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族学 下 第2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瞿明安主编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22055544
  • 页数:967 页
图书介绍:本作品是汇集了国内70多位民族学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是当代中国民族学基础研究领域规模较大、体系较完整的一部巨著,内容翔实、资料丰富。

第四篇 现代民族学的理论取向 3

第四十一章 历史特殊论 3

第一节 博厄斯的文化观 5

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 5

二、文化相对论的观点 6

三、文化观的发展与“文化区”的概念 7

第二节 对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贡献 10

第三节 文化历史学派其他几员主将的学说 11

一、克鲁伯的文化观 11

二、威斯勒对“文化区”概念的阐发 13

三、罗维对原始文化的独特研究 14

第四十二章 文化功能论 17

第一节 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 17

一、文化功能理论 17

二、宗教巫术研究 19

三、现代田野工作的开始 21

四、其他相关研究 22

第二节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理论 24

一、结构功能论 24

二、亲属制度研究 27

三、原始信仰研究 28

四、社会裁定研究 29

第三节 文化功能论其他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30

一、埃文思-普里查德的结构功能论 30

二、弗思的象征性交换和应用研究 31

三、雷德菲尔德的“大传统”和“小传统” 32

第四十三章 文化与人格理论 35

第一节 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兴起 35

一、精神分析理论对民族学研究的影响 35

二、博厄斯对文化与人格研究兴起的贡献 37

三、影响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几种人格理论 39

第二节 文化与人格的主要理论 42

一、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 43

二、米德的文化决定论 44

三、卡迪纳等人的基本人格结构论 46

四、林顿的身份人格理论 47

五、杜波伊斯的众数人格论 48

六、怀亭等人的跨文化研究论 48

七、许烺光的“轴”理论 50

第三节文化与人格研究的新发展 51

一、心理人类学的兴起 51

二、心理人类学麾下的文化与人格研究 53

第四十四章 新进化论 57

第一节 怀特与文化的普遍进化 57

一、文化的本质 59

二、文化的进化 61

三、文化的科学 63

第二节 朱利安·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 65

一、文化生态学理论 66

二、多线进化理论 69

第三节 塞维斯与萨林斯的新进化论 72

一、新进化论第二代传人的《文化与进化》 72

二、塞维斯与《文化进化论》 77

三、萨林斯与进化论批判 79

第四十五章 结构主义 82

第一节 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基石 82

一、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 83

二、雅各布森的音位学 84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86

第二节 结构主义:认知结构的探索者 87

一、分类与“二元对立” 87

二、自然到文化的“转换” 89

三、万花筒的碎屑 92

四、“二元对立”的平衡与转化 95

第三节 亲属制度的结构分析 101

第四节 神话的结构主义研究 105

第四十六章 文化象征论 114

第一节 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象征理论 114

一、有关象征本质特征的理论 115

二、有关仪式过程的阈限、交融理论 117

三、色彩象征观 118

四、过程分析方法 120

第二节 埃德蒙·利奇的文化象征理论 121

一、有关文化与交流的理论观点 122

二、有关时间象征的分析 124

三、关于头发的象征分析 125

第三节 玛丽·道格拉斯的日常生活象征理论 127

一、有关洁净与肮脏的象征理论 127

二、“栅格一群体”分析法 129

第四节 阿伯勒·科恩的政治象征理论 131

一、象征符号的形式与功能 131

二、政治行为与象征符号的关系 132

三、政治人的象征 134

四、群体在组织过程中的象征策略 134

第五节 罗德尼·尼达姆的象征分类研究 136

一、象征分类是道德分类 136

二、象征分类的起源和原则 137

第四十七章 文化解释论 141

第一节 文化解释理论的基本特征 141

一、文化和宗教的概念 142

二、从事民族志就是深描 144

三、深描的过程 145

四、深描的特点及功能 148

第二节 深描方法的实例分析 149

一、雄鸡:男人的象征 149

