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X线成像 3
第一节 X线的产生与性质 3
一、X线的产生 3
二、X线的性质 3
第二节 X线成像原理 4
第三节 X线成像设备及检查技术 5
一、X线发生装置 5
二、X线接收装置及检查技术 5
第四节 X线检查的安全性和防护 8
第二章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10
第一节 CT的基本知识 10
第二节 CT的分类 13
一、常规CT 13
二、螺旋CT 13
三、电子束CT 14
第三节 CT的检查方法 14
一、平扫 15
二、增强扫描 15
三、造影CT扫描 16
四、特殊扫描方法 16
第四节 图像后处理技术 17
第五节 阅读CT片的一般顺序和注意事项 17
第三章 磁共振成像 19
第一节 MRI的基本原理 19
第二节 MRI的基本设备 19
一、主磁体 19
二、梯度线圈 20
三、射频线圈 20
第三节 影响信号强度的因素 20
一、质子密度 20
二、液体的流动 21
三、纵向弛豫时间 21
四、横向弛豫时间 21
五、脉冲序列 21
六、磁共振对比增强 23
七、磁共振血管成像 23
第四节 正常组织和某些病理组织的MR信号 25
第四章 超声成像 27
第一节 超声波物理基础 27
第二节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28
一、M型超声 28
二、B型超声 29
三、频谱多普勒超声 29
四、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30
五、实时三维超声 30
第三节 组织回声的描述 30
一、组织回声强度的描述 30
二、组织回声分布的描述 31
三、回声形态的描述 31
四、某些特殊征象的描述 31
第四节 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的超声图像 32
第五节 超声图像的观察与分析 32
一、B型图像 32
二、多普勒频谱 33
三、彩色多普勒 33
第五章 影像诊断中的对比剂 35
第一节 X线对比剂 35
一、阳性对比剂 35
二、阴性对比剂 35
三、X线对比剂的安全性和对比剂反应 35
第二节 磁共振对比剂 37
一、非特异性细胞外液间隙对比剂 37
二、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的对比剂 38
三、肝胆系对比剂 38
第三节 超声对比剂 38
一、右心显影对比剂 38
二、左心显影对比剂 39
三、心肌显影对比剂 39
第六章 影像的分析与诊断 40
第七章 如何阅读影像检查报告 43
第八章 介入影像学 45
第一节 影像设备 45
第二节 器械、介入治疗材料和药物、基本技术 45
一、器械 45
二、介入治疗材料及药物 47
三、基本技术 47
第三节 临床应用 48
一、血管造影术 48
二、血管性介入治疗 48
三、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49
第四节 介入操作的反应和并发症 49
第九章 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 51
第一节 PACS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51
第二节 PACS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51
一、数字化图像的采集 52
二、网络架构 52
三、数字化图像的压缩、存储和管理 52
四、图像信息的处理 53
五、与HIS和RIS的集成 53
第三节 PACS的临床应用 54
第四节 对未来PACS系统的展望 54
第二篇 胸部 59
第一章 肺与纵隔 59
第一节 肺与纵隔的正常影像解剖 59
一、肺野与肺门 59
二、肺叶与肺段 59
三、气管与支气管 61
四、纵隔与横膈 62
五、胸膜与胸壁 65
第二节 肺与纵隔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66
一、肺的异常影像学征象 66
二、支气管的异常影像学征象 70
三、肺门的异常影像学征象 73
四、纵隔的异常影像学征象 74
五、胸膜的异常影像学征象 75
六、横膈的异常影像学征象 77
第三节 肺与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78
一、局限性病变 78
二、弥漫性病变 95
第四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98
第二章 心脏和大血管 101
第一节 心脏和大血管的正常影像解剖 101
一、X线平片 101
二、USG 104
三、MRI 104
四、CT 105
五、心血管造影 105
第二节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107
一、心脏位置异常 107
二、心脏大小异常 107
三、肺循环的基本病变和影像学征象 109
四、体循环大血管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111
五、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异常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112
第三节 心脏和大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115
一、有肺淤血改变的心脏病 115
二、有肺充血改变的心脏病 116
三、有肺缺血改变的心脏病 119
四、肺血基本正常的心脏病 120
五、心包病变 121
第四节 心脏和大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123
第三章 乳腺 125
第一节 乳腺的正常影像解剖 125
第二节 乳腺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126
一、形态和结构的异常 126
二、钙化 127
三、肿块 127
四、乳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129
第三篇 腹部 133
第一章 急腹症 133
第一节 与急腹症有关的正常影像解剖 133
一、腹壁和盆壁 133
二、实质脏器 133
三、空腔脏器 133
第二节 急腹症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134
一、异常气体 134
二、腹腔积液 134
三、腹腔内钙化 135
四、腹腔内肿块影 135
五、腹腔或腹膜后脓肿 135
六、下胸部异常 135
七、骨骼异常 135
第三节 常见急腹症的影像学诊断 135
