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论 1
1.1 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 1
1.1.1 教育技术的演进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 1
1.1.2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8
1.1.3 英国教育技术的新发展 10
1.2 教育技术学概述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13
1.2.1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 13
1.2.2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15
1.2.3 教育技术学的知识体系 16
1.2.4 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 18
第二章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20
2.1 现代学习理论 20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1
2.1.2 社会学习理论 22
2.1.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4
2.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6
2.1.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0
2.1.6 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学习理论探索 31
2.2 现代教学理论 34
2.2.1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教学理论 34
2.2.2 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理论 34
2.2.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35
2.2.4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教改实验 36
2.2.5 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36
2.2.6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38
2.3 传播理论 39
2.3.1 传播概述 39
2.3.2 传播过程与模式 40
2.3.3 传播信息与符号 43
2.3.4 传播媒介 44
2.3.5 传播效果 46
第三章 教学媒体 49
3.1 教学媒体概述 49
3.1.1 教学媒体的含义 49
3.1.2 教学媒体的分类 49
3.1.3 教学媒体的选择 51
3.1.4 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52
3.2 视觉媒体 52
3.2.1 非投影视觉媒体 52
3.2.2 投影视觉媒体 55
3.2.3 投影器的原理和使用 56
3.2.4 实物投影器 58
3.2.5 教学银幕 59
3.2.6 投影型视觉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60
3.3 听觉媒体 61
3.3.1 几种常用的听觉媒体 61
3.3.2 听觉媒体的特点 62
3.3.3 听觉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62
3.4 视听觉媒体 63
3.4.1 电视媒体 63
3.4.2 录像媒体 64
3.4.3 视盘媒体 65
3.5 微格教学 66
3.5.1 微格教学概述 66
3.5.2 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 71
3.5.3 微格教学实施与评价 72
第四章 教学设计 78
4.1 教学设计概述 79
4.1.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79
4.1.2 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应用范围和工作层面 79
4.1.3 教学设计过程及其组成部分 81
4.2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82
4.2.1 学习需要分析 82
4.2.2 教学内容分析 84
4.2.3 学习者分析 89
4.3 学习目标的阐明 91
4.3.1 学习目标概述 91
4.3.2 学习目标分类 92
4.3.3 学习目标的编写 95
4.4 教学策略的制定 97
4.4.1 教学模式 97
4.4.2 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 98
4.4.3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100
4.4.4 教学组织形式 102
4.5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102
4.5.1 教学评价概述 103
4.5.2 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 104
4.6 信息化教学设计简介 107
4.6.1 信息化教学的组织形式与特点 107
4.6.2 信息化教学设计 110
4.6.3 信息化教学案例 111
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115
5.1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概述 115
5.1.1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含义 115
5.1.2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教学策略 116
5.1.3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信息传递过程 119
5.1.4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特点与作用 122
5.2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的基本构成 123
5.2.1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硬件构成 124
5.2.2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软件构成与课件 124
5.2.3 教学信息、教师、学习者 125
5.3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126
5.3.1 教学软件设计方法 127
5.3.2 教学软件设计的一般过程 127
第六章 多媒体教学应用 133
6.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33
6.1.1 多媒体概念 133
6.1.2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35
6.1.3 多媒体的教育应用 136
6.1.4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137
6.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138
6.2.1 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138
6.2.2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 ) 139
6.2.3 多媒体设备 140
6.3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与多媒体素材制作 143
6.3.1 文本 143
6.3.2 数字音频 143
6.3.3 数字图像技术 145
6.3.4 视频技术 147
6.3.5 数据压缩技术 148
6.3.6 超文本技术 149
6.4 多媒体软件 151
6.4.1 多媒体播放软件 151
6.4.2 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153
6.4.3 多媒体编辑软件 156
6.5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制作 157
6.5.1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步骤 157
6.5.2 多媒体界面设计 158
6.5.3 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制作 159
6.5.4 课件的运行 166
第七章 网络基础与远程教学 169
7.1 网络基础知识 169
7.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69
7.1.2 计算机局域网的组建 173
7.2 Internet工作原理与教育资源 175
7.2.1 Internet基本知识与工作原理 175
7.2.2 Internet教育与学习资源 182
7.2.3 Internet的应用 187
7.3 校园网 188
7.3.1 校园网概述 188
7.3.2 校园网的组建技术与设备 190
7.3.3 校园网资源建设与管理 197
7.3.4 VOD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99
7.4 远程教学 204
7.4.1 远程教学的原理与发展趋势 204
7.4.2 远程教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206
第八章 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209
8.1 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 209
8.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209
8.1.2 信息素养 210
8.2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 212
8.2.1 教育信息化 212
8.2.2 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 214
8.2.3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214
8.2.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15
8.3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221
8.3.1 认识教学资源 221
8.3.2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 222
8.3.3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本类型 222
8.3.4 开发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软件 222
8.3.5 教学资源库建设 223
8.3.6 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方法 224
第九章 教育资源建设方法和数字化学习 226
9.1 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226
9.1.1 教育资源的基本内涵 226
9.1.2 教育资源建设的意义 227
9.1.3 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229
9.1.4 教育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230
9.1.5 教育资源建设应实现的功能 231
9.2 教育资源建设的技术规范和主要步骤 234
9.2.1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简介 234
9.2.2 教育资源建设的主要步骤 237
9.3 教育资源的收集、开发、标注与分类 238
9.3.1 教育资源的收集与开发 238
9.3.2 教育资源的属性标注 244
9.3.3 教育资源的分类方法 246
9.4 教育资源的评价与管理 247
9.4.1 教育资源评价的基本步骤 247
9.4.2 教育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248
9.4.3 教育资源的管理与服务 257
9.5 基于资源的数字化学习 263
9.5.1 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 264
9.5.2 数字化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66
9.5.3 数字化学习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267
9.5.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268
9.5.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269
参考文献 273
后记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