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陈鼓应 1
导言 1
一、庄子其人 1
二、《庄子》其书 4
三、庄子的思想 6
四、《庄子》的艺术特色 21
五、庄子的地位与影响 30
六、历代的庄子研究 33
综论 36
一、庄子的籍里 36
二、《庄子》本子的演变及篇目的真伪 69
三、老庄尚“真”美学观与后人之承因、发挥 83
四、庄子的审美通感 96
五、庄子与无意识心理现象 104
六、《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117
七、庄子逍遥义的历史演变 126
八、庄子在历史上所遭到的批判 139
九、庄子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50
第一编 战国秦汉庄子学 189
第一章 战国秦汉庄子学概说 189
第一节 战国秦汉庄子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189
第二节 战国秦汉庄子学的演进过程 193
第二章 战国诸子对庄子的评论与阐释 197
第一节 “(庄)子之言大而无用”——来自惠施的评论 197
第二节 “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来自荀况的评论 200
第三节 韩非对庄子的阐释 203
第四节 《吕氏春秋》对庄子的阐释 207
第五节 《天下》篇对庄子的阐释 214
第三章 秦汉辞赋、儒学、医学对《庄子》的多所吸纳 221
第一节 秦汉辞赋对庄子思想的援引与化用 221
第二节 秦汉儒学对庄子思想的援引与改造 227
第三节 秦汉医学对庄子思想的吸收与利用 238
第四章 《淮南子》对庄子的多所阐释——汉代黄老学积极吸纳庄子思想的典型例子 246
第一节 对庄子道论的阐释 246
第二节 对庄子无为论的阐释 252
第三节 对庄子修养论的阐释 256
第四节 阐释方式的多所更新 261
第五章 汉代诸学者的庄子研究 268
第一节 刘安的庄子研究 268
第二节 司马迁的庄子研究 271
第三节 班固的庄子研究 276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 283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概说 283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兴盛的历史背景 28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庄子学的发展过程 287
第二章 魏晋玄学与庄子的关系 294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发展及其与庄子学的联结 294
第二节 玄学理论对庄子思想的吸纳与改造 313
第三章 王弼、阮籍、嵇康的庄子学 342
第一节 王弼“祖述老庄”及其对庄子的超越 342
第二节 阮籍“以庄周为模则”及其对庄子的超越 348
第三节 嵇康以“庄周”为“师”及其对庄子的超越 353
第四章 司马彪、崔譔、向秀的《庄子》研究 357
第一节 司马彪的《庄子注》 357
第二节 崔譔的《庄子注》 362
第三节 向秀的《庄子注》 369
第五章 郭象的《庄子注》 376
第一节 对司马彪本的“以意去取” 376
第二节 对向秀注的“述而广之” 380
第三节 对向注以外旧注的借鉴与批评 384
第四节 对《庄子》的改造性诠释 388
第五节 《庄子注》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398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佛教学者的庄子学 402
第一节 从“格义”、“连类”到以佛解庄 402
第二节 支遁的《逍遥论》 414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学者的庄子学 420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学者对庄子的认可与阐发 420
第二节 葛洪的庄子学 425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文论所反映的庄子学 43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庄子》的多所化用 43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艺理论对庄子思想的吸收与发挥 444
第三编 隋唐庄子学 459
第一章 隋唐庄子学概说 459
第一节 隋唐庄子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459
第二节 隋唐庄子学的发展过程 464
第二章 陆德明的《庄子音义》 470
第一节 《庄子音义》撰写因由及年代 470
第二节 对庄学源流及《庄子》版本的考述 472
第三节 对旧音义的兼收与审定 476
第四节 在旧音义外自作音义 481
第五节 对郭象本的校勘 485
第六节 《庄子音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89
第三章 成玄英的《庄子疏》 492
第一节 依郭象注作疏解 492
第二节 在郭象注外作疏解 499
第三节 成疏的佛理化倾向 506
第四节 《庄子疏》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511
第四章 隋唐其他人的庄子学 515
第一节 魏徵等的《庄子治要》 515
第二节 文如海的《庄子正义》 519
第三节 张九垓的《庄子指要》 524
第四节 马总的《庄子钞》 528
第五节 李磎的《广废庄论》 533
第五章 隋唐佛教学者的庄子学 540
第一节 隋唐佛教学者对庄子思想的吸收与批评 540
第二节 宗密对庄子思想的批评与会通 551
第六章 隋唐道教学者的庄子学 558
第一节 隋唐道教学者对庄子思想的利用与阐发 558
第二节 司马承祯的《坐忘论》 571
第七章 隋唐文士的庄子学 579
第一节 隋唐学士文人对《庄子》的多所阐释 579
第二节 唐代的庄子寓言赋 587
第三节 李白的《大鹏赋》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