一、肠梗阻 135
二、肠套叠 138
三、胃肠道穿孔 140
四、急性阑尾炎 141
五、腹部外伤 142
第四节 急腹症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142
第二章 食管和胃肠道 144
第一节 食管和胃肠道的正常影像解剖 144
一、食管 144
二、胃 144
三、十二指肠 146
四、小肠 146
五、大肠 147
第二节 食管和胃肠道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147
一、管壁改变 147
二、黏膜皱襞改变 149
三、管腔改变 150
四、位置和移动度改变 150
五、管腔外改变 150
六、功能性改变 150
第三节 食管和胃肠道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151
一、局限性隆起和凹陷 151
二、弥漫性病变 161
三、异常扩张 165
第四节 食管和胃肠道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166
第三章 肝、胆、胰、脾 168
第一节 肝、胆、胰、脾的正常影像解剖 168
一、上腹部不同横断层面解剖与影像 168
二、肝脏 169
三、胆道系统 172
四、胰腺 173
五、脾脏 174
第二节 肝脏 175
一、肝脏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175
二、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182
三、肝脏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193
第三节 胆道系统 194
一、胆道系统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194
二、胆道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194
三、胆道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04
第四节 胰腺 205
一、胰腺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205
二、胰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207
三、胰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10
第五节 脾脏 212
一、脾脏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212
二、脾脏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13
第四章 泌尿系统、肾上腺与腹膜后间隙 215
第一节 泌尿系统 215
一、泌尿系统的正常影像解剖 215
二、泌尿系统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217
三、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222
第二节 肾上腺 227
一、肾上腺的正常影像解剖 227
二、肾上腺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228
第三节 腹膜后间隙 229
一、腹膜后间隙的正常影像解剖 229
二、腹膜后间隙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230
第四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30
一、泌尿系统 230
二、肾上腺与腹膜后间隙 231
第五章 生殖系统 232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 232
一、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影像解剖 232
二、女性生殖系统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234
三、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239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 242
一、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影像解剖 242
二、男性生殖系统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242
第三节 生殖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45
第四篇骨、关节和软组织第一章 骨 249
第一节 骨的正常影像解剖 249
一、骨的结构与基本影像 249
二、骨的生长发育 250
三、长骨的影像解剖 250
四、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的影像解剖 251
第二节 骨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及其病理基础 251
一、骨密度与信号改变 252
二、骨膜改变 255
三、骨形态改变 256
第三节 骨创伤 257
一、骨折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257
二、骨折的并发症 259
三、骨折的整复和愈合 260
第四节 骨骼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261
一、单发局灶性骨密度或信号改变 261
二、多发局灶性骨密度或信号改变 269
三、全身性骨质改变 273
四、骨髓的改变 276
五、全身性骨外形改变 277
第五节 骨骼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78
第二章 脊柱 280
第一节 脊柱的正常影像解剖 280
一、X线平片 280
二、CT 280
三、MRI 281
四、常见变异及易误诊为病变的征象 281
第二节 脊柱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282
一、椎体的形态与结构异常 282
二、椎体的密度或信号异常 283
三、椎间盘(隙)异常 283
四、椎弓根的异常 284
五、椎旁软组织的改变 285
第三节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285
一、脊椎局灶性骨密度或信号改变 285
