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逆向物流制度与模式》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洁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5207661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大量寿命终结的末端产品随之出现,这些产品将给环境带来严重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本书介绍了一种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并探讨如何通过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促使生产者承担这一责任。

第1章 导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循环经济理论的兴起 1

逆向物流战略的实施 1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提出 3

研究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4

EPR制度研究综述 4

回收逆向物流研究综述 6

第三方逆向物流及合作研究综述 9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1

1.3研究内容及本书的结构 11

EPR制度下逆向物流研究的内容 11

本书的结构 15

第2章 EPR制度概述 23

2.1 EPR制度的源起及定义 23

EPR制度的源起 23

EPR制度的定义 26

2.2 EPR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功能 28

EPR制度的理论基础 28

EPR制度的功能 30

2.3 EPR制度的责任内容 31

有EPR制度与无EPR制度时生产者责任的不同 31

对EPR制度基本要素的理解 31

2.4 EPR制度的本质和特征 35

EPR制度的本质 36

EPR制度的特征 36

2.5 EPR制度的实施 37

EPR制度的实施对象 37

EPR制度的执行方式 37

EPR制度的实施步骤 40

第3章 EPR制度实施现状 43

3.1国外EPR制度实施现状 43

EPR制度国外立法的一般状况 43

国外EPR制度的主要特点 47

国外推行EPR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8

国外EPR制度的几个具体范例 51

3.2我国关于EPR制度立法的现状与问题 60

我国EPR制度实施现状 60

完善我国EPR制度的意义 62

3.3我国EPR制度的建立 64

在我国立法中构建EPR制度的指导原则 64

我国建立EPR制度的建议 65

第4章 逆向物流概述 71

4.1逆向物流的不同解释视角与概念界定 71

要素构成说 71

系统过程说 73

逆向物流的定义 75

4.2几个与逆向物流相关的概念 79

4.3逆向物流的产生原因 81

4.4逆向物流的分类 87

按逆向物流形成原因分类 87

按回流物品特征分类 89

4.5逆向物流的特征 90

4.6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绿色物流的关系 91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关系 91

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的关系 95

4.7逆向物流的作用与意义 99

第5章 逆向物流的理论基础与效应分析 105

5.1逆向物流的理论基础 105

循环经济理论 105

可持续发展理论 108

生态经济学理论 111

生态伦理学理论 113

交易成本和网络组织理论 11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17

5.2实施逆向物流效应分析 120

核心企业获利——经济效应 121

消费者满意——价值效应 122

社会公众——环境效应 123

5.3逆向物流成本—收益分析 124

逆向物流成本组成分析 124

逆向物流收益组成分析 128

5.4回收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 130

无EPR制度安排下的回收物流博弈模型 131

有EPR制度安排下的回收物流博弈模型 132

第6章 EPR制度下企业逆向物流回收体系的选择 135

6.1无EPR制度时的产品回收方式 135

6.2有EPR制度时的产品回收体系 136

EPR制度下EOL产品的流向 136

EPR制度下EOL产品回收体系的构建 137

6.3专用、共用回收体系的定性比较分析 139

6.4专用、共用回收体系的选择决策 141

逆向物流回收体系选择的影响因素 142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回收体系选择决策 144

基于资产专用性的回收体系选择决策 144

基于成本比较的回收体系选择决策 148

专用、共用回收体系综合决策模型 149

第7章 专用回收体系下企业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 153

7.1专用回收体系下企业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 153

EPR制度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型的构建 153

EPR制度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型分析 156

不同回收模式的比较 158

实例验证 160

7.2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162

平衡计分卡 162

增强型平衡计分卡 164

企业EOL产品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66

7.3专用回收体系下OEM与UOEM的回收博弈分析 172

模型假设 173

EOL产品的回收博弈分析 174

结论 177

第8章 PRO组织参与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179

8.1回收逆向物流的价值链分析 180

价值链及其构成 180

价值链含义的发展 181

价值链分析 182

8.2共用回收体系中PRO组织的特征及属性 183

PRO组织的特征 183

PRO组织的自然垄断属性 185

政府对PRO组织的规制 186

8.3 PRO组织参与的共用回收体系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187

8.4 PRO参与时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回收合作 190

普通合约下各利益主体间的回收合作 190

利益共享合约下各利益主体间的回收合作 193

不同合约下纳什均衡解的比较分析 194

第9章 第三方回收逆向物流合作 199

9.1两节点时单个生产企业—多个第三方的回收合作 200

普通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200

利益共享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203

不同合约下纳什均衡解的比较分析 204

结论 206

9.2两节点时多个生产企业—多个第三方的回收合作 206

普通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207

利益共享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211

不同合约下纳什均衡解的比较分析 212

结论 215

9.3多节点时多个委托方—多个第三方的回收合作 216

普通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218

利益共享合约下的逆向物流回收合作 224

不同合约下纳什均衡解的比较分析 226

结论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