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管理基础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守山,陈志强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3810352X
  • 页数:53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 1

第一章 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 1

第一节 实行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要求 1

第二节 计划管理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7

第二章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 11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11

第二节 计划管理的决策制度、调节制度和组织制度 19

第三章 国民经济计划的任务、体系、指标和方法 28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的任务 28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体系 35

第三节 国民经济计划指标体系和计划方法 40

第四章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过程 47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 47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 53

第三节 国民经济计划的检查 58

第五章 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与效益 62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62

第二节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67

第三节 国民经济效益及其速度、比例的相互关系 72

第六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78

第一节 什么是综合平衡 78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内容 81

第三节 综合平衡的重要原则 87

第四节 国民经济平衡表是综合平衡的工具 89

第二篇 劳动经济管理 92

第一章 社会主义劳动 92

第一节 劳动的一般概念 9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94

第二章 劳动生产率 97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97

第二节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00

第三节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103

第三章 劳动力管理 106

第一节 劳动力的形成 106

第二节 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0

第三节 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1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配置性质和机制 115

第四章 劳动就业与培训 1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劳动就业 120

第二节 劳动就业的方针和途径 123

第三节 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125

第四节 我国劳动制度的初步改革 127

第五章 社会主义劳动报酬 1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13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 133

第三节 工资水平与工资关系 138

第六章 劳动组织与定额定员管理 148

第一节 劳动组织的性质和内容 148

第二节 劳动分工与协作 150

第三节 企业劳动定额 153

第四节 企业劳动定员 169

第七章 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 163

第一节 劳动保护 163

第二节 劳保福利的概念、性质和内容 166

第三节 劳保福利制度的改革 167

第八章 劳动工资计划与统计 171

第一节 劳动工资计划的任务和作用 171

第二节 劳动工资计划的形式和内容 173

第三节 劳动工资计划管理 176

第四节 劳动工资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178

第五节 劳动统计 180

第三篇 固定资产投资经济管理 182

第一章 概述 182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82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产品及其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 190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经济管理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94

第二章 固定资产投资的科学程序 198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程序的客观规律 198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程序的内容 200

第三节 坚持按固定资产投资科学程序办事 207

第三章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09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作用和任务 209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指标体系 211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综合平衡 215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的确定 217

第四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确定 225

第一节 确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意义 225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227

第三节 编制计划任务书 231

第五章 固定资产投资施工管理 233

第一节 施工管理 233

第二节 施工劳动管理 240

第三节 施工物资管理 241

第四节 施工资金管理 246

第五节 经济核算 252

第六章 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果评价 257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果概述 257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果评价原则 258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261

第四节 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果的途径 267

第四篇 物资经济管理 271

第一章 物资流通概述 271

第一节 物资的基本含义 271

第二节 物资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272

第三节 物资流通的特点 276

第四节 物资市场 279

第二章 物资管理体制 287

第一节 物资管理的职能、方针和任务 287

第二节 建立物资管理体制的原则 290

第三节 物资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294

第三章 物资计划管理 299

第一节 物资计划管理概述 299

第二节 物资的平衡和分配 306

第三节 物资定额管理 311

第四章 物资流通管理 315

第一节 物资流通过程 315

第二节 物资购销管理 319

第三节 物资储运管理 325

第五章 物资节约 331

第一节 物资节约的意义 331

第二节 物资节约的途径 332

第三节 物资节约管理 337

第六章 物资流通的经济效益 340

第一节 提高物资流通经济效益的意义 340

第二节 评价物资流通经济效益的原则和主要指标 344

第三节 提高物资流通经济效益的途径 348

第五篇 工业经济管理 354

第一章 现代工业的形成和作用 354

第一节 工业的形成和作用 354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358

第三节 我国工业的现代化 363

第二章 社会主义工业管理原则 367

第一节 工业管理的性质和职能 36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工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370

第三节 工业管理的基本方法 374

第三章 工业管理体制 378

第一节 我国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弊端 378

第二节 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发展 381

第三节 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385

第四章 工业经济效益 389

第一节 经济效益与评价 389

第二节 经济效益的评价内容和指标 394

第三节 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396

第五章 工业的计划管理 400

第一节 工业计划管理的原则与任务 400

第二节 工业计划管理的内容 403

第三节 编制工业计划的步骤 406

第六章 工业经济结构 409

第一节 工业经济结构的含义和它的重要性 409

第二节 工业经济结构的内容 412

第三节 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418

第七章 工业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 422

第一节 技术改造的重要意义 422

第二节 技术改造的任务、内容、程序 425

第三节 技术引进 430

第八章 工业生产的专业化与协作联合 434

第一节 工业生产专业化与协作联合的基本原理 434

第二节 专业化与协作联合的形式和内容 437

第三节 按专业协作原则进行改组联合 440

第六篇 农业经济管理 445

第一章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 445

第一节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445

第二节 农业经济学的对象 449

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的任务 452

第四节 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454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 456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456

第二节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459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与步骤 462

第四节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465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469

第一节 农业中所有制结构 469

第二节 农业企业经营形式 47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475

第四章 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 479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和意义 479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的原则和评价方法 482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结构的改革 486

第四节 农村产业结构及其改革 491

第五章 农业技术改革 495

第一节 农业技术改革的重要意义 495

第二节 我国农业技术改革的目标 498

第三节 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 500

第四节 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 503

第五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505

第六章 农业集约经营 510

第一节 农业集约经营的概念与方式 510

第二节 农业集约经营的主要途径 514

第三节 级差土地收入 517

第七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及其利用 520

第一节 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与特点 520

第二节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型和特点 523

第三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动趋势 524

第八章 农村经济的宏观调节 528

第一节 农村经济宏观调节的必要性 528

第二节 宏观调节的目标、内容和手段 530

第三节 经济手段 531

第四节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