二、椎间盘病变 287
三、脊柱外形的改变 289
第四节 脊柱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92
第三章 关节 294
第一节 关节的正常影像解剖 294
第二节 关节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295
一、关节肿胀 295
二、关节间隙异常 295
三、关节软骨下骨吸收及骨性关节面下骨吸收 296
四、关节破坏 296
五、骨性关节面下囊状变 297
六、关节骨质增生硬化及骨赘 297
七、关节强直 297
八、关节脱位 298
九、关节内游离体 298
十、关节旁软组织肿块 298
第三节 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299
一、关节骨质破坏 299
二、关节骨质增生和骨赘 302
三、关节脱位 303
四、关节旁软组织肿块 304
五、半月板与肌腱韧带损伤 306
第四节 关节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307
第四章 软组织 309
第一节 软组织的正常影像解剖 309
第二节 软组织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309
一、软组织钙化与骨化 310
二、软组织肿块 310
三、脂肪密度或信号影 311
四、软组织内气体 312
五、软组织肿胀 312
第三节 软组织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312
第五篇中枢神经系统和头颈部第一章 脑 317
第一节 脑的正常影像解剖 317
一、脑膜 317
二、脑 317
三、脑血管 318
四、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脑池 321
第二节 颅脑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322
一、脑内外病变定位征 322
二、脑积水 322
三、脑萎缩 322
四、坏死与囊变 322
五、钙化 323
六、占位征 323
第三节 颅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324
一、脑内病变 324
二、脑外病变 330
第四节 颅脑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335
第二章 脊髓 337
第一节 脊髓的正常影像解剖 337
第二节 脊髓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338
一、脊髓增粗 338
二、脊髓萎缩 339
三、囊变 339
四、钙化 339
五、占位征 340
第三节 脊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340
一、髓内病变 340
二、髓外硬膜下病变 342
三、先天畸形 344
第四节 脊髓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344
第三章 头颈部 346
第一节 头颈部的正常影像解剖 346
一、眼部 346
二、耳和颞部 347
三、鼻和鼻窦 348
四、咽喉部 350
五、颈部 351
第二节 头颈部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352
一、眼部 352
二、耳和颞部 356
三、鼻和鼻窦 358
四、咽喉部 360
五、颈部 363
第六篇介入影像学的临床应用第一章 中枢和头颈部 369
第一节 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 369
第二节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 370
第三节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 370
第二章 呼吸系统 372
第一节 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 372
第二节 肺栓塞介入治疗 373
第三节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 373
第四节 气管、支气管支架放置术 374
第三章 循环系统 376
第一节 心脏瓣膜成形术 376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376
第三节 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 377
第四节 外周动脉狭窄和闭塞介入治疗 377
第四章 消化系统 380
第一节 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 380
第二节 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381
第三节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 382
第四节 腹腔囊肿穿刺引流术 383
第五节 腹腔脓肿穿刺引流术 383
第六节 食管狭窄扩张术和支架放置术 384
第七节 脾动脉栓塞治疗 384
第八节 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 385
第九节 胆系残留结石介入治疗 386
第十节 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386
第五章 泌尿系统 388
第一节 肾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放置术 388
第二节 经皮穿刺尿路引流 389
第三节 前列腺肥大介入治疗 389
第四节 肾癌介入栓塞治疗 389
第六章 盆腔介入治疗 391
第一节 盆腔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 391
第二节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 391
第三节 输卵管再通术 392
第七章 骨骼、肌肉系统 393
第一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 393
第二节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和腰椎间盘溶解术 393
医学影像学中英文名词对照 395
参考读物 400
相关医学影像学internet站点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