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
1.1 电路模型 1
1.1.1 实际电路组成与功能 1
1.1.2 电路模型 2
思考题 3
1.2 电路变量 3
1.2.1 电流 3
1.2.2 电压 5
1.2.3 电功率 7
思考题 9
1.3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9
1.3.1 电阻元件 9
1.3.2 欧姆定律 10
1.3.3 电阻元件上消耗的功率与能量 11
思考题 12
1.4 理想电源 12
1.4.1 理想电压源 12
1.4.2 理想电流源 14
思考题 16
1.5 基尔霍夫定律 16
1.5.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7
1.5.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8
思考题 21
1.6 电路等效 22
1.6.1 电路等效的一般概念 22
1.6.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 22
1.6.3 理想电源的串联与并联等效 28
思考题 29
1.7 实际电源的模型及其互换等效 29
1.7.1 实际电源的模型 29
1.7.2 电压源、电流源模型互换等效 31
思考题 32
1.8 电阻△、Y电路互换等效 33
1.8.1 △形电路等效变换为Y形电路 33
1.8.2 Y形电路等效变换为△形电路 35
思考题 36
1.9 受控源及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 37
1.9.1 受控源 37
1.9.2 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 38
思考题 40
1.10 运算放大器概述 40
1.10.1 理想运放的图形符号及电路模型 40
1.10.2 理想运放三种输入方式与虚短路、虚开路概念 41
1.10.3 运放的两种典型运算 42
思考题 43
习题一 43
第2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48
2.1 拓扑图与电路方程 48
2.1.1 网络(电路)的拓扑图 48
2.1.2 回路、割集、树 49
2.1.3 KCL和KⅥ的独立方程 51
思考题 53
2.2 2b法和b法 54
2.2.1 2b法 54
2.2.2 b法 55
思考题 58
2.3 回路法与网孔法 58
2.3.1 回路法 58
2.3.2 网孔法 59
思考题 65
2.4 割集法与节点法 65
2.4.1 割集法 65
2.4.2 节点法 66
思考题 73
习题二 73
第3章 常用的电路定理 76
3.1 叠加定理和齐次定理 76
3.1.1 叠加定理 76
3.1.2 齐次定理 79
思考题 81
3.2 置换定理 81
思考题 85
3.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86
3.3.1 戴维南定理 86
3.3.2 诺顿定理 88
思考题 92
3.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92
思考题 97
3.5 互易定理 97
思考题 103
习题三 103
第4章 动态电路时域分析 106
4.1 动态电路元件 106
4.1.1 电感元件 106
4.1.2 电容元件 109
4.1.3 电感、电容的串联和并联 111
思考题 113
4.2 动态电路的方程 114
4.2.1 电路微分方程 114
4.2.2 电路量初始值的计算 115
思考题 117
4.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17
4.3.1 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17
4.3.2 一阶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19
思考题 121
4.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21
4.4.1 一阶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21
4.4.2 一阶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23
思考题 125
4.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25
4.5.1 全响应及其分解 125
4.5.2 三要素法 127
思考题 132
4.6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32
4.6.1 阶跃函数 132
4.6.2 阶跃响应 134
思考题 135
4.7 二阶电路分析 136
4.7.1 零输入响应 136
4.7.2 单位阶跃响应 139
思考题 140
4.8 正弦激励下一阶电路的响应 140
思考题 142
习题四 142
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46
5.1 正弦电流与电压 146
5.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146
5.1.2 相位差 148
5.1.3 有效值 149
思考题 150
5.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51
5.2.1 复数及其运算 151
5.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52
思考题 156
5.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156
5.3.1 基本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156
5.3.2 KCL、KVL的相量形式 159
思考题 162
5.4 相量模型 163
5.4.1 阻抗与导纳 163
5.4.2 正弦电源相量模型 165
5.4.3 正弦稳态电路相量模型 166
5.4.4 阻抗和导纳的串、并联 166
思考题 169
5.5 相量法分析 169
5.5.1 方程法分析 169
5.5.2 等效法分析 173
思考题 177
5.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78
5.6.1 单口电路的功率 178
5.6.2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181
思考题 184
5.7 三相电路 185
5.7.1 三相电源 185
5.7.2 三相电路的计算 187
思考题 192
习题五 192
第6章 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 197
6.1 耦合电感元件 197
6.1.1 耦合线圈 197
6.1.2 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 198
思考题 202
6.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 202
6.2.1 耦合电感的CCVS去耦等效 203
6.2.2 耦合电感的T形去耦等效 203
思考题 206
6.3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相量法分析 206
6.3.1 方程法分析 207
6.3.2 等效法分析 207
思考题 212
6.4 理想变压器 212
6.4.1 理想变压器的条件 213
6.4.2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特性 213
思考题 219
6.5 实际变压器 219
6.5.1 全耦合变压器 219
6.5.2 空心变压器 222
6.5.3 铁心变压器 223
思考题 223
习题六 223
第7章 电路频率响应 227
7.1 网络函数与频率响应 227
7.1.1 网络函数 227
7.1.2 网络频响特性 228
思考题 229
7.2 常用RC一阶电路的频率特性 230
7.2.1 RC一阶低通电路的频率特性 230
7.2.2 RC一阶高通电路的频率特性 233
思考题 235
7.3 常用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236
7.3.1 串联谐振 237
7.3.2 频率特性 242
7.3.3 通频带 244
思考题 246
7.4 实用rLC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247
7.4.1 并联谐振 247
7.4.2 频率特性 250
7.4.3 通频带 252
思考题 256
习题七 256
第8章 双口网络 260
8.1 n端网络与n口网络 260
思考题 260
8.2 双口网络的方程与参数 261
8.2.1 Z方程与z参数 261
8.2.2 y方程与y参数 263
8.2.3 A方程与a参数 264
8.2.4 H方程与h参数 265
思考题 268
8.3 双口网络的连接 268
8.3.1 串联 268
8.3.2 并联 269
8.3.3 级联 270
8.3.4 双口网络连接有效性检验 271
思考题 273
8.4 双口网络的等效 273
8.4.1 双口网络的z参数等效电路 274
8.4.2 双口网络的y参数等效电路 275
思考题 276
8.5 双口网络的网络函数与特性阻抗 276
8.5.1 策动网络函数 277
8.5.2 传输网络函数 279
8.5.3 特性阻抗 282
思考题 283
习题八 283
第9章 MATLAB用于电路分析 287
9.1 MATLAB基础 287
9.1.1 概述 287
9.1.2 MATLAB语言的特点 287
9.1.3 MATLAB工作环境简介 288
9.1.4 学习MATLAB的基本方法 290
9.2 电阻电路计算 291
9.2.1 一般分析方法计算 291
9.2.2 常用电路定理计算 293
9.3 一阶动态电路时域计算 295
9.4 正弦稳态电路计算 299
9.4.1 相量图计算 299
9.4.2 应用戴维南定理计算 301
9.4.3 功率计算 302
9.4.4 计算参数 303
9.5 电路频率响应的计算 304
9.6 二端口电路计算 308
习题九 311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313
参考文献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