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3
无题(吴晗六岁作) 3
方帽易戴,饭碗难找 4
感事 5
登独石头 6
公社好 7
纸老虎歌 10
史可法诞生三百六十周年纪念 14
剧作 17
《海瑞罢官》序 17
海瑞罢官本事 22
海瑞罢官 25
附录 69
“史”和“戏”&廖沫沙 69
重看《海瑞罢官》的杂感&廖沫沙 72
吴晗和《海瑞罢官》&苑兴华 陈子伶 77
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苏双碧 91
海瑞其人&宜彬 100
书信 111
致杨志冰(一)(1930年×月×日) 111
致杨志冰(二)(1930年×月23日) 112
致杨志冰(三)(1930年×月3日) 114
致杨志冰(四)(1931年×月8日) 115
致杨志冰(五)(1931年×月27日) 117
致杨志冰(六)(1931年×月9日) 119
致杨志冰(七)(1932年×月27日) 121
致杨志冰(八)(1932年×月25日) 122
致胡适(一)(1930年3月19日) 124
致胡适(二)(1930年6月29日) 127
致胡适(三)(1930年×月28日) 129
致胡适(四)(1931年5月5日) 132
致胡适(五)(1931年×月19日) 135
致胡适(六)(1931年9月18日) 137
致胡适(七)(1931年9月26日) 138
致胡适(八)(1931年×月15日) 142
致胡适(九)(1932年1月30日) 144
致胡适(十)(1932年4月24日) 146
致胡适(十一)(1932年5月13日) 149
致郑振铎(1945年) 150
致梅贻琦、潘光旦(1946年4月1日) 152
致梅贻琦(1946年4月16日) 154
致黄裳(一)(1946年11月21日) 155
致黄裳(二)(1946年11月24日) 156
致黄裳(三)(1946年12月4日) 157
致黄裳(四)(1946年12月×日) 158
致黄裳(五)(1947年1月4日) 159
致黄裳(六)(1947年1月27日) 160
致黄裳(七)(1947年2月22日) 161
致黄裳(八)(1947年2月25日) 162
致黄裳(九)(1947年×月21日) 163
致黄裳(十)(1947年×月21日) 164
致黄裳(十一)(1947年4月26日) 165
致黄裳(十二)(1947年×月13日) 166
致黄裳(十三)(1947年5月31日) 167
致黄裳(十四)(1947年6月20日) 168
致黄裳(十五)(1947年6月20日) 169
致黄裳(十六)(1947年6月22日) 170
致黄裳(十七)(1947年6月30日) 171
致黄裳(十八)(1947年×月5日) 173
致黄裳(十九)(1947年9月23日) 174
致黄裳(二十)(1947年12月21日) 175
致黄裳(二十一)(1948年4月5日) 176
致黄裳(二十二)(1948年8月12日) 177
致黄裳(二十三)(1948年9月×日) 178
致黄裳(二十四)(1951年7月9日) 179
致黄裳(二十五)(1962年3月12日) 180
致黄裳(二十六)(1962年4月7日) 181
致黄裳(二十七)(1962年11月7日) 182
致黄裳(二十八)(1964年1月23日) 184
致黄裳(二十九)(1964年1月30日) 186
致陈梦家(194×年10月6日) 188
致义乌县政府(一)(1953年1月3日) 189
致义乌县政府(二)(1953年2月3日) 190
致郭沫若(1955年10月13日) 192
致习仲勋(1955年11月23日) 193
关于发掘明定陵致郭沫若信(1956年4月2日) 195
致廖沫沙(1956年11月22日) 198
致习仲勋(1958年8月5日) 199
呈毛主席(1959年10月6日) 200
致万里同志并总理、彭真同志(1958年5月25日) 203
致夏鼐(一)(1959年9月23日) 205
致夏鼐(二)(1963年9月18日) 206
致赵万里(1959年×月18日) 207
致刘文秀(1961年4月19日) 208
致李筠 (1961年7月30日) 210
致金灿然(1961年8月19日) 211
致竺柏岳(1962年) 212
致杨春和(1962年) 214
致小林文男先生(1963年7月8日) 216
致胡昭静(19××年8月3日) 219
致嵇直(19××年11月25日) 220
工作报告 223
关于北京市推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报告(1950年2月26日) 223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支部一年来(1949年5月至1950年5月21日)工作总结报告(1950年5月21日) 225
在作风、纪律检查动员大会上的报告(1950年6月12日) 230
关于执行1950年度文教卫生工作计划的报告(1950年8月8日) 240
关于失业救济和普遍召开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两项工作的报告(1950年12月29日) 249
关于北京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选举工作的报告(1951年2月26日) 257
关于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支部的盟务问题—在全体扩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1951年11月10日) 261
关于筹备北京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选举工作的报告(1951年12月28日) 267
