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理论与阐释:文化转向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 15
第一节 在对话中重构:从文化诗学的理论出发 15
1.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研究范式转变 15
2.文化转向背景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的提出 21
3.文化诗学: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的理论框架 23
第二节 文学翻译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31
1.主体性的黄昏与主体间性的黎明 31
2.翻译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辨析 36
3.中国翻译界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 38
第三节 译者的隐身与译者的显现 46
1.译者的隐身与译本的透明 46
2.译者的从属性和主体性 52
3.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与译者的显现 58
第四节 小结 69
第二章 跨越差异与拥抱差异:当代文化研究视角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 73
第一节 译者主体性与翻译伦理 73
1.译者主体性的文化阐释 73
2.翻译规范与翻译伦理的回归 77
3.翻译伦理与文化他者 88
第二节 “离散译者”与“趋同求异” 92
1.文化的趋同和求异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92
2.跨越差异与拥抱差异 98
3.“离散译者”与第三种翻译方式 100
第三节 女性译者主体意识的文化意义 105
1.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翻译 105
2.女性主义的“重写翻译”与“身体翻译” 112
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122
第四节 小结 129
第三章 “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视角的文学翻译主体性 131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与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活动 131
1.表现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与翻译研究 131
2.译者: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穿行 147
3.第三种文化:译者的文化归属 153
第二节 文学翻译与文化异质的传送 155
1.文学翻译与“歌德模式” 155
2.文化相异性的本土化改造 160
3.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发起研究 167
第三节 深度翻译:译者的话语空间 172
1.深度描写与阐释之阐释 172
2.深度翻译:译本的语境化和历史化 176
3.深度翻译:译者在作者阐释之上的再阐释手段 179
第四节 小结 182
第四章 文化认知与身体体验:文学翻译主体性再认识 185
第一节 文学翻译的文化认知 185
1.文学翻译的文学性与文化性 185
2.文学翻译的文化心理分析 192
3.语言学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翻译 200
第二节 转向译者与体验翻译 216
1.关干译者主体性的再认识 216
2.翻译的理性与翻译的感性 219
3.“个体身体学”与“从心所欲” 225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身体学 231
1.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 231
2.认知语言学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解释力 234
3.译者主体性:认知与体验、理智与情感的对话 236
第四节 小结 239
结语 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倾听与对话 241
参考文献 245
后记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