二、赌博:斗鸡的经济学解释 151

三、地位:斗鸡的深层游戏 152

四、心态:斗鸡人的本性解读 153

第三节 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 155

一、“雷格瑞事件”说明法律具有地方性 156

二、三个术语代表了不同的法律文化 158

三、法律就是地方性知识 159

第四十八章 文化认知论 161

第一节 作为文化研究的认知论 161

第二节 作为思维方式的认知论 164

第三节 作为认知研究的民族科学 166

一、对颜色的分类 172

二、对生物的分类 173

第四节 作为认知研究的图式与模式 180

第五节 文化认知论的发展趋势及其成果 186

第四十九章 文化唯物主义 189

第一节 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渊源 189

第二节 研究策略和科学的结构 191

第三节 文化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95

第四节 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 198

第五节 文化唯物主义与其他理论的分歧 201

一、文化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202

二、文化唯物主义与其他理论 205

第五十章 结构马克思主义 208

第一节 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形成 208

一、结构马克思主义中的结构主义渊源 208

二、结构马克思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渊源 211

三、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 214

第二节 结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16

一、结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16

二、结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217

第三节 阿尔都塞与结构马克思主义 218

第四节 戈德利尔与结构马克思主义 223

第五节 对结构马克思主义的简要评述 225

第五十一章 族群理论与民族主义 228

第一节 古典社会理论对族群的论述 231

一、马克斯·韦伯的论述 231

二、卡尔·马克思的大理论 232

三、涂尔干的社会理论 236

第二节 族群理论关键概念辨析 239

一、种族概念辨析 239

二、“民族”涵义的演变 240

三、族群与族群理论 244

四、种族、民族与族群的区别与联系 248

五、族群性诠释 250

第三节 当代族群认同理论 252

一、认同与族群认同 252

二、族群认同理论 254

第四节 民族主义 256

一、民族主义定义与分类 256

二、民族主义浪潮 258

三、民族主义的想象论 260

第五十二章 社会性别理论 263

第一节 社会性别生物决定论 264

一、高尔顿、魏斯曼等早期社会性别生物决定论者的观点 264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267

第二节 社会性别文化建构论 269

一、玛格丽特·米德与《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269

二、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对青春期现象的跨文化研究 271

三、波伏娃:女人不是天生的 273

四、盖尔·卢宾:“性/社会性别制度” 274

第三节 社会性别语言建构论 275

一、语言结构和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275

二、男性、女性在语言结构中的差异 276

三、男性、女性在语言使用中的差异 278

四、社会性别中的权力话语 280

第四节 父权制理论 282

第五节 社会性别认识论和方法论 286

第五十三章 实践理论 292

第一节 马克思:结构主义还是实践理论? 293

一、马克思主义与结构马克思主义 294

二、马克思的实践理论 297

第二节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300

一、实践理论的由来 302

二、实践理论解释什么? 304

三、实践理论的主要内容 305

四、实践理论如何实现? 309

第三节 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 311

一、行为如何塑造体系? 312

二、文化与实践理性:对功利主义的人类学批判 313

三、土著如何思考:能动者的引入 316

第四节 对实践理论的总体评价 319

一、实践理论的贡献 320

二、实践理论的局限 321

第五十四章 后现代主义 323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人类学反思的对象 323

一、从重视宏大理论转向文化表述 323

二、质疑传统民族志的整体观 325

三、质疑传统民族志的客观性 327

四、质疑传统民族志忽视作者的角色 329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人类学反思的途径 331