关于加强卫生工作领导问题向彭真的报告(1952年5月22日) 270
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报告(1952年8月11日) 272
关于北京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选举工作的报告(1952年8月13日) 278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支部第三届支部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在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支部第四届支部委员会选举大会上的报告(1953年4月19日) 282
关于首都古文物建筑处理问题座谈会的情况报告(1953年12月28日) 294
为做好建筑工地卫生工作完成首都1954年基本建设任务而奋斗(1954年3月30日) 304
关于北京市宣传、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工作的报告(1954年8月17日) 310
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工作(1955年9月19日) 315
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1955年10月3日) 322
关于发掘明长陵上书林枫主任并报周总理的请示报告(1955年10月14日) 323
关于北京市街道工作情况(1955年11月18日) 325
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学习理论,充实组织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在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代表大会上关于北京市支部第四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1956年5月12日) 32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1956年12月25日) 341
关于北京市教育、卫生、文化工作的报告(1957年7月24日) 347
北京市教育工作空前发展(1959年4月27日) 361
一年来北京史学界的学术活动—在北京市历史学会成立会上的讲话(1960年12月24日) 366
翻译 377
地理学家朱思本[日]内藤虎次郎著吴晗译 377
汉唐之尺度及里程考日]足立喜六著吴晗译 390
附录 413
附录一:经党中央批准北京市委决定为“三家村”冤案彻底平反 413
附录二:吴晗同志追悼会在京隆重举行 415
在吴晗、袁震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贾庭三 421
附录三:一场惊心动魄的反革命夺权事件—论“三家村”冤案原《前线》杂志编辑部部分同志 426
附录四:一桩触目惊心的文字狱—为《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恢复名誉任文屏 438
附录五:吴晗的原名、常用名、字、笔名等 447
附录六:吴晗著作书目 448
附录七:吴晗主编和参加编辑的杂志 451
附录八:吴晗主编的丛书 452
附录九:宣言、呼吁书、电文、声明、评论云南各界护国起义纪念大会宣言 475
怎样渡过难关 478
昆明文化界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 480
昆明文化界人士为国民党取消文化工作委员会等组织致顾颉刚、郭沫若的声援信 485
昆明文化界致国民参政会电 487
告国际友人书 491
昆明教育文化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宣言 498
昆明各界人士为庆祝胜利及和平建设新中国通电 500
致马歇尔特使书 503
释放政治犯再不能拖延了—兼为羊枣先生的暴死集中营控诉! 513
昆明教育界致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电 517
《民主周刊》(北平版)发刊词 519
中国民主同盟南方总支部成立大会宣言 522
为本刊及昆明四刊物横遭阴谋破坏对玩火者警告,向人民申诉 525
昆明《民主周刊》、《学生报》社、《时代评论》社、《中国周报》社为横遭阴谋破坏敬告各界人士书 527
致马歇尔将军书 530
昆明学术文化工作者痛悼“四八”殉难烈士 532
中国民主同盟华北总支部对北平“四·二一”血案的严正声明 533
反对内战呼吁和平告全国同胞书 536
北平各大学教师四三七人反对美扶日政策特联合签名致司徒雷登抗议书 538
北平文化界致张表方先生的慰问信 543
中国民主同盟对于当前时局意见 544
中国民主同盟对目前时局之严正态度 547
民盟的态度—拥护政协,反对内战 549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盟员为抗美援朝奋斗到底发表宣言 551
《中国历史地图集》前言谭其骧 554
《中国历史地图集》目录谭其骧 561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目录 577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序言翁独健 585
《吴晗全集》编后记—纪念2009年吴晗一百岁诞辰常君实 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