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地理背景 1
1.1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范围和界限 1
1.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基本生态地理背景 4
1.3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5
主要参考文献 19
第2章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功能定位及范式体系构建 22
2.1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功能定位 22
2.2 优化生态-生产范式体系构建 24
主要参考文献 30
第3章 毛乌素沙地草地“三圈”生态-生产范式 32
3.1 毛乌素沙地草地的生态地理背景 32
3.2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特点 41
3.3 毛乌素沙地草地的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44
主要参考文献 50
第4章 黄土高原沙黄土区皇甫川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51
4.1 研究区背景 51
4.2 研究区景观的分级分类 57
4.3 皇甫川流域不同尺度下的关键生态因子分析 59
4.4 小流域不同立地条件植被的空间配置 72
4.5 皇甫川流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88
4.6 皇甫川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与新产业带的建设 96
主要参考文献 109
第5章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安塞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112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生产背景 112
5.2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景观生态学特点 123
5.3 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的建立原则 131
5.4 纸坊沟流域优化生态-生产空间格局的环境经济基础 140
5.5 安塞纸坊沟流域优化生态-生产空间格局影响因子分析 152
5.6 安塞纸坊沟流域优化生态-生产空间格局 159
5.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164
主要参考文献 174
第6章 怀来山盆系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178
6.1 研究区位置 178
6.2 怀来县生态地理背景 179
6.3 怀来县人文经济背景 192
6.4 怀来山盆系统农业生态经济分区 206
6.5 怀来县区域产业发展方向探讨 212
6.6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221
6.7 怀来山盆系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238
主要参考文献 245
第7章 北京昌平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248
7.1 景观生态学及北京地区研究进展 248
7.2 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育的“小三圈”格局 260
7.3 昌平区生态地理背景 270
7.4 北京昌平区经济与产业结构分析 275
7.5 昌平区土壤农业化学分析和物理性状研究 281
7.6 昌平区景观结构和空间异质性分析 286
7.7 昌平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294
7.8 昌平区城镇化过程及空间特征分析 301
7.9 昌平区可持续景观生态规划 310
7.10 昌平区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315
主要参考文献 322
第8章 大兴安岭南麓山地丘陵区林西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328
8.1 林西县生态地理背景分析 328
8.2 林西县农业生产经济特征分析 345
8.3 林西县山地丘陵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 356
8.4 林西县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373
8.5 林西县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范式 378
8.6 林西县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409
主要参考文献 414
第9章 松嫩平原碱化草地区长岭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418
9.1 松嫩平原农牧交错区生态地理环境背景与形成机制 418
9.2 长岭县自然及地理概况 427
9.3 长岭县景观格局、变化和驱动因子分析 430
9.4 长岭县土壤类型分布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41
9.5 长岭县牧草资源特点及畜牧业发展模式 448
9.6 长岭县农业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458
9.7 长岭县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468
主要参考文献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