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与环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尚仁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306014986
  • 页数:267 页
图书介绍:

绪言 1

第一章 地下水的赋存与补给排泄 4

第一节 自然界水循环中的地下水 4

第二节 岩土中的空隙和水分 4

一、岩土中的空隙 4

二、岩土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 6

三、岩土的水理性质 8

第三节 包气带与饱水带、含水层与隔水层 9

一、包气带和包气带水 9

二、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涵义 10

三、含水层的类型和地下水分类 11

四、含水层的功能 11

第四节 潜水和承压水 12

一、潜水 12

二、承压水 13

第五节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 15

一、地下水的补给 15

二、地下水的排泄 18

三、地下水的径流 20

第六节 地下水的动态和均衡 23

一、地下水的天然动态 23

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动态 25

三、地下水均衡方程式 25

四、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均衡 26

第七节 水文地质单元 27

一、地下径流系统 27

二、地下含水系统 27

第八节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28

一、孔隙水 28

二、裂隙水 31

三、岩溶水 32

思考与练习题 35

第二章 地下水运动计算 40

第一节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40

一、饱水带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40

二、结合水的运动规律 42

三、包气带水的运动规律 43

第二节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44

一、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44

二、潜水含水层中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46

第三节 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 48

一、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一维流的稳定运动 48

二、潜水含水层地下水一维流的稳定运动 49

三、有垂向补给和排泄时河间地块中潜水的稳定运动 50

四、几种条件下地下水的稳定运动计算 52

五、河渠附近地下水的非稳定运动 54

六、田面入渗区潜水的非稳定运动 56

第四节 地下水向井的非稳定运动 57

一、无越流时地下水向无界承压含水层完整井的运动 58

二、有越流时地下水向无界承压含水层完整单井的运动 69

三、无越流时地下水向无界潜水含水层完整单井的运动 73

第五节 地下水向井的稳定运动 80

一、具有圆形定水头边界的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井的运动 80

二、无界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单井的运动 82

三、无界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干扰井群的运动 83

四、含水层边界附近的井流计算 84

第六节 弥散理论 87

一、弥散的基本概念 87

二、水动力弥散的弗克定律 88

三、溶质运移方程(水动力弥散方程) 88

思考与练习题 90

第三章 地下水水质和水质评价 98

第一节 地下水的物质性质 98

第二节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形成作用 100

一、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100

二、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性质 101

三、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103

四、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 103

五、地下水化学成分表达式和舒卡列夫分类 104

六、摩尔浓度及其与当量浓度的换算 105

第三节 饮用水水质评价 106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 106

二、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说明 108

三、毒理学指标说明 108

四、细菌学指标说明 109

五、放射性指标说明 109

第四节 锅炉用水的水质评价 109

一、成垢作用 109

二、腐蚀作用 110

三、起泡作用 111

第五节 工程建筑用水的水质评价 111

一、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111

二、地下水对铁器的侵蚀 115

第六节 农田灌溉水水质评价 115

一、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115

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说明 116

思考与练习题 118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概述 122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特征 122

一、系统性 122

二、可恢复性 123

三、宝贵性 123

四、复杂性 124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分类及其可利用程度分析 124

一、补给量 124

二、储存量 126

三、允许开采量(可采量、开采资源) 127

四、稳定型、调节型、疏干型水源地的开采量组成 128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 129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129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129

三、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阶段和要求 131

思考与练习题 132

第五章 地下水资源的水量评价方法 133

第一节 水量均衡法 133

一、水量均衡法的说明 133

二、补偿疏干法 142

第二节 开采试验法 145

一、抽水试验法 145

二、试验外推法 147

三、降落漏斗法 151

四、平均布井法 153

第三节 相关分析法 156

一、相关分析法概述 156

二、简单相关 156

三、复相关 162

第四节 解析法 163

一、解析法概述 163

二、开采强度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163

三、开采强度法的地下水资源评价 165

第五节 水文分析法 170

一、河流流量过程线分割法 171

二、地下径流模数法 174

第六节 水文地质比拟法 175

一、单位降深比拟法 175

二开采模数比拟法 176

第七节 数值法 176

一、数值法概述 176

二、定解条件 177

三、有限差分法 179

四、有限单元法 190

五、数值法评价地下水资源的步骤 199

第八节 电模拟法 202

一、电网络模拟原理 202

二、R-C网络模型布置和实验方法简介 203

思考与练习题 205

第六章 地下热水和矿水 208

第一节 地下热水 208

一、地热异常与地热来源 208

二、控制地热系统形成和分布的因素 209

三、地热田 210

四、地下热水的化学特征 211

第二节 医疗矿泉水 211

一、医疗矿泉水的概念 211

二、医疗矿泉水的水质标准 211

三、形成矿泉水的有利条件 212

四、碳酸水、硫化氢水和氡水 213

第三节 饮用天然矿泉水 214

一、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概念 214

二、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水质标准(GB8537—1995) 214

三、对饮用天然矿泉水几个组分的说明 216

第四节 工业矿水 217

思考与练习题 218

第七章 水利工程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 219

第一节 淹没塌陷 219

一、淹没塌陷概况 219

二、淹没塌陷形成的条件和机理 219

三、淹没塌陷的防治措施 220

第二节 湿陷 220

一、湿陷的概念 220

二、中国湿陷性黄土的分布与危害 220

三、如何识别湿陷性黄土 221

四、如何对待湿陷性黄土 221

第三节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 222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概述 222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的防治 222

第四节 浸没 223

一、浸没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224

二、影响浸没的因素 224

三、浸没预测计算 225

第五节 滑坡 226

一、水库水位升降促使滑坡发生的地下水因素 226

二、滑坡稳定性计算 227

第六节 水库地震 228

一、水库地震及其特征 228

二、诱发水库地震的条件 229

思考与练习题 230

第八章 采排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 231

第一节 过量开采造成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231

一、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危害 231

二、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 231

三、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防治 232

第二节 开采覆盖型岩溶水引起的地面塌陷 232

一、概述 232

二、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 232

三、塌陷形成的机理 234

四、减少塌陷的措施 234

五、预测塌陷的方法 234

第三节 开采松散层承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235

一、概述 235

二、地面沉降形成的条件 235

三、地面沉降形成的机理 236

四、地面沉降的治理 237

第四节 开采地下水造成咸水入侵淡水含水层 238

一、计算咸淡水界面的公式 238

二、防治咸水入侵的措施 239

思考与练习题 240

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保护 243

第一节 地方病与自然环境因素 243

一、氟病和龋齿 243

二、甲状腺肿 244

三、大骨节病 244

四、克山病 245

五、癌症 245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 246

一、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246

二、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 246

三、地下水污染特征 248

四、几种污染物质与污染物判别原则 250

五、地下水污染预测评价 252

六、环境因素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 254

七、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保护 255

第三节 地下水的人工补给 256

一、人工补给地下水的作用 257

二、进行人工补给地下水的基本条件 257

三、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方式 258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260

一、我国开发利用地下水出现的主要问题 260

二、地下水资源及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261

三、跨流域调配水资源 263

思考与练习题 263

参考文献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