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的自然哲学思想》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巧慧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33400
  • 页数:4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淮南子自然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诸,包括基础范畴、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科学思想、技术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总序&席泽宗i 1

绪论 1

一、自然哲学概念的厘定 1

二、刘安及其《淮南子》 6

第一章 淮南子自然哲学思想的基础范畴 19

第一节 道 19

一、道的内涵 20

二、道的属性 23

三、道与无为 29

四、道与一 30

第二节 自然 34

一、非外力干预的自然而然 35

二、物性和物势的有机统一 39

三、自然图景论 41

四、自然的实践维度 47

五、自然的历史维度 52

六、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 55

七、天然自然与社会自然 57

第三节 理 64

一、“理”的内涵 65

二、道胜理达和循理进道 70

三、因道理之数 75

第四节 数 77

一、数的内涵 78

二、数字的计算和推演 83

第五节 阴阳 88

一、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90

二、天地人一体化模式的骨架 93

三、解释自然现象的概念图式 97

第六节 五行 100

一、五行生克原理 102

二、组织经验材料的概念图式 105

三、天地人一体化模式的骨架 109

第二章 淮南子的自然观 118

第一节 淮南子的宇宙演化论 118

一、道从“无”到“气”的转化 119

二、《天文训》的宇宙演化论 127

三、《精神训》的宇宙演化论 130

四、两个宇宙演化模式的比较 132

五、《俶真训》的万物生成次序 134

第二节 淮南子的天人关系 138

一、天人同根、万物平等 139

二、天人同构 140

三、天人感应 145

四、天人相分 153

五、天人合一 157

第三章 淮南子的认识论 162

第一节 淮南子认识论的形成 162

一、追求光明的心理动机 163

二、生存实践活动的需要 164

三、重在知人、知己的认识传统 165

第二节 淮南子认识自然的方式 168

一、因虚守静而悟道 168

二、以镜观物 174

三、研几而知化 178

第三节 淮南子的是非观 187

一、是非的客观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89

二、是非的察验与考辨 191

三、是非观中的齐物精神 192

第四章 淮南子的方法论 195

第一节 隐喻和假说 196

一、隐喻 196

二、假说 211

第二节 类比和推理 218

一、类比 218

二、推理 224

第三节 分析和归纳 235

一、分析 235

二、归纳 238

第五章 淮南子的科学思想一 245

第一节 淮南子的天文学思想 247

一、天文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248

二、宇宙结构理论 250

三、天体的运动规律 285

四、干支纪年法的产生及应用 295

五、反常的天象 313

第二节 淮南子的地理学思想 319

一、地理和经纬 320

二、地人关系 322

三、大地的测量 325

四、大地轮廓及山河概貌 328

五、气象的成因 333

第三节 淮南子的农学思想 338

一、农学发展的影响因素 339

二、天地人有机统一的农学观 341

三、可持续性的生态资源观 347

第六章 淮南子的科学思想二 353

第一节 淮南子的医学思想 353

一、有机整体的系统观 353

二、辨证施治的原则 357

三、精神病产生的原因 360

第二节 淮南子的乐律思想 362

一、乐律思想的自然主义意蕴 363

二、乐律思想形成的方法论依据 373

第三节 淮南子的物理与化学思想 385

一、物理学思想及其影响因素 385

二、化学思想及其影响因素 400

第七章 淮南子的技术思想 408

第一节 技术观念与技术传统 410

一、以技合道与以道通技 410

二、重道轻技与重技轻器 412

三、意会知识与言传知识 415

四、经世致用的器具传统 418

第二节 技术进化与技术管理 420

一、技术进化的动力 420

二、技术的管理和调控 422

第八章 淮南子自然哲学思想形成的机制和动力 430

第一节 淮南子自然哲学思想形成的内部机制 430

一、天道自然的观念和自然主义的认识方法 430

二、“道”本论的认识趋向和道通的学术观 433

三、“气”的渗透及关联式思维 435

四、符号化语言的运用 438

五、自然主义的理性精神 442

第二节 淮南子自然哲学思想形成的外部动力 449

一、生存生活、生产实践的需要 449

二、大一统政治的导向 452

三、学院派的集中研究方式 456

四、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 460

余论 467

参考文献 473

后记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