 163

第二节 利水渗湿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64

一、研究思路 164

二、常用研究方法 165

第三节 利水渗湿方药的药理研究 166

一、利水渗湿药 166

茯苓 166

茵陈 167

泽泻 168

猪苓 169

金钱草 169

虎杖 170

二、利水渗湿方 170

五苓散 170

猪苓汤 171

茵陈五苓散 171

防己黄芪汤 172

第四节 利水渗湿方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72

第十二章 温里方药 174

第一节 温里方药功效的中医认识 174

第二节 温里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74

一、研究思路 174

二、常用研究方法 176

第三节 温里方药的药理研究 179

一、温里药 179

附子 179

干姜 182

肉桂 184

吴茱萸 186

二、温里方 188

理中丸 188

吴茱萸汤 188

四逆汤 189

当归四逆汤 192

第四节 温里方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92

第十三章 活血化瘀方药 195

第一节 活血化瘀方药的中医认识 195

第二节 活血化瘀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96

一、研究思路 196

二、常用研究方法 199

第三节 活血化瘀方药的药理研究 202

一、活血化瘀药 203

丹参 203

川芎 205

莪术 207

延胡索 208

银杏叶 209

二、活血化瘀方 210

补阳还五汤 210

血府逐瘀汤 212

第四节 活血化瘀方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13

第十四章 平肝息风方药研究 216

第一节 平肝息风方药的中医认识 216

第二节 平肝息风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16

一、研究思路 217

二、常用研究方法 218

第三节 平肝息风方药的药理研究 220

一、平肝息风药 220

天麻 220

钩藤 221

地龙 222

全蝎 223

二、平肝息风方 225

天麻钩藤饮 225

第四节 平肝息风方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26

第十五章 开窍方药研究 228

第一节 开窍方药的中医认识 228

第二节 开窍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28

一、研究思路 229

二、常用研究方法 230

第三节 开窍方药的药理研究 231

一、开窍药 231

麝香 231

冰片 232

石菖蒲 233

二、开窍方 235

安宫牛黄丸 235

第四节 开窍方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36

第十六章 补虚方药 238

第一节 补虚方药的中医认识 238

第二节 补虚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39

一、研究思路 239

二、常用研究方法 242

第三节 补虚方药的药理研究 252

一、补虚药 252

人参 252

黄芪 255

甘草 256

当归 258

何首乌 260

枸杞子 261

麦冬 262

鹿茸 263

淫羊藿 264

冬虫夏草 265

二、补虚方 266

四君子汤 266

补中益气汤 267

生脉散 268

四物汤 269

当归补血汤 271

六味地黄丸(汤) 273

炙甘草汤 274

肾气丸 275

第四节 补虚方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76

附录一 现代技术方法在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279

附录二 中药药理研究常用统计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284

附录三 方药名索引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