一、反映被研究者个体的内心世界 332

二、包含着多种声音的对话模式 334

三、提倡民族志写作方式的多样化 336

四、强调人类学的文化批评 339

第三节 对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评价 341

一、后现代主义人类学产生的影响 342

二、对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质疑 343

第五十五章 前苏联的民族学理论 346

第一节 勃罗姆列伊有关民族分类的理论 346

一、前苏联族体分类的由来 346

二、勃罗姆列伊的民族共同体分类 349

三、与民族分类关联的问题 353

第二节 前苏联学者有关民族过程的理论 355

一、“民族过程”概念的由来 356

二、对“民族过程”理论内容的分析 358

三、对“民族过程”理论的再认识 360

第三节 前苏联学者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 362

一、“经济文化类型”与“历史民族区” 362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研究意图 363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研究重点 365

第五十六章 日本民族学的理论建构 368

第一节 白鸟芳郎:历史民族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实践者 369

一、学问生涯的两个转向 369

二、开创华南民族史的研究 371

三、复原民族文化史的尝试——泰国西北部山地调查 372

第二节 祖父江孝男:心理人类学理论的引进者及实践者 374

一、文化与人格理论在日本传播与运用的背景 375

二、在日本引进和发展了心理人类学理论 376

三、运用心理人类学理论研究日本社会问题的实践 378

第三节 中根千枝:纵向社会人际关系理论的建构者 379

一、“纵向社会人际关系”理论的背景 380

二、纵向社会人际关系理论体系的建构 381

三、纵向社会人际关系理论的影响和相关评价 382

第四节 梅棹忠夫:文明生态史观理论的建构者 383

一、“文明的生态史观”理论的学术背景 383

二、“文明的生态史观”理论的建构 384

三、“文明的生态史观”的学术评价 386

第五节 佐佐木高明:照叶树林文化论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387

一、照叶树林文化理论的学术背景 387

二、照叶树林文化理论的建构 388

第五十七章 民族学理论中国化的先驱 391

第一节 吴文藻:中国现代民族学的奠基人 391

一、民族学中国化理论来源的背景 392

二、中国化的功能理论 393

三、边政研究 395

第二节 费孝通:中国民族学理论的践行者 396

一、微型社区研究 397

二、中国乡土研究 399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401

四、文化自觉理论 403

第三节 林耀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者 404

一、中国宗族乡村研究 405

二、社会关系均衡论 406

三、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研究 408

四、原始社会的分期理论 410

第四节 李亦园: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者 412

一、台湾土著民族研究 413

二、华人社区研究的“文化调适”理论 414

三、李亦园的文化观 416

四、三层次均衡和谐理论 417

五、宗教与神话研究 419

第五篇 现代民族学的研究方法 425

第五十八章 田野调查方法 425

第一节 田野调查的历史发展 426

一、从书斋到田野的民族学研究 426

二、民族学调查方法的“革命” 428

三、中国民族学的田野调查实践 429

第二节 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 432

一、深入当地人生活的参与观察 432

二、与个别对象的深度访谈 434

三、采集一个家族的系谱 434

四、搜集民族文献与文物 435

五、超越文字表述的影像拍摄 435

六、收集口述史资料 435

七、参与式乡村评估方法 436

八、回访式调查或追踪调查 437

第三节 田野调查的具体步骤 439

一、田野调查的准备阶段 439

二、实地调查阶段 440

三、整理分析阶段 440

四、撰写调查报告或民族志 441

五、田野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441

第四节 田野调查者的立场和视角 442

一、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 442

二、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 443

三、本文化研究与异文化研究 444

第五十九章 民族志写作 447

第一节 民族志的基本概念 448

一、“民族志”基本含义的探讨 448

二、“民族志”含义的二重性 448

第二节 民族志简史 450

一、英国功能学派与民族志科学范式的确立 450

二、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与民族志的“深描” 454

三、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反思与实验民族志 458

第三节 民族志的写作方法 460

一、民族志写作的基本内容框架 460

二、民族志的体裁 464

第四节 民族志写作的意义和作用 472

一、人类学家工作的展示 472

二、理论探讨和知识生产 472

三、人类学的文献记录 473

四、人类学自身价值的体现 474

第六十章 主位和客位研究方法 475

第一节 从田野工作到主位和客位研究 476

一、田野工作及其产生 476

二、从田野工作到主位与客位研究 478

第二节 主位和客位研究概述 480

一、主位和客位研究的产生与旨趣 480

二、主位和客位研究的内容 483

第三节 关于主位和客位研究的简单评述 486

一、区分主位和客位研究的民族学学科意义 486

二、主位和客位研究的视角优劣评述 489

第六十一章 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 499

第一节 早期民族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500

一、古典进化学派的跨文化比较方法 500

二、传播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501

三、法国社会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501

第二节 现代民族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502

一、美国历史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502

二、结构功能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504

三、文化与人格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506

四、默多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508

