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的宗教文化思想与文学创作&刘勇 杨志 1
论林语堂与基督教的关系&徐志啸 13
林语堂之于白璧德主义的意念沼泽现象&朱寿桐 20
他者的反叛——林语堂与萨义德对超越西方中心主义不同途径的选择&李勇 28
从鲁迅和林语堂讨论“打落水狗”说开去&易竹贤 40
“半在尘世半为仙”:林语堂的信仰之旅&罗昌智 48
民族意识与抗战文化——林语堂抗战期间文化活动的思想检讨&陈煜斓 62
现代性语境中林语堂革命观的变迁&陈灵强 78
林语堂与梁实秋美学观念之辨异&俞兆平 88
林语堂论人与自然的和谐&赵怀俊 99
文化与文学的互证与超越——林语堂小说创作论&张全之 杨新刚 108
论林语堂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吕贤平 122
林语堂与《浮生六记》及老庄哲学的文化塑形&胡明贵 133
论林语堂对中国古代侠义文化的两次“翻译”&赖勤芳 148
论林语堂的幽默文学观&谢昭新 158
林语堂的幽默阐释法&沈金耀 163
胸中自有青山在 何必随人看桃花——林语堂写作观探询&杜兴梅 174
全球化想象与文化怀乡——对林语堂中西文化综合观的考察&陈家洋 183
林语堂:跨文化对话中的解读&庄伟杰 193
异教徒?基督徒?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者!——论林语堂的中西文化选择&李小平 205
林语堂:中国式的生命本位意识&任毅 214
略论林语堂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段榕 220
林语堂:散文“个人化”的先行者&范培松 228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林语堂&黄万华 237
林语堂身份叙述与文学史建构维度&鲍焕然 244
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与中国现代作家的历史形象——以林语堂为例&颜同林 256
论林语堂20世纪30年代创作语境与读者接受的变化及对当下的启示&章敏 265
隐喻的《奇岛》——林语堂的“乌托邦”在中国文学中的意义&高鸿 275
林语堂、许地山、杨骚三作家合论&叶振忠 285
晓风堂上语,残月林家诗——林语堂诗歌论略&毛翰 296
谄媚特定接受者与非经典性——关于《京华烟云》小说与电视剧的同质性分析&刘可可 314
林语堂笔下的孔子形象——以《子见南子》和《孔子的智慧》为中心&孙良好 邢娟妮 323
殊途与同归: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从对“母性形象”的塑造解读林语堂、赵树理小说之传统观&朱凌 333
林语堂《中国传奇》的“传奇”表达策略&郑礼炬 342
晚年林语堂文学的原乡文化修辞&李诠林 352
林语堂的人生品味与文学人物——以《京华烟云》主要人物为例&孙疏影 361
《京华烟云》与中国民俗文化&苏永前 汪红娟 368
Moment in Peking(《瞬息京华》)英汉对比研究——汉语国俗词语的英译方法&胡勇强 378
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以林语堂译介的浮《生六记》做个案分析&许春翎 391
林语堂《论语》英译与跨文化阐释&李冰梅 402
重译林语堂&吴慧坚 409
林语堂《中国与印度的智慧》之文本选择与编译策略&李平 洗景炬 417
林语堂语言研究及其成就述评&李申 429
林语堂的“高地方言学观”浅谈——拜读先生的《研究方言应有的几个语言学观察点》&杨秀明 436
林氏刊物的流风余绪——以上海沦陷区散文期刊为例&吕若涵 442
《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半世纪的酝酿&张陈守荆 454
从《中国新闻舆论史》看林语堂的新闻审查观&王海 何洪亮 458
异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传播——试论林语堂的文化传播策略&沈艺虹 466
海外“林学”的风景——以余英时的论述为中心&冯羽 475
林语堂研究历程扫描&杜运通 481
浅谈万平近对林语堂研究的贡献&萧成 491
解读“幽默大师”:“林语堂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张桂兴 497
后记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