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改进社缘起&刘天华 1
我对于本社的计划&刘天华 4
导读&乔建中 7
国乐前途及其研究&杨荫浏 11
导读&乔建中 34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吕骥 39
导读&乔建中 50
汉唐时期西域琵琶的输入和发展&常任侠 53
导读&乔建中 72
京剧《贵妃醉酒》的音乐分析&王震亚 75
导读&乔建中 88
山歌、小调到戏曲唱腔的发展——以扬剧曲牌《梳妆台》为例&武俊达 91
导读&乔建中 137
试论戏曲音乐的牌子音乐及板子音乐——戏曲音乐散论之一章&程云 140
导读&乔建中 161
试论民间曲调的可塑性&郭乃安 165
导读&乔建中 180
孔庙丁祭音乐的初步研究&杨荫浏 184
导读&乔建中 209
《月子弯弯》源流考——兼谈“吴歌”&钱仁康 213
导读&乔建中 234
民族曲式中的变奏原则&高厚永 238
导读&乔建中 258
福建南音唱腔旋法中的多重大三度并置&王耀华 262
导读&乔建中 282
民族音乐结构形态中的程式性与非程式性&董维松 285
导读&乔建中 300
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杨匡民 303
导读&乔建中 325
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音乐史论之一&黄翔鹏 328
导读&乔建中 366
关于民歌特征的美学思考&江明惇 370
导读&乔建中 384
音地关系探微——从民间音乐的分布作音乐地理学的一般探讨&乔建中 388
导读&乔建中 411
说书调与唱书调——论曲艺音乐的两种唱腔类型&栾桂娟 414
导读&乔建中 435
旋律学学科建设刍议(注)&赵宋光 439
导读&乔建中 453
乐种学导言&袁静芳 457
导读&乔建中 469
变宫的轨迹——民歌传承的“旋律基因”探幽&黄允箴 472
导读&乔建中 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