五、中国民族学界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510

第三节 当代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特点 512

一、当代民族学中比较研究的观念 512

二、关于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 516

第六十二章 文献研究方法 521

第一节 民族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文献类型 522

一、古籍文献:认识古代社会的基本素材 522

二、地方志:国家权力意志的体现 523

三、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突破的基石 524

四、民间文书:窥视乡村社会的窗口 525

五、音像制品:留住特定的瞬间 525

六、民族文字资料:非主流的认知 526

第二节 民族学研究中文献的搜集和整理 528

一、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的结合 529

二、特殊背景下的文献研究方法 531

三、民族学研究中文献研究方法运用的典型个案 532

四、文献研究方法的不足与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535

第六十三章 语言学分析方法 538

第一节 语言学分析方法贯穿民族学史 538

一、语言学分析方法在西方民族学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538

二、语言学分析方法对中国民族学研究的贡献 540

第二节 语言学分析的基础方法 541

一、关于基础分析方法的说明 541

二、音位记音法 543

三、语词分析法 544

四、语言学基础分析方法的局限 547

第三节 广义语境分析法 549

一、广义语境分析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549

二、广义语境分析理论与方法 550

三、广义语境分析方法评价 553

第四节 话语群的分析方法 553

一、话语群是何物? 554

二、话语群理论的具体分析方法 555

三、话语群分析方法评价 556

第六十四章 计算机模拟方法 558

第一节 计算机模拟简介 558

一、计算机模拟的概念 558

二、计算机模拟的类型 560

三、计算机模拟的特点 561

第二节 民族学与人类学运用计算机模拟的发展历程 561

一、早期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工作 562

二、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发展 563

第三节 民族学与人类学当中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典型案例分析 565

一、尼安德特人手骨的模拟 565

二、人类迁移现象的计算机模拟 566

第四节 计算机模拟方法对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意义 569

一、计算机模拟与田野调查 569

二、计算机模拟与民族学与人类学分析 570

第五节 计算机模拟方法的简评、反思与展望 571

一、简评:取得成果与存在问题 571

二、反思:超越“还原”和“建构” 573

三、展望:走探索与创新之路 575

第六十五章 影视拍摄方法及实例分析 577

第一节 早期影视拍摄与人类学研究 577

一、作为资料收集的电影 577

二、贝特森与米德的研究实例 580

第二节 观察式电影与教学应用 583

一、序列电影与教学研究 583

二、《斧头战》的实例分析 587

三、《斧头战》的教学意义 588

第三节 参与方法与参与电影 590

一、作为研究方法的参与电影 590

二、参与电影的拍摄实例 593

第六十六章 民族学家的角色和责任 603

第一节 民族学家研究和发现的责任 604

一、田野工作与第一手资料 604

二、“本土化”和自我研究 605

第二节 民族学家教学和培养的责任 607

一、民族学的师承传统 607

二、民族学家培养后学的责任 609

第三节 民族学家服务社会的责任 611

一、民族学研究走出“象牙塔” 611

二、民族学的应用研究 612

三、应用研究与学科发展 615

第四节 民族学家的职业伦理 616

一、“为殖民统治服务”的原罪 616

二、所谓“保护”与“发展” 617

三、对“他者”的尊重 617

四、职业与学术规范 619

第六篇 现代民族学的应用研究 623

第六十七章 现代民族学应用研究的特点 623

第一节 民族学应用的地位和价值 624

一、民族学是一门立足于应用的学科 624

二、当代民族学应用的价值 626

第二节 当代民族学的应用领域与特点 630

一、当代民族学的应用领域 630

二、当代民族学应用的特点 634

第三节 民族学应用的基本原则 637

一、应用需要坚持双向导通的原则 637

二、应用需要立足于各民族的传统 639

三、应用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 640

第六十八章 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分析 642

第一节 民族学视野中的经济发展理论 642

一、现代化与经济发展 642

二、民族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考 645

三、民族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方法 649

第二节 关于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与“模式” 652

一、关于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概念 653

二、关于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模式”问题 655

第三节 民族经济发展模式差异的分析 659

一、民族经济模式差异的评估 659

二、民族经济模式差异的价值 663

第六十九章 文化与生态适应及实例分析 668

第一节 文化与生态适应的理论研究 668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文化与生态适应研究 668

二、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的文化与生态适应 670

三、新进化论中的文化与生态适应观 673

四、后现代生态人类学中的文化与生态适应研究取向 676

第二节 文化与生态调适的机制 679

一、文化对生态的偏离与回归 680

二、文化建构与生态适应 682

第三节 生态文化调适的实例分析 683

一、文化与生态调适的基本特征 683

二、金平傣族服饰与其生态环境的适应 684

三、金平傣族住房与其生态环境的适应 688

第七十章 旅游资源开发及实例分析 691

第一节 旅游与人类学 692

第二节 人类学研究旅游的视角 694

一、旅游人类学早期的发展 694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人类学的趋向 695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族群认同和文化复兴的个案分析 699

