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传统商业中心的系统规划设计第1章 绪论 6
1.1 传统商业中心的研究背景 6
1.2 传统商业中心的概念界定 6
1.2.1 传统商业中心 6
1.2.2 继承与发展 7
1.3 传统商业中心的价值所在 7
1.3.1 情感象征价值 8
1.3.2 历史文化价值 8
1.4 传统商业中心的类型划分 9
1.5 研究方法及章节构成 10
第2章 传统商业中心空间解析 12
2.1 区位分析 12
2.1.1 传统商业中心历史区位 12
2.1.2 传统商业中心现代区位 15
2.2 规模分析 18
2.2.1 城市性质、规模对中心规模的影响 18
2.2.2 传统商业中心性质对其规模的影响 19
2.3 内容分析 20
2.3.1 商业经营 21
2.3.2 餐饮经营 22
2.3.3 活动经营 23
2.4 格局分析 24
2.4.1 商业街 24
2.4.2 商业街区 25
2.5 形态分析 28
2.5.1 空间结构 28
2.5.2 空间序列 31
2.6 建筑分析 34
2.6.1 仿民居建筑型 34
2.6.2 仿园林建筑型 34
2.6.3 仿寺庙建筑型 36
2.6.4 创新建筑型 37
2.7 交通分析 37
2.7.1 传统商业中心一端邻接城市干道 38
2.7.2 传统商业中心两端邻接城市干道 38
2.7.3 传统商业中心四面邻接城市干道形成环路 38
第3章 传统商业中心空间设计手法 41
3.1 空间设计构成要素 41
3.1.1 空间形状 41
3.1.2 围合限定 42
3.1.3 尺度比例 44
3.1.4 光影明暗 44
3.2 空间要素组合 45
3.2.1 收放开合 45
3.2.2 曲折错动 46
3.2.3 节点标志 46
3.3 空间形态序列 48
3.3.1 空间虚实 48
3.3.2 空间动静 50
3.3.3 空间轴线 51
3.3.4 空间序列 52
第4章 传统商业中心发展剖析 54
4.1 传统商业中心发展原因剖析 54
4.1.1 城市旅游产业价值需求 54
4.1.2 城市历史文化价值需求 55
4.1.3 城市情感象征价值需求 55
4.2 传统商业中心设计经验剖析 56
4.2.1 形态布局方面 56
4.2.2 空间风貌方面 57
4.2.3 服务经营方面 57
4.3 传统商业中心建设问题剖析 57
4.3.1 建设规模与城市发展不符的脱节倾向 58
4.3.2 建设目标重经济轻文化的偏离倾向 58
4.3.3 风貌与历史根源脱节的形式化倾向 60
4.3.4 忽视传统空间设计特色的湮没倾向 62
4.3.5 各期建设成果前后不协调的冲突倾向 63
4.3.6 建设问题的深层剖析 64
第5章 传统商业中心规划建设机制分析 66
5.1 演化研究机制 66
5.1.1 历史演化的重构 67
5.1.2 历史演化的整合 68
5.1.3 历史演化的解构 69
5.2 发展动力机制 71
5.2.1 外部动力机制(他律性) 71
5.2.2 内部动力机制(自律性) 74
5.3 目标确定机制 77
5.3.1 目标影响因素 77
5.3.2 目标综合内涵 79
5.4 建设控制机制 80
5.4.1 规划管理方式 80
5.4.2 建设协调方式 81
5.4.3 成果反馈方式 83
第二部分 实践应用:无锡崇安寺街区发展研究第6章 崇安寺街区历史演化研究 86
6.1 崇安寺街区历史演化的重构 86
6.1.1 前发展时期(364—977年)——崇安寺的形成 86
6.1.2 低发展时期(977—1369年)——整体格局的成型 87
6.1.3 高发展时期(1369—1937年)——传统商业活动的兴起 89
6.1.4 衰退调整时期(1937—2000年) 92
6.2 崇安寺街区历史演化的整合 95
6.2.1 簇团型演化 95
6.2.2 超稳定演化 95
6.3 崇安寺街区历史演化的解构 95
6.3.1 积极因子 96
6.3.2 消极因子 96
第7章 崇安寺街区发展动力研究 98
7.1 崇安寺街区外部发展动力 98
7.1.1 经济环境 98
7.1.2 区位环境 99
7.1.3 心理环境 100
7.2 崇安寺街区内部发展动力 101
7.2.1 资源构成 101
7.2.2 经营构成 103
7.2.3 体制构成 104
第8章 崇安寺街区发展目标确定 106
8.1 城市发展层面的要求 106
8.2 同级街区层面的要求 108
8.3 崇安寺街区层面的要求 109
8.3.1 街区规模 109
8.3.2 街区特色 110
8.4 整体发展目标 111
第9章 崇安寺街区建设控制研究 114
9.1 自上而下的控制管理 114
9.1.1 直接干预型的主动管理 114
9.1.2 间接控制型的被动管理 114
9.2 上下结合的多方协调 115
9.2.1 多方协调的必要性 115
9.2.2 多方协调的基本形式 116
9.2.3 多方协调的具体操作 116
9.3 自下而上的动态反馈 117
附录1 119
附录2 128
参考文献 138
后记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