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科学发展战略,创建良生生态系统——对苏州昆曲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思索&汤钰林 1
昆曲史论 3
从曲家尺牍看昆曲的传播接受&赵山林 3
从“共生”到“相忘”:昆曲“磨调”与《牡丹亭》&司徒秀英 9
苏昆入浙并遽兴考&徐宏图 18
“温昆”的历史经验&孙崇涛 27
彩头戏与昆剧改革&沈沉 35
宁波昆剧概述&桑毓喜 39
扬州昆曲与京剧&林鑫 45
吴梅、王起与北京昆曲&谢柏梁 50
昆剧与台湾七子戏在剧目及音乐上之关系&罗丽容 55
声腔音乐 67
从《臞仙本琵琶记》说到海盐、昆山二腔之关系&马骕 67
嘉业堂藏抄本《玉狮坠》及其牌律考辨&李俊勇 74
新编昆剧《公孙子都》斠律&郑传寅 83
青春版《牡丹亭》音乐写作构想&周友良 93
论昆曲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借鉴意义&范政 101
传奇研究 107
中国古典戏剧中之另类:读《豫让吞炭》&(美)傅鸿础 107
南戏《荆钗记》修改为昆曲剧本的过程&(日)田仲一成 113
抒怀寄慨 寓教于乐——取材于唐传奇的明代戏曲创作目的的变异&刘玮 127
论《浣纱记》的艺术成就&顾聆森 132
《牡丹亭》昆曲工尺谱全印本的探究&吴新雷 139
从案头文本到表演文本看昆曲的再创作——以《钟馗嫁妹》剧本与上昆《天下乐·钟馗嫁妹》文本为例&(新)郭淑云 147
岁寒知松柏 乱世显忠义——从《冬青树》看蒋士铨的忠义题材剧&施红梅 161
《牡丹亭》后,又添情种——论晚清传奇《蝶归楼》&朱恒夫 166
新古典主义戏剧精神的追求——关于汤显祖《南柯记》文本重建的阐释&张福海 171
场上艺术 177
保留在昆剧舞台上的元剧异珍——《访普》&丁修询 177
昆剧《刀会》考论&陈春苗 179
丈夫有泪不轻弹——昆曲《宝剑记·夜奔》林冲表演详解&侯少奎 184
论昆曲舞台表演的虚实处理艺术&刘志宏 190
浅谈昆曲服饰对世俗心理及审美趣味的迎合&管骍 194
菊坛人物 199
试论李渔的编剧技艺观&邵雯艳 199
中国音乐的美国辩护士——乐维思&古兆申 204
忆王传淞&顾笃璜 208
昆曲故里最后的堂名——纪念高慰伯老师&顾斌 211
曲学言论 219
关于“戏剧观”——试谈戏剧本质与昆曲舞台艺术之关系&徐斯年 219
振兴“倚声体制”,加强昆曲“依律填词、倚腔度曲”的“填词作曲”法&郑孟津 230
谈谈戏剧观众问题&叶长海 234
大学,昆曲生存的沃土&江巨荣 242
曲事摭忆 247
“心”到渠成——全本《长生殿》制作札记&唐斯复 247
“借昆腔婉转谱新词”——新编昆剧《孟姜女》编演追记&周秦 251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新编昆剧《孟姜女》观感&王永健 255
此梦非彼梦 美梦皆有同——上海昆剧团首演“临川四梦”全记录&朱锦华 258
观剧札记 265
对上海昆剧团《墙头马上》演出剧本的评析与建议&(美)魏淑珠 265
青春版《牡丹亭》“花意象”的艺术功能&邓斯博 272
谨守传统,厚积薄发——李公律艺术专场观后&郭梅 蒋羽乾 277
新书评跋 283
经典的文本,经典的曲谱——《昆曲汤显祖“临川四梦”全集纳书楹曲谱版》述评&蒋星煜 283
《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序&齐森华 286
世界之窗 291
《玉簪记·琴挑》英译&汪榕培 291
旧戏文演于新大陆——美国所见的杂剧、传奇与乱弹&(美)都文伟 296
英伦牡丹开——青春版《牡丹亭》欧洲巡演纪实&(美)白先勇 306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胡丽娜 311
新编传奇 319
新编昆剧桃花扇&曾永义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