一、民族旅游强化族群认同意识 700

二、云南民族旅游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复兴 702

三、云南民族旅游激发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和创新 704

第七十一章 教育发展模式及实例分析 706

第一节 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 707

一、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内涵、特征 708

二、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 711

三、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712

四、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目标的确立 712

五、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支撑机制的建构 713

第二节 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例分析:以基诺族教育为例 715

一、基诺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施 715

二、基诺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分析 717

第三节 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基本模式的选择 718

一、自主发展模式 719

二、自主发展与重点扶持相结合模式 719

三、内联外引发展模式 720

第七十二章 社会控制及实例分析 721

第一节 社会控制及其必然性分析 721

一、社会控制的概念及其流变 721

二、社会控制的必然性 725

三、民族社会控制的实施 727

第二节 社会控制系统分析 731

一、社会控制主体 731

二、社会控制的对象 734

三、社会控制规范 736

四、社会控制手段 738

第三节 社会控制的类型与目标 740

一、社会控制类型 740

二、民族社会控制的目标 741

第四节 藏族村落社会控制的实例分析 742

一、信仰支撑下的人生价值系统 743

二、伦理关系支撑下的婚姻家庭秩序 744

三、民间规则支撑下的邻里关系 745

四、宗教精神主导下的社会舆论系统 746

五、民意支撑下的村民组织系统 746

第七十三章 人口流动模式及实例分析 748

第一节 人口流动的文化解释 748

一、流动行为的文化背景 749

二、人口流动与文化传播 749

三、人口流动中的文化冲突 750

四、人口流动中的文化适应 752

第二节 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人口的乡城流动 753

一、制度文化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 754

二、文化开放程度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动因的相关性 755

三、文化传统、民族观念对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行为的影响 756

四、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758

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759

六、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760

第三节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实例分析 761

一、人口流动与云南基诺族传统文化复兴 761

二、乡城流动人口城市聚落“内卷化” 762

第七十四章 疾病防治及实例分析 768

第一节 医疗体系的文化意义 768

第二节 医疗体系的多元共存 772

一、自然医疗体系 772

二、拟人医疗体系 774

三、现代医疗体系 776

第三节 多元医疗体系的人类学分析 779

一、求医行为多样性的调查 779

二、疾病治疗的社会功能 780

三、疾病治疗仪式的文化解读 782

第七篇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 787

第七十五章 民族学视野中的全球化进程 787

第一节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787

第二节 民族学视野中的全球化进程 790

一、全球化是民族文化变迁的动因 790

二、全球化过程是一个对民族文化分化融合的过程 793

三、全球化是民族文化的网络化过程 795

四、全球化是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博弈过程 796

五、全球化是一个民族文化新的融合过程 798

第七十六章 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802

第一节 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802

一、全球化导致各民族社会转型 802

二、全球化过程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是一种文化的整合过程 803

三、全球化导致文化价值冲突 805

四、全球化导致民族文化的丧失与吸收 806

