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
编辑说明 1
概述 1
第一篇 铁路建设 14
第一章 干线 14
第一节 长大线 14
第二节 沈山线 26
第三节 沈吉线 36
第四节 沈丹线 39
第五节 苏抚线 46
第六节 锦承线 48
第七节 京通线 52
第八节 大郑线 53
第九节 平齐线 56
第十节 平梅线 58
第十一节 魏塔线 59
第十二节 沟海线 63
第十三节 叶赤线 65
第十四节 新义线 67
第十五节 高新线 70
第十六节 凤上线 72
第十七节 辽溪线 74
第十八节 溪田线 77
第十九节 金城线 79
第二十节 开丰线 82
第二章 支线、联络线 84
第一节 支线 84
第二节 联络线 98
第三章 桥梁、隧道 106
第一节 特大桥梁 107
第二节 长大隧道 116
第四章 铁路枢纽 122
第一节 沈阳枢纽 122
第二节 大连枢纽 127
第三节 本溪枢纽 129
第四节 锦州枢纽 131
第五章 地方铁路与专用铁路 133
第一节 地方铁路 133
第二节 专用铁路 134
第二篇 铁路运输 139
第一章 车务 139
第一节 行车组织 140
第二节 运输调度 146
第三节 运输计划 149
第四节 车站行车管理 151
第二章 客运 155
第一节 客运设备 156
第二节 客运组织 158
第三节 客运服务 166
第四节 专运 173
第三章 货运 175
第一节 货运设备 176
第二节 货运组织 184
第三节 货运管理 187
第四节 货物装卸 191
第五节 专用线管理 195
第四章 联运 197
第一节 客货联运 198
第二节 中朝国境铁路会议 200
第五章 机务 202
第一节 机车配属 202
第二节 机车运用 205
第三节 机车整备 215
第四节 能源供给 217
第五节 救援设备 220
第六章 车辆 221
第一节 客货车配属 222
第二节 客货车运用 230
第三节 客货车整备 234
第四节 维修设备 239
第七章 工务 241
第一节 线路大修及维修 242
第二节 桥隧大修及维修 248
第二节 灾害性抢修及维修 252
第四节 土林管理 258
第八章 电务 262
第一节 通信设备 263
第二节 信号设备 291
第三节 设备大修及维修 297
第九章 安全 299
第一节 安全管理 300
第二节 行车安全 302
第三节 客货安全 305
第四节 路外伤亡 307
第三篇 管理 313
第一章 管理机构 313
第一节 路局机构 313
第二节 分局机构 332
第三节 站段机构 353
第四节 建设机构 359
第二章 管理体制 364
第一节 旧中国管理体制 365
第二节 东北解放后管理体制 366
第三章 计划与统计 367
第一节 经济调查 367
第二节 年度计划 369
第二节 长远规划 372
第四节 统计管理 375
第四章 劳动人事管理 380
第一节 工人管理 380
第一节 劳动定额 385
第三节 工资管理 386
第四节 劳动保护 392
第五节 干部管理 396
第五章 财务管理 404
第一节 经济核算 404
第二节 运输收入 405
第三节 成本管理 407
第四节 资金管理 409
第五节 利润管理 411
第六节 会计管理 413
第七节 财务监督 415
第六章 物资管理 418
第一节 物资供应与分配 418
第二节 物资储运 425
第三节 物资节约与挖潜 427
第四篇 科技与教育 435
第一章 科技 435
第一节 科研机构 136
第二节 科一技成果 439
第三节 学术团体 447
第二章 教育 453
第一节 职工教育 451
第二节 专业教育 467
第三节 普通教育 482
第五篇 铁路工业 494
第一章 机车车辆制造 494
第一节 机车制造 494
第二节 车辆制造 500
第三节 机车车辆修理 507
第四节 机车车辆配件 513
第五节 车辆配件 516
第二章 桥梁和施工机械制造 517
第一节 桥梁修造 517
第二节 筑路施工机械制造 519
第三章 铁路通信、信号器材生产 523
第一节 信号器材生产 524
第二节 通信器材生产 527
第三节 工务器材 528
第四节 枕木防腐 530
第四章 路局附属工业 532
第一节 布局 532
第三节 产品 535
第五章 工业企业 540
第一节 车辆制造维修企业 540
第二节 铁路机械配件生产企业 544
第三节 工务、电务系统生产企业 546
第四节 工业公司 549
附录 553
一、大事年表 553
一、重要文献辑存 579
一、编纂始末 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