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陈占安 1
导论 1
一、深化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仍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二、“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6
三、深化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13
第一章 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 21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两大历史课题 22
第二节 解决中国社会历史课题需要新的理论武器 25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 25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1
第三节 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呼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3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内涵及其内在根据 4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演变 43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前期探索 44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49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演变 58
第二节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70
一、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不同理解 70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 73
三、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一个新视角 7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 8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 83
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85
三、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88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映了中外文化传播规律的客观要求 91
第三章 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95
第一节 推动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96
一、全党理论水平的提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96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员和干部 101
三、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全党理论水平 106
第二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社会历史课题 110
一、独辟蹊径解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 111
二、紧扣实际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116
三、不畏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123
第三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129
一、科学总结实践经验是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130
二、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科学的理论原则 133
三、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独特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37
第四节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结合 143
一、实现语境转换,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民族化的存在形式 144
二、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为马克思主义寻找结合点和生长点 148
三、在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54
四、从中国民俗文化和社会心理中吸取合理因素 159
第四章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条件 169
第一节 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170
一、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把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 170
二、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分析实际问题相结合 174
三、强调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177
第二节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深入了解中国国情 181
一、坚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182
二、深入了解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感情和需要 186
三、辩证地认识中国的国情 189
第三节 在长年的勤奋好学中积累渊博的学识 193
一、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194
二、具有精湛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底蕴 197
三、对近代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201
第四节 重视实践并善于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 204
一、既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5
二、反对盲从心理,坚持从实际出发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207
三、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210
四、善于集中集体智慧 213
第五章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218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219
一、既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世界观,又把它当作方法论 219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 222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226
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 230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 231
二、做好调查研究,找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切入点 233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不同时期具体实际的结合 238
第三节 坚持不懈地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242
一、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障碍 242
二、既要反对教条主义,也要反对经验主义,重点反对教条主义 246
三、深刻认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根源,采取不同的纠正方法 251
第四节 正确看待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失误 257
一、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失误及其成因 257
二、评价毛泽东的失误必须要坚持的几条原则 263
结束语: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75
主要参考文献 283
后记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