第二节 民族文化对全球化的对应 807

一、全球化图景中的民族文化 807

二、民族文化对全球化的对应 809

第七十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变迁的特点 815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变迁 815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文化变迁的特点 820

一、变迁的实质是“颠覆性的” 820

二、经济生活是文化变迁的动力 821

三、文化变迁的形式是从“碎片化”到“重塑” 822

第三节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 824

第七十八章 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文化适应的机制 829

第一节 民族文化的内在接受机制 830

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830

二、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控制程度 832

三、不同个体行为活动的导向作用 834

第二节 异质文化的外部传播机制 836

一、异质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满足程度 836

二、异质文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 838

三、异质文化传播的规模大小 839

四、历史上异质文化传播的影响 840

第七十九章 全球化时代宗教世俗化的特点 841

第一节 宗教世俗化的特定内涵 841

第二节 现代语境下宗教世俗化现象的主要特征 844

一、人文精神的世俗化 844

二、宗教权利的世俗化 845

三、宗教观念的世俗化 845

四、宗教价值取向的世俗化 846

五、宗教礼仪和戒律的世俗化 847

六、宗教情感的世俗化 848

七、宗教机构和宗教组织的世俗化 850

八、传经布道方式的世俗化 851

九、宗教信徒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851

第三节 在全球化时代语境下对宗教世俗化的再认识 851

第四节 宗教世俗化与宗教的未来 853

第八十章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权的保护与发展 859

第一节 民族文化与文化权 859

一、民族文化权首先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持权力 861

二、保护民族文化的权力 861

三、发展民族文化的权力 862

四、民族文化获得尊重的权力 863

第二节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权的发展 863

一、国家在民族文化保护中负有重要的责任 865

二、民族文化权在各民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866

第三节 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权的途径 868

第八十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872

第一节 以人为本原则 872

第二节 整体保护原则 876

第三节 活态保护原则 877

第四节 民间事民间办原则 877

第五节 原生态保护原则 879

第六节 差异性保护原则 882

第七节 择优保护原则 883

第八节 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原则 885

第八十二章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888

第一节 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与文化认同 889

第二节 文化认同在当代全球化中的表象 893

一、全球化导致了非全球层面上文化认同的增强 893

二、全球化导致文化认同的迷惑与博弈 899

三、全球化导致了全球性文化认同的扩大 902

四、全球文化认同与特质文化认同性问题 902

第八十三章 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904

第一节 中华民族认同的当代内涵 904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民族认同中的多维关系 907

一、在国家层面上的认同 908

二、在构成中华民族的国内各民族层面上的认同变化 909

三、“炎黄子孙”与中华民族认同问题 912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认同 914

一、文化认同的当代价值 915

二、民族文化认同的新构建 917

第八十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都市化进程 923

第一节 民族学视界下的全球化与都市化的关联性 923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与都市化进程 930

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932

二、全球化赋予了城市化的全新内涵和方式 933

三、全球化建构了多级多层次的全球城市网络体系 934

四、全球化加速了城市族群与文化的多样性 936

五、部分地区城市在卷入全球化的同时可能被边缘化 939

参考文献 944

后记 963